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抗日英雄(请假)
农历腊月十九,是为太爷办九十大寿的日子。其实太爷已经91岁,而且太爷也不是腊月十九日生。按本地风俗,做寿得避开生日,而且不叫做寿,而叫“安康粮”。
“安康粮”是“安放可使人健康长寿的粮食”的意思,是一促民俗,也是一种迷信活动。做仪式当天,寿星会坐在神台前,让合他祝寿的人往一个坛子里放米和钱,钱一般是放硬币,有钱人家也放贵重金属,接受大家的祝贺。他日寿星可拿出钱粮出来使用。
活动的来由已经失传,但人们对此乐此不彼,也表达了大家尊老爱老的习俗。
太爷的“安康粮”肯定是要做的。这种活动不是家主说了算,而是族长说了算。现在没有族长了,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都发话了:“你们要是不给老寿星办安康粮,我们村里可就要给太爷办了”。
雷鸣爷爷哪会自己丢这种面子?
给超过80岁的老人办寿,向来讲究人越多越好,亲朋好友、街坊都会不请自来。做过仪式后,家主还要摆宴款待来宾。有钱人家还会请人唱戏、放电影、放录像等等娱乐活动。
太爷在口头上没有表态怎么搞这个仪式,但他经常说:“趁我还睁着眼睛,你们该怎么乐就怎么乐,我也开心;不要等我入土了再来嚎,让我烦”。等于同意了大搞寿庆。
最高兴的要数雷鸣的爷爷,有什么比自己已经70岁了,还能叫爹?所以他早就张罗了这个事,雷鸣的爸爸和雷鸣作为长房长孙,地位特殊,主动表示把各项开支都承担下来。因为估计要摆100桌宴席,雷鸣把三万元钱交给爷爷开支。
农历腊月十九这天,晴空万里,气温为摄氏9度左右,阳光让人感觉很暖和。雷鸣家的老宅张灯结彩,爷爷家、雷鸣家、几个叔叔家也贴上了红对联,西院早就摆上了100台桌椅,为了方便卫生,全部使用火锅,上鸡肉、牛肉、鱼肉、海鲜、猪肉等生料,只要客人一到就可生火开锅。
上午10点,预定的吉时,村里四位德高望重、子女双全的老人在雷鸣家的老宅开始主持寿庆。首先是放十万头炮竹,顿时炮竹声、长号声喧天响起。
接着是祭祖,太爷亲自上了三通酒,然后端坐在神台前的八仙桌左侧的黄花黎宝座上,等待大家的祝贺。
在主持人高亢宏亮的声音中,雷鸣的爷爷第一个走向前,在太爷五尺远的一个蒲团上跪下,给太爷行三叩九拜之礼,唱过贺寿词,然后到一边的“安康粮”坛子前,把自己带的钱粮倒到坛子下的席子上,然后再和雷鸣的奶奶一起用手抓到坛子里,这才算完成。
纳怀村教序甚严,女人是不能单独向前行礼的,就是寿星的女儿,也只能抓放钱粮,而不能单独行跪拜礼,只能随礼。
有的人家家里没有男丁,就由族人指定本族男丁来行礼。
接着是雷鸣的爸爸行礼,而雷鸣的妈妈和妹妹在他爸爸身后随礼,然后到雷鸣的几个叔叔。
当主持人喊到:“长房长孙雷鸣行礼-------------”时,雷鸣走向前,恭恭敬敬地跪下,按司仪的指挥行礼。
雷鸣闭着眼睛,默默地叩拜。这时在堂屋内的人群发出“轰”的一声,雷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听到司仪叫道:“再叩首---”,他也不分心,继续行礼。
当司仪叫道:“叩拜礼毕-----”时,雷鸣洪声说道:“长房长孙雷鸣祝太爷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然后站立起来。
这时雷鸣才发现,欧小楠、何珍珍和杜兰都跪在他身后。在他们身后,雷鸣的一大帮同学、朋友也跪着随礼。
怪不得人们发出惊叫声。
雷鸣是带了欧小楠回家的,但他没有通知杜兰,杜兰从她妹妹杜花那里知道雷鸣家要做寿,就自己请假来了,而何珍珍则是硬缠着魏真铭带过来的。
按江宁市的习惯,家里有喜事是要告诉亲友的,不然人家会说你“吃独食”,大家会疏远你。
雷鸣上前行礼时,他希望欧小楠和他一起行礼,但欧小楠没有明确答应,雷鸣开始行礼时,她犹豫了一下,这时刚刚赶到的杜兰见雷鸣行礼前拉过欧小楠,但欧小楠没有动,她知道雷鸣这段时间和欧小楠在一起,她为了不让雷鸣难勘,没想那么多就上前去行礼,她不能让雷鸣太失望,心想:你不嫁雷鸣那我嫁了!这时欧小楠才移步上前,当她们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上前时,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只好硬着头皮随礼。而高高瘦瘦的小萝莉何珍珍究竟是怎么想才向前行礼的,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马一英、王海以及黄新龙他们见状,也跪下随礼,这也合规距。
在场的人神色各异,不知道就里的人是惊呀,雷鸣的爷爷爸爸叔叔们是高兴,雷鸣的妈妈是又高兴又担心,她是最喜欢欧小楠的,只是她发现欧小楠随雷鸣行礼了,但毕竟还是很勉强。
老太爷脸上古波不兴,没人能猜到他内心的想法,老太爷是有一妻一妾的,解放后工作组曾经要他休掉一房,但他坚决不从,差一点为此被批斗,直到雷鸣的二太奶闹着要上吊,工作组才罢休,所以雷鸣也有了两个太奶奶,不过都过世了。
雷鸣窘得脸都红了,只好多余地指着三个女孩以及他们后面的一大群人对大家说:“这些都是我的同学和朋友,这个小朋友是我朋友的小孩”。
大家都“哦”地一声音,其实很多人都知道雷鸣和这两个大美女关系不一般。
欧小楠不愧是大家闺秀,她大方地笑着对杜兰说:“您好!”
