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片的快乐成了主旋律,将所有的郁闷几乎一扫而空,找工作倒成了业余消遣。
这一日,再次跑往人才市场,突然留意起富士康来。毕竟是大企业,福利各方面应该不会太差吧,心想要不要试试?哪怕是作为面试经验的一次积累也好。
富士康有三四个招聘展位,分属于不同的事业群,偶然瞥见一个职位蛮适合我的,索性上前投了简历。
面试官连头也没抬,用笔边问边记:“应聘什么职位?”
“c#软件工程师。”
“工作经验几年了。”
“工作4年,开发经验1年多。”
“期望待遇多少?”
“xxk。”
“简历我先收下,合适的话会通知你。”
聊聊几句,交谈就结束了。
第二日下午,手机响了,面试通知如期而至。
“先到招聘中心进行登记,然后到指定厂区初试,麻烦你记一下面试的地址。”我拿出纸笔,做了记录。
这一日恰逢三八妇女节,上午十点多,杀奔久仰的富士康。
历经转车和1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龙华镇—富士康的老巢。一下车,商业街店铺林立,想起宝安的d工厂所在地,繁华程度简直不是一个档次。穿着富士康工服的员工三五成群,胸挂工牌,慵懒地从工业区走出。
商场门前的电视机播放着午间新闻,吸引着不少普工驻足观看,也许,他们也只是消遣,对这个世界多留恋几眼,不到1个小时后,自己就会回到枯燥的流水线上,像机器一样地被监视和驱使运转。
员工,工牌,厂房,话题,麻木的表情,满眼都是富士康的影子,这个教化场里,多少人与它生死与共。
匆匆吃了碗面,我朝厂区走去。往里一走,我还是傻了,俨然一个国中国:厂房林立,一眼望不到头,街道纵横交错,怎么走也摸不着北。
几经探问,转了几个街道,抵达了富士康招聘中心。这是一个固定的开放招聘区,负责登记、打印复印、问询协调的工作人员坐成一排,穿着工服,看着他们的年龄,我怎么感觉像是回到了大学大一时的新学报到。
“你好,我是过来面试的。”我对其中一个男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
“什么部门和职位?”他机械地问。
“xx事业群,软件工程师。”
“先填下表,稍候统一安排接送。”说罢他递给了我一张面试登记表。
表格填完,接下来就是等待大巴的接送,举目四望,来面试的人还是挺多的,密密麻麻地坐在凳子上。
也不知等待了多久,一辆大巴徐徐开来,跟随一群人上了车。大巴在厂区之间晃悠,倒是像拉着一群看房者,免费参观游览。车子行驶到了指定厂区,司机喊了一句:“xx事业部到了,面试的在这里下车。”
下了车,眼前一栋行政办公楼,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一楼一间大会议室,大家纷纷落座,形同考场,相互也不说话。
不一会,3个在我看来都是学生模样的工作人员走进大厅,拿着一打纸张,站在讲台前方,一个20出头,人高马大的小伙子高声宣布:“我给大家讲解下招聘流程,第一步,做笔试题,其中有一份求职登记表需要大家填写,时间1个小时,时间一到我们会过来收,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个环节,因为试题评测需要30分钟左右,期间会播放企业视频,给大家了解下富士康,同时也是放松心情。最后一个环节,如果笔试通过,会有下一轮的面试,在隔壁会议室,如果没有通知,那么就可以先回去了。”
一把吐槽,这效率实在是让哥耗不起。
又是一轮的填表,什么家庭关系、教育培训背景、工作经历、所获证书等栏目无一遗漏。
随后开始做笔试题,考的是英语和iq题,英语难度并不大,大致三级左右水平。题量有点大,题目没做完就被收了上去。
之后,会议室的投影仪亮起,富士康的企业宣传视频开始播放,如看大片般的视觉享受。内容无非是介绍企业历史、表达愿景、文化,顺便不忘吹嘘下牛逼的规模产值。
视频播放完毕,稍候不久,一个工作人员通知我,到隔壁会议室面试。
我跟随着他来到隔壁的一个会议室,像教室的考场一样,座椅整齐摆放,密密麻麻坐着一堆面试官,对座便是求职者。面试我的是一个30出头的男人,面无表情,将常规问题走了个过场,无非是询问下过往工作经历、经验之类。
“先这样,我们综合评估后,三个工作日内通知复试。”
这折磨人的面试终告结束,更像是完成了解脱。回到石厦村,全身疲惫,原来这打酱油的日子也不好过。
之后当然是没有了下文,解脱了,也废了。在这个庞大的巨无霸面前,千万个尘世的灵魂,显得多么渺小。
漫游还在继续,我在盘算着何时能结束寄人篱下的生活。
也许是哥几个觉得房租较贵,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决定搬迁挪窝。花了一笔中介费、搬家费和一番周折,搬迁到了附近另外一栋房子里,同样是三房的套间。
这迷宫般的握手楼还跟我开了个玩笑,中午点了个外卖,不一会手机响了:“你好,我是送外卖的,你到底住哪里?现在我在门口敲门也没人应。”一个女孩子焦急地问。
“是xx栋xx房啊,应该没错。”
“你确定吗?”
“是啊,我现在就在房间里。”心想她是不是走错了。
过了2分钟,手机又响了:“麻烦你以后确认清楚好吗?浪费我的时间不说,还浪费我的电话费!”说罢挂了电话。
我还一阵纳闷,不知所云。晚上一问江桦,确认了下楼房的编号,才知道是自己罪过了。
满眼的霓虹,有人欢呼有人在哭泣,罗网编织的城中村,让人迷失一地,倘若有一天遗尸路上,也必将被人踏弃。这就是这个城市的传奇,和奇葩。
转眼又过了一周,《越狱》陪伴的那段日子,我连找工作的心情都变得放松。
这日,在一家公司面试走出来,正准备等公车的时候,手机响了:“你好请问是梁先生吗?”盛情的面试电话又来了。
“你好,是的。”
“我们在中国人才热线上看到你的简历,请问你现在是在求职状态?”
“对。”
“我们正在招聘一个.net系统开发工程师,看你的简历,.net技术你也掌握是吧?”
“是的,自己完整地做过几个小项目。”
“嗯,那你下午有空过来面试下吗?”
“可以,你安排吧。”
“那就安排今天下午14点,公司地址你记一下。”
我快速记录下了公司名和地址,就挂了电话。又是急招,急切,迎着急流,马不停蹄,这个城市的每个幽灵似乎都很急,急迫地赶车,急迫地求职,急迫地招人,急迫的项目,还有急迫的吃饭和上厕所。
看看时间,已是11点多,午休又泡汤了。
公司在华强北附近,直接赶了过去,简单充饥,等待到合适的时间,一路往面试公司的方向走。眼前车水马龙,行人匆匆,梦去了哪里,滚滚风尘,我要游荡多久,才能待到柳暗花明。
“是你,阿亮吗?”突然一个声音敲醒了耳朵,随声寻去,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原来是赵国光!他迎面走来,展开双手,作拥抱状。
“哈哈,是你啊,这么巧。”遇见他,是风吹起了号角,不免激动。
“好久不见,去哪里?”他笑着问。
“哦,有个公司面试,正在赶过去。”
“你现在住哪里?”
“一个朋友那里,福田区石厦村。你呢,在哪发财?”
“还不是老地方呆着,我也跳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