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潘局长当过八年乡长、书记。身为农民的儿子,他有一颗爱民心,理解为百姓帮忙是干部的责任。群众的疾苦,也教育他要永远甘守清贫。因为工作需要,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在那儿住个像样点的旅馆,一般每天要花费几百元,加上吃饭等开支,一趟下来要上万元。潘良心疼,所以,他去北京,经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而吃饭,五六元的小笼包成了他的‘最爱’。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但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做天大的事。潘良常和同事说。有困难,就找我潘良,即使我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要奉献我的一腔真诚!潘良常对上丨访丨人说。从当乡司法助理开始,潘良就把老百姓当做自家亲人看待,他们的事就是自己家的事。他的办公室永远是一个‘小集市’,这里包括农民在内的形形色色老百姓,都愿找他反映不平事,找他唠唠掏心窝子话。潘良的真诚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关心、关注中。他常常拿钱为上丨访丨户买吃的,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逢年过节,亲自去看望老上丨访丨户、老伤残军人、贫困老人,给他们买米、买面。方台镇太平庄村的上丨访丨户白桂荣命很苦,先是丈夫被人打后致残,没多久去世了;后是唯一的儿子也在几年前因意外事故摘去了脾,家庭一贫如洗,住着随时可能倒塌的土房。每次上丨访丨坐不起车就走着去,把鞋子都走破了无数双。当时还是方台乡长的潘良,看到白老太太的困境,当即从自己腰包掏出200元钱让大娘种上地。随后,潘良主动到县、市两级民政部门为她争取救济款,还很快帮助她建了三间瓦房,又根据实际情况给她办了低保。从此,白桂荣家有了一个当官的‘亲戚’,逢年过节多了一份亲人的问候。记忆力并不好的白大娘,张口就能说出潘良的手机号。不光白大娘这样的穷‘亲戚’有潘良的手机号,在全县,无数上丨访丨户手里都有潘良的手机号。潘良付出的真诚仿佛是一粒种子,它在与每一个老百姓的平等交流中静静地生根发芽。”乡干部感慨地说。

第十八章(5)

“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清贫日子!”胡茜同样感慨。

一连追了几个村子,始终没有见到潘良。潘良,一头扎进了大山深处的老百姓家里。

“兴邦书记,我们是继续寻找潘良,还是……”余德试探着问。

“我们不回县城去,马上去东平县,在那里住一晚。”钟兴邦回答。

在通往东平县城的路上,车里的人都沉默无语。胡茜想,也许是因为受潘良和老百姓的故事感染,也许是潘良这位农村基层干部的所作所为,打动了大家的心,才使车内包括省委书记钟兴邦在内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潘良的事迹,请省委办公厅总结一下,我们省委做个决定,号召全省党员干部向他学习。”过了许久,钟兴邦对余德交代。

“好的,我马上通知办公厅。”余德心里的想法似乎是成熟了,提议说,“这么好的干部,应该提拔重用。”

钟兴邦觉得余德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便说:“你和马怀远打个招呼,让省委组织部考察潘良,把他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

“放在哪里?”

“你说呢?”

“我认为……放在临海市,放在东平县最合适。韦延安被调离,于小倩担任了东平的县委书记,县长人选还没有定。”

“好,就这样,调潘良同志担任东平县县委副书记,提名县长人选。具体操作,让省委组织部和临海市去办。”

“好的,我马上落实。”

“只要和老百姓的感情深,什么工作都能够做好,多大的官都能够当好!”钟兴邦深有感触地说。

“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这是做人的原则,更是为官之本。”

在这类重要事情上,胡茜一般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她打心眼里拥护钟兴邦的决定。她感觉到了钟兴邦的深谋远虑,棋高一招。

