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数码城到主道的必经之路,看到有人摆摊,我上前一问,原来是招行的信用卡办理点。倒是挺想办一张,当时还没有社保,工作人员看了一眼我的工作牌,问了下我的学历,说:“明天你带毕业证复印件来,我可以帮你办理。”

就这样,我很轻松地办了张信用卡,开始了自己的信用积累。

这对当时的我来说,信用卡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不用委屈求人,在困难时实现一点财务小自由。

y公司员工中安徽人占据多数,而且很多是从安徽的某个高职院校招聘过来的。虽说很多人是计算机大专毕业,但他们的计算机水平,不断刷新着我的认知。

公司没有网管,所配的电脑大多比较烂,出个小故障、重装个系统什么的,只能找技术部处理。胡涛是个闷葫芦,硬件水平也不怎么样,同事自然瞄上了我,时间长了我的角色又多了一个:公司网管。

“你们在学校那学什么?”我问元芳。

“上机课3-4个人挤一部电脑,你说能学到什么?”他说,我也是醉了。

虽然所做都是些额外的工作,但只要不是特别忙碌,我都不会拒绝。付出就会有回报,对我来说,可以借机脱离电脑屏幕短暂休息,同时和同事混个面熟,建立点人脉。

不出所料,通过不厌其烦的技术支持,我逐渐和公司的同事混熟了起来,甚至让某些人对我刮目相看。

这一天我正忙碌的时候,郭丽跑来找我:“梁工,徐总找你。”

我不知所然,敲门走进了徐总的办公室。这个大老板端坐太师椅,还是那副严肃而质疑的表情:“我这个笔记本的电源坏了,你看能不能帮处理一下。”说罢,将桌面上笔记本推给了我。

我一看,的确是笔记本适配器坏了,对他说:“适配器有问题,估计要拿去维修。”

“你拿去吧。”他将配件扔到我面前,一脸不屑。

拿着走了出去,刚走出门口,我思索了下,觉得需要获得一个确认,于是返回去问他:“是找售后上门,还是拿去维修更换?如果原配没有,其他牌子的要不要?”

他盯着我,一脸不悦地说:“我给你举个例子,我叫你帮我沏茶,你出去后回来说没有开水了,我安排人开水热好后,你又跑来问我,茶叶放哪里。沏茶一件事情,我要的只是一个结果,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我没有回答他,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一个人眼里有刺的话,骨头里都想挑刺。

乐得在外逍遥,我快速跑到华强北,到官方指定售后买了个所谓原装货给他,花了两百多块钱,并且开了张正式发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日后货才到,一看居然版本不对,老板的笔记本是比较老的机型了。

老徐继续他的发飙,确实让他抓到了把柄,我没有办法,退货后,另外买了个山寨货给他,花了80多快。

那个卖山寨货的老板对我说:“你们这帮人都是待宰的货,什么官方售后,他们其实就是从我们这里拿的货!然后回去贴个标签,你以为官方的东西就是行货?”

我想对他说,嘿嘿,不是我傻逼,是老板的脑子进水,他要想进水,我挡也挡不住!

不多时日,郭丽又跑来找我:“梁总,徐总找你。”

这回她不叫梁工,直接称呼我梁总!

我作为梁总,整理了一下衣冠,忐忑不安地走进徐总的办公室。

他还是那副德行,阴沉着脸说:“梁工,你看看!”说罢将笔记本屏幕转向给我了。我一看,浏览器上全是不堪入目的黄色图片,有点尴尬。

“都什么鬼东西,这帮人以为放几张黄图我就会点击进去看吗?”他骂了一句,“你帮我处理下吧。”

我将笔记本拿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快速清空所有浏览器缓存和系统缓存,关闭自启动,然后进行一轮杀毒。

同事小陆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身边,凑过头来对我说:“你说,这老板是不是自己在看黄图啊,只是找个借口要你帮忙而已。”

我暗自一笑,向他眨了眨眼:“你懂的!”

之后这种技术支持的事情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诸如系统重装、outlook电邮、office的使用、手机问题等等,一来二去,只能证明,这老板实在是个技术菜鸟加某b。

“老徐到底什么学历?”我问元芳,毕竟元芳和老板是老乡,知根知底。

“听说是中专毕业。”他说,我心想还好,我以为是初中没毕业。

当陌生人信任指数空白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安排对方做事,通过事件驱动来验证对方的为人,从而调整信任等级。老徐这种老江湖当然不会不懂,多次屡试不爽。

