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没有关于‘杀人蜂’的具体参数?”我问。
“第一代‘杀人蜂’,只在阿富汗参加过少量实战,数据很少,生产的数量也不多,据我们了解是因为第一代‘杀人蜂’有重大缺陷,还残存大量作为胡蜂时的天性,经常在作战行动中离群分散不受控制,而且其毒针对硬物的穿透性也有不足,远远无法穿透钢盔,毒液的致死率也不高,在试验中经常十几只无法致死一只50公斤左右的猪,对人体的杀伤效果也相当有限,特别是如果经过有效的医疗手段抢救,那么死亡率还会下降的更多。
所以前苏联对第一代‘杀人蜂’的性能并不满意,在试生产了一段时间后便关闭了生产线,直到真正可以大规模投入实战的第二代‘杀人蜂’出现,总的来说,同样是经过两代产品的发展,‘杀人蜂’的发展速度略快于‘食人鼠’,第二代‘杀人蜂’定型量产的时候,第二代‘食人鼠’还在研发之中。
而定型量产的第二代‘杀人蜂’,也就是老山战役中149号阵地上遭遇的那种,其尾部毒针在试验中瞬时产生的毒液毒性与毒量理论上可以毒死任何一种体重在100公斤及以下的生物,但在实践中略差一些,而穿透力则可以在近距离以爆发攻击的形式击穿5毫米厚的均质钢板,能做到这一点,前苏联方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他们大大提升了毒针的硬度,并用药物刺激的方式提高了‘杀人蜂’的短距离爆发力,要不然即便是巨大化的‘杀人蜂’,也不可能击穿这么厚的均质钢板。
另外,二代‘杀人蜂’的飞行速度上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是天然胡蜂的2倍左右,飞行高度最高可达1000米,是天然胡蜂的几十倍。
通常情况下‘杀人蜂’的巢穴在2-3立方米左右,一个巢穴里是一个家族或者说是群体,一个群体的数量一般在50-100只之间,平均75只左右。
不过虽然二代‘杀人蜂’已经相当强悍了,但其弱点也很明显,因为为了保证在潮湿环境下也能高速、敏捷的飞行,‘杀人蜂’的身体表面,特别是翅膀表面会分泌一种油脂层将其包裹,这层油脂可以很好的保护身体及翅膀不被潮气沾湿导致飞行速度变慢甚至是无法起飞,不过,这层油脂极其易燃,易燃程度超过93号汽油,所以对付群体行动的‘杀人蜂’时,使用可以产生明火的高温类武器是最合适的,轻轻一触,甚至是不需要触碰,只需要接触温度达到其燃点,就能将其点燃,然后就是一烧一大片。”何树华说。
“果然对付昆虫最好的方法就是火攻,还真是没有什么生物是不怕火的。”我笑着说,因为想起了之前采访在149号阵地上战斗过,并与“杀人蜂”直接面对面较量过的张晓波时他就着重提过使用火焰喷射器与穿甲曳光燃烧弹对“杀人蜂”的杀伤效果极好,它们被点燃之后会来回乱撞,并进而点燃自己的同伴,如此一来,在空中集群飞行的“杀人蜂”只要有一部分被点燃,那场面发展下去还真就像何树华所说的那样:“一烧一大片”。
“当然,起码只要是碳基生物,对火焰与高温就不可能不惧怕。”何树华说。
“那前苏联方面在这个领域有了这些成果,而且还是在被誉为‘美国后花园’的美洲完成的关键一步,尤其是墨西哥作为玛雅文明的主要分部国家还是美国的邻国,前苏联在它‘家门口’这么‘搞事情’,那么美方的反应应该会很激烈吧?”我问。
“是的,美方通过情报部门得知此事后首先是大为震惊,然后是愤怒,紧接着组织力量也到‘库库尔坎’金字塔处寻找‘生命阶梯’,但无奈前苏联早已捷足先登,在提取完所有有价值的样本后,将剩余的‘生命阶梯’全部销毁,结果就是美方扑了一个空,后来美方拨专款对相关领域进行持续攻关,但因为不得要领导致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最终一直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趁着整个东欧政治局势天下大乱的时候,美方才得以使用高价收买的方式,趁乱将当年在相关领域的部分关键人才和资料买回国内,然后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才算有了相应的成果。”何树华说。
“看来虽然前苏联最终解体,美国获得了冷战的胜利,但在冷战时期这种隐蔽战线上的斗争的确与印象里差不多,美国一直被前苏联压制‘一头’。”我说。
“是的,冷战期间以前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相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在硬实力上,特别是综合国力上整体处于劣势,所以前者在隐蔽战线等非常规领域下的功夫比较大,以求可以尽量弥补正面力量不足的缺陷,前苏联投入的多了,自然也就占了上风。”何树华说。
“说完了‘杀人蜂’,那么另一种‘活体生物兵器’,也就是‘食人鼠’的来历与‘杀人蜂’一样吗?也是通过‘生命阶梯’的浆果为基础,在当时现有的普通鼠类的基础上研制出的巨大化产物吗?”我问。
(未完待续)
“不是的,‘食人鼠’的产生是利用的另外一种技术,一种与‘生命阶梯’完全无关的全新技术。”何树华说。
“这样说来的话,那来除了使用‘生命阶梯’的浆果之外,前苏联方面还有其它的技术手段让原本小型的生物巨大化。”我说。
“嗯,不过这种技术路线风险更大,非常容易失控,当初几乎是同时立项的‘杀人蜂’与‘食人鼠’项目其实并不是在老山前线上所表现的那样以‘一天一地’的形式进行一种纯生物的‘空地一体化’的配合作战,而且两者不仅不是配合关系,更是竞争关系,大致就是前苏联两家都是体制内的官方部门,在同一时间都投入到了‘活体生物兵器’的研制中去,但走的技术路线完全不同,而谁的更优秀,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并在这个领域占得先机,研制‘杀人蜂’的单位与研制‘食人鼠’的单位之间,就是这样的一种竞争关系,虽然各自的产品属性不同,攻击方式也不同,产品本身并没有竞争性,但两家单位的技术路线是存在直接竞争的,谁赢了,以后的‘活体生物兵器’就会以谁的技术路线为主,谁就是这个领域的‘老大’,而当‘老大’的好处自然是很多了,不仅是荣誉上的,更是利益上的,前苏联对‘活体生物兵器’的投入非常舍得,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家资金作为研制经费注入进去,所以谁是‘老大’,谁起码就可以拿到这个领域上70%以上的国家资金,获得更多的研发资源,最终彻底挤跨对手,在该领域做到‘一家独大’,而落败者则正好相反,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最后可能被挤兑的连‘汤’都喝不上。”何树华说。
“明白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说,这就好像是‘中国兵器集团’与‘保利军工’之间的关系一样,虽然都是在国家体制下的大型涉军央企,而且其研制的具体武器平台相重叠的也并不多,但在陆战武器装备这个大范围内的技术上,竞争的却是非常激烈。”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