夜幕降临时,钟兴邦的车子驶入东平城。按计划,他明天要查访东平县“大接访”工作情况。

“兴邦书记,和不和县委打招呼?”余德请示道。

“老规矩,不打扰县里的领导了。”钟兴邦摆了摆手。

“那……我们就先到县政府的五月花宾馆住下,然后到街上吃小吃。”余德感到很高兴。钟兴邦平易近人,他行事低调的风格,他生活上的平民化习惯,让余德这位大管家轻松了许多。古语称“伴君如伴虎”,余德却觉得和钟兴邦在一起,全然没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诚惶诚恐。

胡茜到宾馆前台登记好房间后,钟兴邦提议先到街上转转,随便找一家风味小吃店解决晚饭问题。余德随声附和道:“这宾馆正在装修改造,噪音太大了,出去躲躲也好。”

在宾馆大门口,钟兴邦的目光被一位衣着褴褛、弓着身子的老人吸引住了。老人正在翻腾着垃圾箱,显然是在寻找食物。钟兴邦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发现老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沾满灰尘的馒头。如获至宝的老人舍不得吃下这个馒头,吹了吹上面的灰后,把它装进自己的衣兜里,口中念念有词:“今儿个晚上,老伴能吃上大白面馒头了,有口福了。”

钟兴邦正要和老人说点什么,宾馆两位虎背熊腰的保安冲了过来,驱赶老人离开。

“快走开,老头!你怎么像苍蝇似的,赶走了又回来。”一位保安斥责道。

“白天……你们怕我影响市容,晚上……我来找点东西填肚皮也不行?”老人乞求。

“你呀你,快走开吧,别给我们添麻烦了。”

第十八章(6)

“我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你们让我到哪旮旯去?”

“这我们不管,也管不了,反正,你赶紧从这里离开,否则我们就报警,让公丨安丨局来人把你抓走。”

“唉,这是什么世道啊,怎么……怎么就不给俺老百姓留一条活路呢?”

老人哭了,蹲了下来。

钟兴邦开口说话了,他问保安为什么要赶走老人。保安打量了一眼钟兴邦,介绍说,老人虽然是个“叫花子”,成年累月沿街乞讨,却是东平县的名人。十多年来,老人到处上丨访丨,要讨公道,是有名的“上丨访丨专业户”,提起他,干部们都头痛。像他这样的“上丨访丨专业户”,东平县有几十个人。他们像游击队似的,县里有什么大的活动,他们经常去闹场、喊冤,上级领导下来视察,更是要拦车告御状。没办法,县里下了死命令,机关、宾馆一类重点单位安排专人死看死守,防止“不稳定因素”突然袭击,遇有上级重要领导前来视察,公丨安丨机关先期采取措施收审他们,待领导离开后再放出来……

钟兴邦蹲了下来,给老人擦了擦泪水,轻声问道:“大爷,能告诉我,你这么多年到底要申什么冤?要讨什么公道?”

老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看样子,你们是好人,但是……”

“大爷,说给我听听吧……”钟兴邦和颜悦色地说道。

“你们……看样子也是老百姓,跟你讲有什么用?”

“你怎么知道我们是老百姓?”

“这些年,能听我们老百姓唠叨苦呀难呀的,都是平头百姓。当官的,很少这么和我们说话唠嗑。”

“县里不是正在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吗?你老人家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冤屈道给县委书记听,让县委书记为你主持公道。”

“小伙子,说这话,你是真不明白这年头当官的了。县委书记大接访,是有这码子事情。可是,让我们这帮子平头百姓空欢喜了一场。”

“为什么?”

“县里的官们,我们哪能见到面?人家规定,不接待我们‘上丨访丨专业户’。”

“有这样的事情?”

“唉,我哀求过多少次了,干部们说,我的事儿是陈芝麻烂谷子,他们后朝不理前朝事,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我们的事儿太小,不值得一提……”

保安见钟兴邦和老人唠起来没完没了,不耐烦了,催促他们赶快离开。

“大爷,能到你家去看看吗?”钟兴邦不理睬保安,问道。

“家?我哪里有什么家……”

“大爷,你刚才说过了,我们都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帮老百姓帮谁?”

