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系统需求还有不少待确认的地方。赵汉城显得有点不耐烦,说:“你们讨论清楚了再安排开发吧。”
接下来的几天里,项目组几乎每天都抽空开会,讨论需求、设计、技术方案、统一ui风格、编码规范等等,感觉眼前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面红耳赤,倒是变成了轻松调侃,我享受着这种独特的工作氛围。
项目初期的确有点混乱,我亲历,好奇,关注和思考,没有任何抱怨,倒享受其中。即便如此,l公司的项目管理水平已经让我耳目一新,大量规范的文档和配置,明确的人员分工,规范细致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技术谈不上多高端,项目的管理协调水准却非常出众,眼前的一切,激扬起了我内心的热情。
这天周末例会,谢部长突然列席其中,老刘总结了一周的工作情况。
“开发按进度推进,值得庆幸的是,小梁已经有成果输出了。”老刘不忘给我一点小鼓励。
谢部看着投影仪屏幕,认真旁听,言语不多,走时就说了一句:“大家按照刘毓军的计划去执行,辛苦了!”
这天中午,黎宏叫上了我:“小梁,走,换个口味,请你吃猪脚饭。”
跟随着他,来到了一家隆江猪脚的快餐店,两个人坐下来闲聊。
“你的心态挺好的。”他平静地说。
“有吗?”我笑了。
“这个项目我看最终也会上线,只是过程会一波三折。”
我不知其意,知道话里有话。黎宏的年龄和老刘差不多,算是前辈吧,其实在内心里,我对l公司的老员工都是相当恭敬的。交往的这些日子,感觉他们普遍专业,敬业,团结,团队的氛围也很好。
“怎么说?”我问到,很想获取更多的信息。
“你刚来,有些事还不清楚。这项目需求原本由2个人来完成,结果跑了一个,首先犯了项目管理里的一大忌。其次,更重要的是,这项目组的成员不太稳定。武紫阳不会编码,除了你,其他人都是抽调过来的,其实心态也不是很稳定。也实话跟你说吧,我准备要走了。”
我一脸惊讶:“你?准备离职?”
“对啊。”
“什么时候走?”
“还在跟公司协商,等项目步入正轨先吧,基本也是一个月后。”
“怎么想到要走啊?”我问到。
“我在l公司呆了快3年了,该学的东西都学得差不多了。”
“可以透露下,去哪高就?”我问到。
“以后再跟你说吧,其实我这个人不太适合编码,年纪也大了,专注力在下降。”
“我身体也不好,迟早也要转型。”我说。
“看你技术还是不错的,慢慢来,技术多沉淀几年,往后再做管理会有优势。”
“以后有好机会,拉我一把啊。”我随口吐出了一句。
“会的,大家都是同行,it这个圈子,本来就挺窄的。”
“你觉得我在这里呆多少年合适?”我突然问起隐私点的问题。
“看你个人发展方向,l公司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福利待遇在深圳属于中等水平,先好好干个2-3年吧。”
谈不上峰回路转,那顿饭之后,在获得前辈指点的同时,我多少心情带着一丝苦闷。
也许是风流项目进入了公司的黑名单,饭局一个接着一个。一日中午,轮到谢部长请我们项目组全体成员吃饭,不免几句激励。作为外资方派遣到大陆工作的台湾人,他说话总是很谨慎,但工作异常严谨和敬业,公私分明,对员工的人权意识也很敏感。
这一天,收到邮件通知,公司将举办新员工座谈会,对新员工来说,一种受重视感油然而生。
座谈会在楼上测试中心的一间大会议室召开,会议尚未开始,场外就聚集了一群新面孔,大约20多号人,多数相互都不认识。有一个人引起了我留意,大家办公室同在一个片区,他叫邹明理,个子不高,圆头大脑,看起来有点滑稽。
“你们都是本科吧,我是大专毕业,面试了2次才进这个公司。”他说。
“现在负责什么项目?”我问。
“维护公司的oa,就一个人自己在维护,不像你们有项目组,经常有交流。”我感觉到了来自于他身上的边缘感。
“我在一个物流项目组,赶进度忙得很,还是你舒服。”
“舒服谈不上,公司oa很烂的,你没看代码不知道,差不多五六年前的项目,估计都有超过10个人接手了吧,代码逻辑乱七八糟,有点地方居然还在使用2层架构。”
“历史原因吧,之前你做过什么项目?”我问到。
“在老家长沙的一些小软件公司混,我是经老乡介绍,今年才跑到深圳来的。”
“我来深圳也没多久。”
“这公司看起来偏向于做项目,没有形成软件产品化。”他说。
“什么是产品化?”我还是个愣头青。
“就是不针对单个客户,面向行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产品。”
闲聊几句,略有受益。很快会议开始,公司领导和新员工相对而坐,分列两排,每个人桌前还有名字标牌,会场的隆重气氛扑面而来。
会议由行政部经理主持,首先对各位大佬轮流介绍,接着便是新员工自我介绍,然后是几个领导讲话,致欢迎词,谈谈公司目前的现状、发展规划之类,最后是新员提问环节。很快,公司的背景浮出水面:l公司是个外企,同时也是国有控股企业,完全是按国有企业的方式进行管理,公司主要高管的前身就是某国有企业的在职领导,公司居然还保留了党支部,各类高学历人才不胜枚举,技术总监就是个海归。
新员工更关心的是切身利益,在提问环节,纷纷就培训、研发部管理、加班、出差、业余活动等提出了各自的问题,会议持续了2个多小时。
如此严肃、庄重的会议气氛,对我来说已经相当遥远了。
工作恢复如常,奇怪的是,在l公司写码,我居然全情投入,并不觉得很枯燥。
“黎xx,你的快递。”快递哥从门口溜了进来,在我面前喊了一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我就坐于前台一侧,经常遭受他们的打扰。
“不认识,你找前台吧。”我说。
“前台不在。”
“打她电话吧。”
快递哥无奈地转身离去,我扭回头,问武紫阳:“黎xx是谁啊?,最近老有他的快递。”
“你小子不想干啦,连黎总的名字都不知道!”他低声对我说。
我一乍舌,顿感不妙。
黎宏转头对我说:“l公司毕竟是国企,官面上还是比较严肃的,以后说话谨慎一点。”
但在项目组内部,我却感受到另一种氛围,正是由于这种氛围,让我全情投入,穿过暗夜,和老刘一路拼杀,抵达了梦想之地。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