我当时逐渐揣摩到他的意图后,也就尽量不留什么马脚。

他不过是个江湖滚打的生意人,感觉就是个暴发户,果不其然,从老员工那里印证了这一点:早年靠炒股赚了桶金后,就来到深圳做生意。

某天李耀龙闷得慌,跑过来闲聊,对我说:“徐总跟我说,以他的身家,后半生已经可以活得安然无忧,现在只是想找点事情做,获取点成就感。”

这老板的给我印记注定如此:多疑,挑剔,差别对待,家族式管理,对员工缺乏认可和尊重。

这些,都不过是一个典型暴发户的基本特征,他们混迹在深圳,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身负原罪,也努力洗白,呼风唤雨。

两个月后,忙碌期似乎过去,我的技术业务水平也大大提高,不再需要胡涛指导了。

这也归功于我和刘姐对改进管理的呼吁:公司对新员工没有真正意义的培训和交接,没有任何技术文档,程序源代码居然保存在各自的电脑里,互不知情,也没有备份,这是当时部门最大的问题。胡涛虽说是个老员工,但也就是半年多前刚毕业,delphi亦是进公司后自学的,关键还是个闷葫芦,不太爱与人沟通和分享,缺乏软件工程师一些重要的素质。

在我的建议下,买了刻录机,备份资料(当时公司不允许带u盘或移动硬盘进办公室),每个客户的业务处理逻辑各自整理成操作手册,相互培训掌握,避免因某个人请假或离职导致工作受影响。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技术分享,只做相对分工,不做绝对分工,谁当日的工作量大,其工作任务可以安排其他人协助。

部门改革之后,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老徐都感到了满意。

我、胡涛、刘姐三个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感觉工作进入了正轨,加班从常态变成了偶尔,不再像之前那么变态了。

这一天,徐总将我和小付叫到办公室,刚走进去的时候,老何转身从里面走了出来。

我又以为他会发飙,随知他问了一下我工作上的情况后,爽快地说:“小付,给梁工转正,工资加300¥。”

我有点意外,估计他通过老何也了解了我的情况。转正后,社保果然也给我办上了,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张社保卡。

第二个月发工资,立即将900块汇给了李老师,负债终于还上了,我的心才如释重负。

第一个小目标完成,我开始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开饭啦!”每到中午,办公室门外总会有兄弟大喊一声。

随后,大伙一窝蜂地朝大厅冲去。

“nnd,你们这帮家伙,干活都没那么卖力!”老何骂了一句。

大家各自挑上一份盒饭,回到自己的座位,或蹲坐大厅沙发上,开始狼吞虎咽。

“我这里有豆腐,谁吃?”一个兄弟端着盒饭叫嚷到。

“你这老豆腐,谁吃啊!”老何哼了一声。

“你们哪个吃不完,给点过来啊!”五大三粗的司机老刘叫了一声。

“我给你吧,我吃不完。”前台郭丽说到。

y公司的气氛的确很活跃,除了几个老司机外,几乎是清一色年轻人,不乏一些未毕业的实习生。

他们的低工资给老板节省了不少成本,而且我几乎可以断定的是,他们多数人都是月光族,那薪资水平我一清二楚。

“怎么还没发工资?”一个男同事在大厅喊了一句,当然老板不在,我一看,是某个年轻的司机,不足其名。

我暗自高兴,终于有人替我说话了,出粮日前2天就到了,工资迟迟未发,之前都是挺正常的。

“是啊,财务怎么回事啊?”有人跟着起哄到。

公司的cfo小付坐不住了,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严肃地解释到:“工资对账早就做好了,这两天徐总外出,一直找不到他签字。”

“就不能提前几天找他签字吗?md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那个司机叫嚷到,一点都不客气,火药味十足。

“要么电话跟徐总沟通确认,如果他出差一周,难得工资就拖延一周?”另外一个男同事说到。

“行吧,下午我打个电话给徐总。”小付安抚到。

这气氛搞得,吃饭都没心情。看到那无奈的表情,我倒有点同情小付,她对我一直很关照,也相信她的职业操守。

兄弟们骚动了一阵,慢慢平息,我坐在沙发上和大伙聊天。

“能借我点钱?”一个声音冲着我叫到,我抬头一看,正是那个发飙的年轻司机,直挺挺地站在我面前,语气干脆之极。

我顿然诧异,心想和他也不熟,怎么会借钱找上我,难道是听谁说我的工资高?

我是佛系,自觉拒绝别人有点难度,本能反应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要多少?”

“两百有没有?”口气还是那么干脆,一点也不客气,倒像是我欠他钱似的。

“我现在没有那么多。”自己当然也是有底线的,我的心理底线就是两位数,谁知道是不是有去无回,彼此毫无交情。

“几十块也好,我没钱吃饭了。”

深圳八年,单枪匹马奋斗恍然如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紫寞芳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深圳八年,单枪匹马奋斗恍然如梦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