聪明的胡茜趁着钟兴邦说话的时候,跑到路边食品店去,买回来一大包食物。老人端量了一番钟兴邦,点头答应带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去。

老人的家在县城边一座公路桥下,一个破旧塑料布支撑起来的窝棚。推开一个破木板门,钟兴邦钻进老人的家。这哪里是什么家呀,破破烂烂,简直就像电影里演过的旧社会穷人住的猪圈马棚。

“回来了?”黑暗中,躺在破褥中的大娘喊了一声。

钟兴邦接过余德递过来的手电,发现瘫坐在那里的大娘对光亮没有丝毫反应。他明白了,大娘双目失明,是一位盲人。

“回来了,回来了。”大爷答应着,把那个刚从垃圾箱捡到的馒头从衣兜里掏了出来,递到老伴的手里。

大娘双手捧着馒头,颤颤巍巍不舍得吃。闻了闻馒头味儿,又不停地摸了一阵子馒头后,掰了一块给大爷。大爷怎么也不肯吃,和大娘推来让去。钟兴邦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一幕,让他不禁想起童年时代跟随奶奶沿路乞讨的苦难岁月。胡茜抽泣着,掏出衣兜里所有的钱。余德和其他人,也都默默地把身上的钱都掏了出来,交给钟兴邦。钟兴邦接过钱,放到老人的手里。

第十八章(7)

“这……”老人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无论如何也不敢接下这一摞钱。

“大爷,请你一定收下这点钱。”

“不……不……”老人惊恐万状,“你们……是县里派来的吧?要我封口不再告状?钱不能要,状我一定要告,哪怕当官的给我一句暖心窝子的话,我也就知足了……”

“大爷,我们都不是本地人,也不认识你们县里的干部……”

在钟兴邦的恳求下,老人终于述说起自己的冤情。原来,十七年前,县委书记郭醒世要在全县搞“亿头黄牛工程”,要“赶着黄牛进北京”。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造势政绩工程中,毁掉万亩良田建养牛场。老人家的两亩承包田,被强占了。

“我那可是活命田啊!田里的苞米,金黄金黄的,做出来的苞米饭香喷喷的,可好吃了。县里征用了我的土地,可是,养牛场很快就黄了,又建了什么别墅区……”

“给你多少补偿?”

“两亩地,给我1700元。”

“你嫌这些钱少?”

“土地是俺农民的命根子……”

“这些钱,你得到了吗?”

“哪里有什么钱,县里给了我一张二寸宽的欠条……”

“这些年,你就为这件事不断上丨访丨?”

“是啊,北京我去过,被县里去的人拦了回来;省里、市里去过多少次了,不是被‘接’回来,就是被押回来……”

“大爷,你怎么住到这大桥下面?”

“三年前,我家两间草房倒了。我们哪里有钱盖新房?我寻思,要上丨访丨,得找个离当官近的地方,就把家安在县城里了……”

老人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一个破书包,慢慢打开后,拿出一大摞残缺不全的纸张。“这都是我求人写的状子,有不少大官都在上面签了字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转来转去,就是不管用。”老人困惑地说。

钟兴邦慢慢翻看着上丨访丨信,发现确实有不少各级领导的批示,有方大公书记、胡清泉副省长的批示,也有郭醒世的批示。批示的内容,大都是“请有关部门阅处”。

“这个案子,涉及醒世同志的政绩,老人当然无法讨回公道。”余德很感慨。

“铁幕……”胡茜有感而发。

就这样一件是非曲直非常清楚的事件,让老人倾家荡产,跑了这么多年,却始终不见半点头绪。钟兴邦很是震惊。他握着老人的手,连声说道:“大爷,大娘,我向你们二位老人道歉!我们对不起你们,对不起你们……”

“孩子,你道的哪门子歉?”老人不解。

“我代表县委、代表省委向你们道歉!”说道,钟兴邦跪在了二位老人的面前。

新省委书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闻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新省委书记第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