杜兰也适度地回应:“您也好!”
雷鸣匆匆把钱粮抓进坛子中,这时见到王海、马一英等一帮朋友,就叫就溜出去了,他可不想在这丢人现眼。
欧小楠也找到了目标,就是雷鸣的妈妈,他们很谈得来,而杜兰则找到李玉梅他们。
但到处招呼朋友的雷鸣还是有一个小尾巴跟着,那就是小萝莉何珍珍。
直到中午一点,整个仪式才结束,村里待客的人才开始带大家入席。
这时,连续不断有摩托车、面包车、甚至农用车从四面八方开过来,大家都来给雷老太爷祝寿。
别的人家做寿,会设一个报到处,说白了就是收礼处,但老太爷不让收礼,雷鸣家也不在乎,所以都不收礼,大家来赴宴的,都备了红包,见没处收礼,很多人就塞给老太爷或者他的子孙,有的推掉了,但有的人丢下就走,根本没办法退还人家。
附近办寿不收礼,雷鸣家是第一个。
客人要比估计的要多,村里在家的人就有近200人、附近村的朋友亲戚、雷鸣父亲和叔叔们的朋友、司法局也来了20多人,纳怀实业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全部来了,十里亭菜市的老板们也全来了,马全、杨一英、王海还有雷鸣的十多个同学也来了。
见到人太多没法安排,本村人就先不入席,雷鸣的叔叔们马上组织加桌加菜。
老太爷吃过了一碗寿面,身穿红色的中山装,坐在西院高台上等大家开饭。
高台上都是贵宾,只摆了三桌,雷鸣家的男丁、重要的客人如雷鸣爹爹单位的矿长、书记、魏真铭、李志南、卢建东、张行知、司法局的田副局长、谢副局长、黄叔还有村里德高望重的男人才能坐在台上,刘梅、马一英、王海都坐在台下。
作为长房长孙,雷鸣可以和老太爷坐一桌。
大家刚刚坐下要开饭,这时两部高级小轿车在西院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鹤发童须的老人和几个年轻人,老人向人们问清寿星名字,就直接向太爷所在的高台走去。
大家都屏住呼吸,不知道来人是谁,都在注视着这个气度不凡的神秘老人。
离老太爷还有几步远,西装老人就停下,注视老太爷一会,好象在确认,然后缓缓跪下,“嗵、嗵、嗵”地给老太爷叩了三个响头,用北方口音洪声说:“雷公子,小弟傅兴国代表二十九个兄弟给您拜寿来了,祝您寿比南山,福超东海-----------------”。
老太爷没有动,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
西装老人行完大礼,才在旁边的人搀扶下站起来,走到太爷身边,老太爷叫雷鸣在他身边加了一个椅子,让老人坐下。
雷鸣爸爸马上给陪老人来的人安排座位。
西装老人一把抓住老太爷的手,两眼流泪,话也说不出来。
许久,西装老人才说:“雷公子,我们出来后就跟着部队打日本鬼了,我们十几个能活下来的后来去了台湾,没能过来报答您,给您添麻烦了”!
老太爷拿起酒杯,说:“你们为国为民出生入死,我这算什么呢?你们是英雄,我敬你们一杯”。说完把酒洒到地上,又让雷鸣倒了一杯酒,才和老人碰杯喝下。
大院里众多宾客都关注台上,也没有人敢上台敬酒。
西装老人激动地站起来,走上台前,大声地说:“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好!我叫赵强华,今天是雷家老爷子九十大寿,我很幸运地参加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西院里有一千多人,听到这个老人要讲故事,都十分好奇,雷老爷子本来就象迷一样的。
看到大家都停下来听他讲有故事,赵强华继续说:“我是北京人,60多年前,我就在因战乱而搬迁到武县马草塘的国立大江大学读书,但是当时国难当头,我和大学里、西江省城里的一些年青人决定组成护国学生军北上参军保家卫国,但在北上时被土匪设套,我们29人被关在马山的一个易守难攻的山洞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雷老爷子贱卖房屋田产,筹了200两金条,把我们赎了出来。”
休息了一会,赵强华老人又说:“我们被赎出来后,就北上抗日,有的人失散了,有的人为国捐躯,我和十几个人有幸运活了下来,去了台湾,我们被救的人当中,有几个人当了将军,我则到了美国读书,后来又教书。几十年来,我们幸存者经常联系,心想在有生之年,一定当面向为了解救护国学生军而倾家荡产的雷老爷子当面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今天,我受西江大学邀请来讲课,故地重游,本来想来找雷老示谢,却有幸参加他的寿庆,此乃天意!”
赵强华老人说完,恭恭敬敬地向雷老太爷鞠了一躬。
第八十章群魔乱舞
(努力更新,又多了几个,让我很感动)
赵强华老人的到来,让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雷鸣老爷子当年一夜间由大财主变成小康之家的原因。老太爷不抑不扬,既然来了,就让他说吧,九十岁的人了,经历了三个朝代,早就把一切看得淡如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