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何尝不想找一个身形适中,走速度路线的选手用你说的方法打败耶律莽汶?但他要是这么好对付,还能当得上‘太平爵’的‘扶保柱’?他那对“碎骨金瓜”不仅重,而且使用起来的频率一点也不慢,甚至可以与双刀媲美,说白了就是他在使用重型冷兵器的情况下,兼顾了力量与速度。

我刚才给你说他十几分钟内砸碎了一百多个毒枭手下的脑袋,这可是在对方使用枪械,人员进行激烈抵抗的条件下完成的,他从这里体现出来的身法跟杀人效率,你感觉寻常之辈能比得了吗?

所以我遴选了很久,认为五虎级别的高手里能跟他打的人不能说没有,但都不太合适,介于此,为了保证成功率,我才派了金刚级别的大龙上场。”尤琦说。

之前听李龙沛说过,他属于“四大金刚”,比“五虎”要高一个层次,再结合尤琦现在的说法,这其实就相当于提高选手级别来打了,看来这个耶律莽汶的确不好对付,要不然不能让尤琦这样重视,想到这里,我说:

“我想了想,李龙沛是你的贴身保镖,耶律莽汶是他的‘扶保柱’,怎么感觉这就是你跟‘太平爵’之间各自的王牌保镖之间的对战啊?”

“差不多吧,这样说倒也没什么问题。唉,大龙对他还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如果现在‘黑衫’能在身边,那该多好,他上的话,那赢起来就不费吹灰之力。”尤琦说,她头一句话肯定了我的想法,而后半段话再次提到了这个“黑衫”,在前后语境的对比之下听得出来这人的实力,远在李龙沛之上,甚至都不是一个档次上的,这让我更增加了几分对他的兴趣。

我点点头表示回应,然后把注意力挪回到擂台上,刚才看了一下李龙沛,这次便去看他对面的耶律莽汶,他的扮相和李龙沛差不多,也是上身赤裸,一身横肉发到到好似要爆出来了一样,不同的是他的肤色要比李龙沛黑的多,虽然李龙沛也不白,属于典型的古铜色皮肤,但两相比较起来,这家伙就黑的多了,看他的脸上,只有一对白花花的白眼球不是黑的,站在那里的那个样子就好像一大块炭成了精一样。

相比于他的块头,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的兵器,也就是那对总重高达120斤的“碎骨金瓜”,这种兵器虽然名称上听着挺奇怪,叫“瓜”,但实际上就是锤的一种变种,因为双锤的锤头形似倭瓜故而得名。

锤与鞭、锏一样,属于典型的无刃钝器,也是这类兵器的主要代表之一,它在战斗中依靠重量与重心的配合,用大开大合或者是爆发力极强的挥舞下积攒出的动能加速度来杀伤敌人,通常是重甲目标的克星,因为利器可能无法穿透重甲,但高速挥舞起来的钝器击打之后所释放出的巨大动能,则是重甲避无可避,防无可防的,极容易在被击中后被打出严重的内伤乃至是当场被击毙(比如被击中头部与脊柱位置时)。

而我国冷兵器中的战锤因为不同的材料、颜色、形质便会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各种演义中最著名的像西府赵王李元霸使用的“擂鼓瓮金锤”,银锤太保裴元庆使用的“八棱梅花亮银锤”,大锤公子秦用的“人面赤铜锤”,挂锤庄庄主梁师泰的“镔铁压油锤”,这四人使用的四对八只大锤也合称为“隋唐八大锤”,当然了,这是演义这种文学作品之中的说法,有很强的杜撰性质,比如说在各种不同版本的相关作品中,擂鼓瓮金锤作为八大锤之首,其重量极其夸张,大概有三种不同版本,既:320斤、360斤乃至流传最广也最重的400斤,虽然隋唐年间的度量衡与现代不同,不能直接将重量数字进行等同计算,但即便如此,动辄数百斤的数字也是太过于失实,话说回来,这是为了提高作品表现张力与使用者勇猛的一种方法。

