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正好看见有人上车,雷鸣就靠过去,问半生不熟的四川话问道:“师傅,我想搭你便车克(去的意思)重庆,要得没?”

大学时同宿舍有一个重庆人,雷鸣向他学了不少四川话。

师傅是个中年男人,一边用牙签叼牙一边看雷鸣,发现雷鸣骑单车,应该是本地人,所以也认真起来。

“要得要得,就是路途太远,太热啰,怕你受不得,我车子没得空调”。

“要走好多天嘛?”

“三天,顺利的要三天,”出门在外,司机一般不提不顺的。

“那么久,你们把辣子拉回克了卖不得什么好价钱了哦,不新鲜了”。

“拉到重庆哪还新鲜哟,要是还拉到菜市克,估计直接送垃圾场还好过,我们是拿去烘干做干辣椒的”。

“运距那么远,还有啥子利润哦!”雷鸣一探到底。

“没有利润我们吃风不得?利润总得有一点,没有啷(那么的意思)高是真的”。

“你们厂产品是什么啊?我怎么没见过?”

“xx牌子,我们可是名牌产品哦,全国各地都有得卖的,但是我们不吃我们自己做的东西,呵呵”。

“为啥子捏?”

“不为啥子?你克不克,我们马上要发车了,你要是不急,过几天我还来,到了重庆我带你克耍(玩的意思)妹子,你们本地妹子没得分(不漂亮的意思),也耍没得”。

“要得要得,我要克了来这块找你得了”。

有了重大发现,雷鸣马上掉头去杜兰家。

杜兰和父母已经收工回来,正在做饭。她弟弟下河鱼去了。

雷鸣拿出香烟,和她父亲抽进来,一边找话题。

“叔,收成如何?”

“就够吃饭,果菜收成不错,但价钱低,好卖不见钱”。

“比种大米好点吧”。

“差不多的,比种米好一点,但投入劳力太大,算起来为不过,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种米还可以养几头猪,果菜这东西,要是销路不好,只能做肥料回田了”

“那么惨?政府不帮你们一点,比如找人来收购什么的?”

“别提政府了,政府叫人做什么,都是一刀切,前几年政府要我们种植果蔗,全县要上30万亩,我们种好西瓜的要拨掉,后来果蔗没有销路,一斤三分钱也没人收,现在基本上都没人种了,反正政府要我们种植什么都不赚钱的,政府叫老板来收什么什么东西就跌价,政府最靠不住”。

雷鸣大汗,杜兰她爸爸也太能总结了,不当秘书可惜了。

“我见外地人来收辣椒,不知道价钱怎么样?”

“一斤一角七分,上午我们三人摘了半天,摘了280斤,卖了47元,不到50元”。

“摘了几亩地”?

“一亩多一点,可以摘20多天吧”

雷鸣算了一下,按这样计算,亩季收入大约1000元,就是人工投入太大,真是不划算。

三个人劳动半天,才收入不到50元,一个人也就15元,收入是不少,但前期投入的种子、化肥、农药、劳力、土地太多了,帐不能这么算的。

“大叔会做辣椒干吗?”

“会一些,要是卖不出去,我们也自己加工,不然亏大了,辣椒干主要有几种制作办法,一是阴干,可以棚阴干,即将辣椒串挂在竹竿上阴干。塑料棚阴干,将辣椒串挂在塑料棚内阴干。檐廊阴干,将辣椒串挂在檐廊下阴干。二是晒干。不过现在人们鬼了,太阳不好就烘干,加一点硫磺,色泽很好,不知道有没有毒”。

杜兰见雷鸣和父亲谈得来,心情不错,笑盈盈的,可出两个小酒窝,穿着以前的衣服去劳动,已经显小了,更显出她胸前的伟大来,胯部紧绷绷的,可以看见胯下三角区的轮廓,让雷鸣心中一阵燥动。

又谈了杜兰弟弟的事,知道她弟弟成绩在乡中学算中上水平,雷鸣本来想说要她弟弟去省城念高中,但又想到她工作都还没有落实,只好作罢。

吃饭时,只有一个肉菜,就是肉片炒苦瓜,这已经很不错了,要不是雷鸣和杜兰在家,一家人经常几天才吃一餐肉。

雷鸣考虑很久,说:“大叔大婶,杜兰工作以后,你们就别太累了,我有个朋友想做一个辣椒制品厂,你们可以帮他收购鲜辣椒,大叔也可以帮他做辣椒干,工资应该不比去外面打工低”。

杜兰就用眼睛瞟雷鸣,她估计雷鸣自己想做这生意,而且主要是为了她家好。但她又不好说出来。

饭后,她父母又下地干活了,雷鸣和杜兰就回江宁了。

雷鸣是呆不下去了,杜兰担心有人找她面试,所以就一起回来了。

一路上,雷鸣就和杜兰说出自己的打算,他想加工辣椒干,就在村西院加工,简单包装后拿到十里亭菜市,让那些南来北往的贩子帮他推销。

杜兰觉得拿到武县加工,成本是不是太高了,雷鸣说人家拿到重庆加工还有赚,为什么自己不能赚?

