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双手一摊,哀叹一声,表示他无能为力。卢秀蓉把孩子塞给田中,坐在草坪上耍开了泥猪,看样子真像农村的泼妇。田中好心劝道:待会儿见到胡司令长官以后我央求他派车送你,你先在宾馆耐心等候。卢秀蓉将信将疑,接过孩子站在汽车旁边,眼看着汽车开走。
那天正好是南京政府要员陪同美国客人前来访问田中,田中见了那些大员们打着长长的哈欠,精神显得恍惚。南京来的官员询问田先生还有什么具体要求,田先生提出的要求令在场的客人们吃惊,他说,他的夫人跟他闹腾了几天,在长安住不惯,要回凤栖。田中还说,他原来反叛投诚的目的是对战争已经厌倦,不想再为军国主义做事,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医生,恳求上司放他回凤栖,一辈子跟妻子女儿厮守。
南京要员显得有些失望,他原来指望田先生在美国客人面前发表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做一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勇士,他甚至代表南京政府要为田先生发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奖金,结果让田先生的一席话说得政府要员有些不知所以。倒是那个美国客人感觉这田中说得很通人性,让人感动,美国客人带着征询的口气跟政府官员商议,我感觉田中先生提出的要求可以考虑。
经过一番周折,田中先生终于如愿以偿,带着妻子又回到了凤栖,当然,南京政府给田先生发了一笔足够他一辈子用度的奖金,回到凤栖后田中先生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他照旧来到济世堂坐诊,铁算盘一见田先生到来很是吃惊,他以为田先生不会回来了。田先生走后有一个人毛遂自荐,说他姓赵,叫赵吉仓,北平医学院毕业,学的是西医,并且把自己在医学院的毕业证书拿出来让李明秋看,李明秋将信将疑,答应先试用一个时期。赵吉仓才来没有几天,看起来人缘颇佳,很快跟周围的人熟悉起来。田先生虽然有点失望,但是他也能够理解,他从药铺告辞,来到李明秋家中,心想先给老东家打一声招呼。田先生现在不缺钱,他想自己开一间药铺。田先生叫开了李明秋家的大门,来到李明秋家的客厅,他马上惊呆了,客厅里竟然坐着边先生,还有一个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年轻后生。
屈指算来杨九娃离开仙姑庵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间杨九娃间或有几次路过这里,但是在仙姑庵从未落脚,更不用说住上一晚,何仙姑知道,杨九娃心里怵她,但是也不想跟她在一起生活,随着年纪的增长,何仙姑原先的那一点锋芒在逐渐消失,她现在成了一个老妪,再也不指望对杨九娃颐指气使,但是她对杨九娃还是有那么一点恋情,总希望杨九娃能跟她坐坐,拉拉家常,间或相互间那么亲热一下。看见衣着褴褛的农家小伙子搀扶着怀孕的妻子来仙姑庵进香,何仙姑往往感动得热泪盈眶。
憨女捡来的男孩在一天天长大,楞木只是每过一段时间来看望憨女一下,抱抱憨女怀里的孩子,但是从来也不打算跟憨女亲热。那个女人比较单纯,总认为楞木依然爱她。岂不知楞木只是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对憨女在履行一个男人的责任,楞木知道憨女需要什么,有时也下定决心给予,可是一到憨女面前,那种亲热的念头荡然无存。憨女实在长相太困难,加之常年不洗澡,身上臊臭难闻,男人一走到身边马上就有一种厌恶之感,两个女人守着一座寺庙,每天接受着四面八方信徒们的供奉,吃穿不愁,可就是精神空虚,常常夜间独对青灯古佛,心的一隅想往人间的烟火,终于,在春节临近的时候,两个女人相约,决定走一回山寨,探望一会她们的男人。
腊月二十三已过,仙姑庵有几天时间相对休闲,人们都忙着过年,前来进香的香客就少了许多。何仙姑跟憨女把仙姑庵内外打扫干净,然后锁上门,雇了几头骡子,驮着香客们进贡的贡品和银两,向山寨进发。她们必须在过年以前赶回来,大年初一早晨香客们最多,有的人为了讨得一年吉祥,赶着进头炉香,不等鸡鸣就守在仙姑庵门口,鸡鸣时庵门准时打开,香客们蜂拥而至,一下子把大殿拥满。
空气显得黏稠,山路上行人脚步匆匆,凤栖这一块土地还比较幸运,没有遭受日本铁蹄的蹂~躏,日子虽然苦涩,老百姓还算安宁,路过瓦沟镇时听到了唢呐声声,谁家新郎娶新娘。看那一排排厦屋上的炊烟袅袅升起,两个女人心里升腾起某种期待,她们不指望跟男人睡在一起缠绵,只想自己的男人跟她们多坐一会儿,哪怕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关怀的话儿都使她们满足。
山里的风带着哨音,发出尖刺的呼啸,可是她们穿得温暖,感觉不来冷,想到不久就要跟山寨的丈夫见面,心里反而有点热乎,那个男孩已经三岁了,憨女骑在骡子上抱着孩子不住地晃荡,孩子没有进过山,总是好奇地问这问那,憨女不厌其烦,跟自己的儿子对话。而何仙姑却骑在骡子上不住地抽烟,一句话也不说。黛色的山脊裸露着灰色的脊梁,一直山鹰停在半空,猛然间扎下身子,在山沟里抓起一只奔跑中的野兔,自然界强食弱肉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憨女想起了狼吃孩子那惊恐的一幕,吓得把孩子搂在怀里,发出了棕熊一般的吼声,三岁的小男孩被憨女搂抱得太紧,憋出了哭声,何仙姑伸出烟锅头子打了憨女一下:呵斥道:别吓着孩子。
两个女人来到簸箕掌,看见了山上的屋顶。何仙姑突然不走了,感觉中自己很贱,不知道此番前去是吉是凶。她对憨女说:我们干脆返回去。憨女有些不解,问道:为啥?何仙姑不语,看着那山上树林里若隐若现的屋顶,心想自己原来就是这山上的寨主,是她当初主动把寨主的位置让给了丈夫杨九娃,开始几年,夫妻关系尚可,在几次关键时刻何仙姑替杨九娃化险为夷,山寨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可是这几年何仙姑风光不再,杨九娃就把她丢在脑后。春节来临前按道理杨九娃应当看望媳妇,可是这世事颠倒了,今天轮到她何仙姑登门求人。何仙姑虽然是个女辈之流,却有大丈夫男子汉的胸怀,她一向把世事看得开,可是今天,感觉中胸口堵着一口痰,有点英雄气短,驴死了架子不倒,还不想在杨九娃面前服软。
突然间,山上窜下来一帮子马队,原来是放哨的弟兄看见簸箕掌有人,以为是郭麻子的卫队来接郭麻子回去,因为郭麻子已来山上几天,杨九娃每天大宴小宴不断,两个人不断地喝酒划拳,那牡丹红也跟杨九娃的压寨夫人打得火热,俩人以姐妹相称,春节前弟兄们都赶回山寨,难得在一起联欢,山寨的上空飘着醇香的酒气,杨九娃活了一生,从来没有这样高兴。
弟兄来到簸箕掌一看,原来是杨大哥的原配夫人何仙姑和楞木的夫人憨女一起来到山寨,兄弟们都知道何仙姑的厉害,自然不敢怠慢,弟兄们即刻下马对两个女人抱拳作揖,口称:欢迎嫂子们来到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