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做为她过世十周年的纪念,也做为对自己青春的怀念。

本文并非小说,也不是传记。只是把自己亲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缅怀一下为国家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战友,以及曾经的峥嵘岁月。另外,本人虽然已经转岗,但是做为军工企业从业人员,许多细节不方便透露。可能略微枯燥一些,而且文笔水平不高。若您不喜欢,请绕行。

人生嘛,总有高峰和低谷,但是那都是浮云,都是瞬间,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平淡的。如果在平淡中,能够为祖国做出一些贡献,那光阴就没有虚度。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市,家境很一般,父亲是高中教师,母亲是工人。父亲的工作很忙,从小,都是母亲陪着哥哥和我复习功课写作业。母亲很节约,手也很巧。东北的冬天很冷,冬天穿的鞋子,都是厚厚的双层棉鞋。外边是鞋帮鞋底,里面还要有个衬里,否则,脚就会冻伤。但是当时家里没钱,买不起有衬里的鞋子。于是每年到了秋天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收集玉米叶,挑那些个头大的,晒干,然后缝在鞋底形状布袋子里面,做成叶子鞋垫。白天脚会经常出汗,到了晚上,我们就会把鞋垫放在炕上烘干,第二天早上干干松松的再放进去鞋子里面。每天早上,当脚塞进鞋子里面的时候,碰到暖暖的鞋垫,这种感觉真的舒服!2013年年底,也就是调回国内之前,在索尔贡,那个土耳其中部的小城市,那个阴冷的冬天,让我更加怀念这种感觉!

俗话说,在家万事好,出门半日难。在全球化的今天,有许多机会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除了一个,那就是对故乡的思念。

虽然家境不好,但是父母要求很严格,哥哥和我也都比较要强,哥哥去了首都的一所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滴酒不沾的父亲都喝多了。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费很少,但是还有生活费,哥哥读书,家里负担已经很重。等到我高考的时候,就选择了安徽的那所著名高校,不是为了名气,主要是不用学费,还有奖学金和补贴做生活费。为了省钱,一年只是寒假才回家,火车都要转三次。母亲心疼我,总觉得亏欠了我,所以每次回家,都是早早包了饺子,顿顿换着样做好吃的,生怕我吃不饱。大学毕业,分配进去了一家大厂。

我的专业是雷达研究,这个领域是绝对的高科技。用导师的话来说,我们又要懂电子,又要懂机械,又要懂通讯,而且不光会设计,还要懂维修,任何时候都是。因此,我们这个专业培养的,都是全能型的顶尖人才。我所在的工厂,现在叫公司,其实就是大山里面的一个企业,有一个老土的名字,叫做北方电子器材厂。工厂是新中国初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建设的。上了年纪的老师傅都喜欢开玩笑说,我们在长江以南两三百公里,还叫北方厂,其实就是声东击西,让敌人摸不清头脑!

一开始工厂在齐齐哈尔,然后搬去了天津,三线的时候有一部分搬来现在的山里,组建了现在的工厂。当然,几十年前当地还是大山,现在已经变成了小有规模的县城。工厂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产业。我们厂长的行政级别要高于地方的县长,因此有时候开会,都是县长到工厂这边来的。改革开放初期,工厂也面临结构调整啥的,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有几个车间在办军转民,生产收音机和录音机,就是双卡的那种录音机,效益也还可以。后来BP机流行的时候,工厂的民用车间就改成做电信基站了,再后来,军品出口,忙不过来,就把民用这块转给了地方。当然,实质来讲主要还是工厂的三产,用来安排工厂职工家属的。军品红火,民品也红火,两手抓,两手都硬。这在军工行业是不多见的,这里,我们的几任厂长居功至伟!

工厂建在大山里面,不比在城市,人也就那么多,娱乐更少。刚开始还有新鲜感,过了几个月就感到特别无聊。估计如果待上五年,也跟其它人一样,找个姑娘成个家,一辈子就交给大山了。刚刚进去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月的教育,包括入厂教育,还有保密教育。这是军工厂的特色,军工厂其实是分保密级别的,甚至一间工厂里面,不同的车间保密级别也不一样。保密教育的内容,就是怎么样进入这些区域,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能跟谁说话不能跟谁说话,怎么处理文件图纸,怎么存档怎么销毁。其实,工厂也就那么几千人,加上周围那百十户农民,天天在一块儿,大家都认识。真要来了生人,一下子就能够被认出来。小地方的特点,就是信息特别快,跟我住一块儿的兄弟,大学的女朋友过来看他,俩人去40里外的县城开房,第二天全厂都知道了。那是90年代初,娱乐活动非常贫乏,也没有网络,八卦成了最好的消遣方式。而且那时候,社会没有现在那么开放,尤其是大山里面,表现得更加保守。不过,对于绯闻八卦,永远都是人们的最爱,即使平时显得最保守最不苟言笑的大叔大婶,谈到花边新闻也会眉飞色舞,然后添油加醋加速扩散,以一颗唯恐天下不乱的恒心行自己口舌之快。后来,那兄弟也正好利用这个事情,就把姑娘娶回来了,再后来又有了个漂亮女儿,也算是坏事变成好事。

不过谨慎还是好的,举个例子来说,也是听过的故事。大概在04年前后,说有一天,给工厂食堂送菜的村民,大家都认识的,突然带了一个人进去食堂。工厂大,有五个食堂,都在保密区外边。尽管如此,还是引起了保卫处的警觉,然后带过去问话。这小子开始还兜圈子,说是那位村民的亲戚,后来一盘问,是个大学生,又说是想过来找工作。我们这个大山,地图上面都找不到名字的地方,找工作肯定不会来这里了,尤其是个外地人,于是保卫处就把他交给了武警。工厂负责密保工作的,专门有一个武警中队,跟消防的中队在一个楼。武警看看人还老实,稚气未脱的样子,也没难为就直接关起来,结果还没到晚上,自己就全都说了:他在学校就喜欢拍照,后来好像有人用QQ联系他,各处拍照片,还列了一个单子,上面第一个就是我们厂。照片按件给钱,好的照片可以给上千。本来他想去后面的山上拍,但是找不到路,上不去。正碰到村民,就给了二十块钱,冒充亲戚,想混进工厂附近,找路上山拍。其实上去也没用,工厂的重要车间都在洞库里面,外边的都是配套的。不过就是这样,后来也判了。想提醒各位的是,真的不要见钱眼开,许多国家机密,就是被敌人用小恩小惠收买的。个人得到的不多,可是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见过那么多国家的丨警丨察或者安保,对于间谍行为,咱们中国的丨警丨察其实算比较友善的。见过最彪悍的,应该算是塞尔维亚的丨警丨察。那是第一次出国,去到刚刚结束内战的塞尔维亚。历史就不多讲了,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大使馆给老美炸了,传说还拿到了F-117A的机体结构。但是大家都没关注,被称为“夜鹰”的F117是怎么被击落的。有传说是中国的雷达帮助击落的,其实是俄罗斯的S-125防空系统的雷达看见的。咱们有一说一,是咱们的就是咱们的,不是咱们的咱们不要抢功。S-125防空系统的绰号是涅瓦河,北约编号是SA-3,分地空型和海空型,算是前苏联第二代防空系统,主要用于中低空防空,打飞机的。最近比较热的萨德系统,是打导弹的,等下会提到。

美索不达米亚之眼——中东十五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永不消逝的电磁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美索不达米亚之眼——中东十五年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73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