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同时入围深圳软件百强企业,什么双软、高新技术认证更是不在话下了。可谓财大气粗,让人信心满满。

第二课:软件项目管理,由研发部的高级项目经理主讲。这个课程内容范畴有点大,讲师结合项目实战,讲解很接地气,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部署、运维全程讲解了各阶段的文档输出,其中涉及项目计划、度量、配置、监控、评审、风险、产品集成等诸多内容。

我的认知在重新建立,不再是仅站在编码的角度去理解软件工程。

第三课:软件质量管理,由质量管理部的经理主讲。她首先询问我们:“到底什么是产品质量?”大家纷纷各抒己见:符合用户需求、0缺陷、可靠耐用、用户满意.工业化生产有质检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后一关,软件产品也同样如此。

她首先列举了几位大师的观点,对我的认知是颠覆性和震撼的:

1.质量就是符合要求的,而不是最好的;

2.质量系统的用来预防的,而不是用来检验的;

3.质量的标准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4.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以此为论,我开始建立起对软件产品质量的重新认知:质量是要从源头需求调研、软件设计抓起,是需要全角色成员的参与,而不能仅仅依靠测试人员。

毫无疑问,第三方测试部门必须是独立的。

质量管理不仅根植于工作中的项目和产品,同样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第四课:项目团队协作,由一个项目管理部的领导主讲。讲师首先播放了一部影片,源自港片的一个片段:描述了团队小组的3个成员,借助相互紧密默契的配合,巧妙突破写字楼的安检防护系统,窃取到一机密设备,并成功逃脱完成任务的故事。

人在一起是团伙,心在一起是团队,这是最好的诠释。

团队协作同样伴随于我们的一生,无论扮演着社会的哪一种角色。

培训课程越往后,我感觉越精彩,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l公司即将要参审cmmi三级,所以接下来的课程就显得很有必要。

第五课:cmmi体系介绍,由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一个领导主讲,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当讲师抛出这个全新概念的时候,我还一脸茫然,毕竟软件领域的cmm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在美国被定义,之后逐步完善,传入国内较晚。

讲师首先列举了美国历史上花费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最终因需求把控、设计等缺陷问题导致彻底失败的真实案例。在工业化时代,标准化的产品通过流水线被批量生产出来,那么软件工程本身能否有一套成熟的管理规范作为指导,帮助改善软件生产过程、提高软件质量和交付效率呢?

答案是:有的。

cmmi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法论,我从新鲜,到欣喜,最后毫不怀疑。

cmmi共分为5级,分别为:l1初始级,l2可管理级,l3已定义级,l4量化管理级,l5已优化级。cmmi不是光环或束缚,其本质就是工程管理的经验库,为企业的商业目标服务,最终是为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而生。

最后讲师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一个it软件企业到底要不要去参照cmmi标准进行管理,或者说,是否纯粹为了评级而改进管理,cmmi的级别是不是越高越好?

其实在我看来,企业参评cmmi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我们的流程管理,提高研发能力,而非本末倒置。另外,cmmil3及以上级别似乎是为中大型企业而生,十来个人的小微软件公司很难达到这个级别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cmmi不能为中小型企业所用,它里面所包含的准则、规范、管理要素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或许不必刻意去追求cmmi的级别,将之作为参考书来指导我们日常的项目管理,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就是我最大的收益,如同打开了一扇圣灵之窗,看到了无限美妙的世界。

第6课:公司管理制度,由人事部经理主讲。无非是讲解公司行政、人事、财务等制度,大家只是对出差报销、绩效考核比较感兴趣一些。

6个课程培训结束后,安排了简短的考试。

过后,老刘跑过来问我:“培训内容是什么?我倒挺想去旁听一下,要知道当年进公司,我连这种机会都没有。”

3天的培训学习,让我在软件知识体系里受益非浅,事实上,它对我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这方面来说,对于l公司其实我内心是心怀感激的。

此后,我不再局限于研究技术,开始关注系统分析、项目管理和软件过程的改进。即便不知道如何入手,也不惜摸索前行,我渴望着有一天,自己能带一个团队去完成一个项目。

许多年以后,渴望的东西最终还是到来,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没有辜负。

培训虽然短暂,却如此精辟,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深圳八年,单枪匹马奋斗恍然如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紫寞芳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圳八年,单枪匹马奋斗恍然如梦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