关键还是启动资金问题,雷鸣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想找一下人民银行的同学王德敏,看能不能帮弄几万元贷款。

回到江宁市,雷鸣不能再住招待所了,这次去田县花了近五百,其中给杜兰弟弟两百,他没能力住下去了,他直接带杜兰去爸爸的单位宿舍,然后买一些饭票给她,让她自己在家时去矿务局饭堂打饭吃。

第二十一章纳怀实业

第二天晚上,王海听说雷鸣要加工干辣椒,马上叫小弟把做干辣椒生意的老板都叫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象十里亭菜市这种超大型的批发市场,总得有人罩住,不能会鱼龙混杂,大家都干不下去。王海收的保护费不少,但他还是能做到不赶尽杀绝,能做到放水养鱼,有事不怕事,没事不找事,因此和商户的关系还算不错。

但你要说看场的和做生意的完全融洽,那是不可能的,凡是就是讲究相对,能相对平衡,就能发展下去。

陆续来了近20个人,部分人也认识雷鸣。

王海说:“今天叫大家来,是因为我兄弟雷鸟要做干辣椒生意,他现在什么也不知道,大家帮他出出主意,有力出力,有关系跑关系,都帮他一把,这生意只能做好,人人都说一下”。

一说到雷鸟,大家都明白了。雷鸟是雷鸣的外号,王海说过,在十里亭,除开王海以外,人人都得听雷鸟的,俨然就是二当家。

雷鸣还上初中时,因为长得象小白脸,经常被人欺负,不得已团结了一帮小兄弟自卫,久而久之,远近有了些名头。

雷鸟这个绰号来得有点意思,初三时,他把欺负他的教导主任的儿子打伤了,被教导主任叫去训,教导主任当着一大群人的面说他:“竟然把我儿子打了,你算什么鸟?”

雷鸣占着理,得理不让人,他反驳说:“我自卫还击怎么啦?国家都可以对越南自卫还击,我就是鸟,我是带觜巴的鸟,你才不是鸟。”

雷鸟这个大号就这样叫开了。

王海刚刚接触这个市场时,雷鸣就经常和王洋过来玩,有几次关键的时候,雷鸣帮他拿主意,让他赢得顺风须水,王海把他奉为天人,认为这家伙以后绝对是个人物,所以刻意和雷鸣交好。

雷鸣毕竟受到高等教育,不会象王海那么嚣张,甚至是非常的低调。

雷鸣拿出“红塔山”给在座的每人敬了一支,然后说:“海哥言重了,是我妈妈没工作也没收入,想做点生意,这几天我去了田县,发现那边辣椒产量不小,我想让我妈加工干辣椒,大家帮我出主意,谢谢大家了!”

大多数老板都想讨好王海和雷鸣,所以纷纷发言,把知道的情况都说了,雷鸣也知道了制干辣椒的基本情况。每4斤红辣椒可以烘成一斤干辣椒,现在每斤干辣椒批发价为3元到4元;收购红辣椒的成本为1元,如果是烘干,那烘干辣椒的燃煤成本为一斤干辣椒需要1斤煤,干辣椒的燃煤费用为每斤0.3元;加上运输费和人工费,一斤干辣椒的成本达到了近1.8元,利润是一斤1.2元以上,还是相当可观的。

雷鸣不知道的是,当时做副食品生意,利润率在5成以上很多,目前这个利润对很多在场的人没有吸引力。但这对雷鸣不一样,他可以利用一些资源,让利润最大化。

很多老板表示,只要雷鸣生产出产品,他们就帮忙推销,不计利润,只收成本,争取帮他把货推销到全国各地去。

干辣椒只是他们经营产品的一种,西江省没有人专门做干辣椒的生意,都是多种经营,少一两种生意对他们来说还能承受的,关键是雷鸣要做这个生意,又有王海罩着,谁还敢赚他的钱?倒不如送个人情痛快。

雷鸣信心大增,但关键的资金问题当然没有提,没有人那么傻的。

雷鸣发现,干货行做得最大的老大黄叔一直抽烟不讲话。黄叔生意做得大,人也磊落,在菜市中威信极高。当年就是他一句话,大家都服从王海管理。

雷鸣恭恭敬敬地对他说:“黄叔,您有什么好建议”?

黄叔不禁又高看雷鸣一些:“我就说两句,一是这生意利润不大也不小,可以做,特别田县是我们省的,是全国有名的辣椒产地,光我们省市场就不小,二是这生意风险不大,干货不如鲜货那么娇贵,就是几天不做生意问题也不大,销售渠道也是现成的,关键有三个问题你还没有解决,一是技术问题,现在你没有技术员,别看见简单,做什么都讲技术,没技术你做什么都不行,学费交了也不一定学到手,二是管理问题,采购、加工、销售都需要人管理,第三个也是最大问题,那就是资金问题,没有10万元启动资金你别想做,场地我就不说了,随便租一个地方就行了”。

这些问题雷鸣也考虑过,但就是不如黄叔想得周到,他说:“谢谢黄叔了,三个存在的问题,第一个我是想去田县找师傅,不知道行不行,第二管理人员方面,我已经有安排,资金问题也不是很大,我有房子场地抵押,又和人民银行的人熟,应该没问题,至于场地,我想在我老家武县做,我刚刚买了个院子,里面就在两个篮球场,几十间房子,随便摆开做”。

听了雷鸣的话,有条有理,黄叔不禁打心底佩服这小子。说道:“看来雷小弟是势在必得了,我有个帮工,学的是食品加工,中专的,以前在肉联厂上班,当过车间副主任,现在厂子跨了,在我那打工,绝对是你要找的人”。

雷鸣听了大喜,马上请黄叔叫他过来见面。

黄叔的帮工叫罗少武,长得很精瘦,已经30岁了,因为家里穷,工作也不顺心,谈了两年的朋友也分手了,现在工厂下马,只身来到菜市场找工作,因为长得矮,没什么力气,所以没有人收留他,黄叔见他可怜,给他打点杂工,却没想到他竟然是中专毕业,而且当过中层领导,就有意给他一点机会,这不,机会来了,得到黄叔召唤,他马上就到。

黄叔介绍过后,他坐下,一句话也不说。

律政风流》小说在线阅读_第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律政风流第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