在各种连环画及影视作品中,这类大锤的锤头体积更是好似一根根锤柄之上“安”了一个个“煤气罐”,与重量一样,这也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夸张表现。

而真实的冷兵器历史上,有据可查在战场上的确使用过上百斤重量的武器的人,一共只有两位,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他使用的一杆“霸王枪”(注:名虽如此,但实际上抛开充满文艺色彩的名称不谈,这种兵器实际上是一种巨型马槊),总重就在百斤以上,另一个则是明代末年的头号猛将刘綎,他在和清军以死相拼的阿布达里冈之战中使用的大刀,据称有120斤重,而此人在当年的诨号便叫做“大刀刘綎”。

(未完待续)

话说回到现实世界中可以广泛应用于实战的锤上,在战场上可以用来杀敌的战锤其主流重量一般只有10公斤上下,也就是20市斤左右,并与鞭锏等无刃冷兵器一样,作为副武器使用,锤头的体积能达到成年人拳头大小就已经十分不善,但反观这个耶律莽汶,他的这对“碎骨金瓜”,单只的重量足有30公斤,而且锤头的体积也真的跟一个中等大小的倭瓜相仿,不论是重量还是尺寸,都远远超过了实战锤的平均水平。

更吓人的是尤琦说他的速度还不慢,我当时就在想,一个人要是能把总重120斤一对的兵器舞动如飞,这人得有多大的综合力量?简直是非人类,在我的想象中,类似漆六桐这种不属于正常人范畴之内,走机体强壮路线的四维人能做到这种事情并不夸张,但一个普通人要做到如此地步,着实是令人咋舌,不过根据此人的体形来看,倒也与其他拥有的这等力量相匹配。

我的思绪被一阵此起彼伏的鼓声打断,再往擂台上看,对战双方的两人已经做好准备,第二阵比武马上就要开始了。

主持人宣布道:

“第二阵,尤家李龙沛VS‘太平会’耶律莽汶!

比武,现在开始!”

说完还是那一套,就迅速转身离开擂台,青石砖地上便只剩下这两个大块头怒目而视。

李龙沛抬脚一踹戳在地上的刀杆,刀身离地,然后他提着这柄三米多长的大刀就甩开大步往前走,而对面的耶律莽汶则左右甩了甩脑袋,拎着他的“碎骨金瓜”也开始往往对面走,等走到还有四五步远的时候,他把双瓜往空中猛的一碰,发出“铛”的一声后“啊—”的又是一声暴叫,以一个类似弓步的姿势向前一蹬地,整个人向前窜出,与此同时双手将大锤举过头顶,毫无预兆的对着李龙沛搂头盖顶就来了一个先发制人。

我从观众席上看着都能感觉到他这一家伙是使了十乘十的力量,估计是想一击砸扁对手,即便不行也能重创并震慑对手,而看李龙沛的反应我估计是他也是“来劲了”,且不说躲不躲得开,就说他根本没有要躲的意思,完全是一副“你硬我更硬”的架势,很明显,对于耶律莽汶的攻势,李龙沛根本不害怕,进一步说就是不服气,假设躲了,那岂不是怕了这厮不成?李龙沛怎么想的我不能确定,但我估计就是如此。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那就相当壮观了—

只见李龙沛双手将折铁大刀往头顶一横,双手死死托住足有鸭蛋粗细的刀杆,来了个实打实的向上招架,在双方兵器碰撞的那一瞬间,他口中大喊了一个两个字:

“开啊!”

随后便是“咣”的一声巨响,这声响有多响呢?响到直线距离两人起码几十米开外的观众席上至少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本能的一捂耳朵,我则被震的咧开了嘴,而这兵器与兵器之间更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磕碰出了耀眼的火花!

李龙沛招架住这第一招将对面的双锤崩开之后被震的整个身子向后连连倒退,最后用刀杆尾部猛插地面,将地上划出一条足有两米多长的“深沟”并把停住时顶到的最后一块青砖挤碎这才勉强稳住身形。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5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5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