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走了出去,然后开始狂奔。

我听见毛毛在身后的声音:“萧东楼!你这个混蛋!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会找一个比你好的男朋友,比你好一千倍,一万倍!”

我感觉到自己的心在奔跑的过程中一片一片地碎落,而且无声。

05

回忆是一件残酷而奇妙的事情,它在电石火闪的一瞬间把往事像快速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却把痛苦甜蜜留给了当事人,自己置若罔闻。

毛毛看着我:“我记得你当时说一定会出国,所以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爸妈到美国读书。我想,也许我们会在这里重新开始。”

我默默地想:96年的时候我倒的确在美国,而97年的时候,我却已经去了广州。

毛毛接着说:“我97年夏天来到加州,考进斯坦福大学读工商管理的MASTER,还辅修了计算机。我小舅舅在这里开公司,主要从事贸易。这两年也开始涉足IT的投资,所以我留在这里帮他打点一些管理事务。”

“我小舅舅是这里华人商会的副会长,这次高峰论坛我代表他过来组织和参加。在筹备会务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你的名字,但是上面的学历写的是广外毕业,英文名是Raymond,不是原来的Eastwood。而且出发地是在广州,还是当地一家赫赫有名的软件公司的副总,我失望之余还是抱着一丝幻想。”

“直到你刚才满不在乎地拿着烟盒出会场的时候,我才可以断定,这个萧东楼就是你!”

我咧开嘴笑了笑,没有出声。

毛毛看着我,眼里满是笑意:“世事难料啊。怎么会去了广州?怎么进了IT这一行?”

这自然是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我尽可能简短地讲述了毕业后这几年发生的事情。毛毛出神地听着,眼睛湿湿的。

我实在不想把话题再扯回那些旧事,就主动聊起这次会议。

毛毛笑了笑:“听说国内这几年IT行业发展很迅猛,而且政府也都在大力扶持对么?好像各地都在搞软件园和‘硅谷’。”

我点点头:“你倒是门儿清。”

毛毛调皮地笑:“那是那是!”

“不过东楼,我可是真不看好目前国内这种所谓大力发展和扶持。我觉得大概所有的人都犯了一个毛病,硅谷不是这么参观一下就可以仿造建起来的。”

我点点头,点上根烟,表示愿闻其详。

“城市和社会有其发展的内在机制,并非仅依赖人为因素,硅谷也不例外。硅谷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有几个因素对硅谷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是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旧金山湾有优越的地理条件,阳光明媚,气候舒适,北加州原有的富裕生活也会吸引人们来到此地生活工作。”

“其次这里有活跃的社会环境。硅谷的许多人来自美国东部和西欧,他们为摆脱墨守成规的文化和官僚主义的束缚,被加州特殊的机会吸引而来。”

“美国东部是大公司的地盘,壁垒森严,个人很难立足其间。而加州则是前线,从经济、社会和组织形式来看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真正重视个人的价值。这些年,太多人在硅谷圆了自己的创业梦。当然,也有许多人败下阵来,其实,在硅谷倒闭的公司恐怕比成功的公司要多得多。”

我点头:“这一点倒很像广州。广州跟上海、北京相比,最适合创业,但是往往做大了之后,却纷纷北上。”

毛毛笑:“是啊。上海洋买办多一些。”话锋一转,“可是,广州的高校力量在全国来说可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尤其是理工科。”

毛毛的手机突然响起来,她拿起来接听,然后不停地说着“Sorry”。放下电话,她冲我吐了吐舌头:“到我发言了!我都忘了时间。不过,接下来的话题跟我的演讲内容倒是一致的。”

她拉着我向会场方向跑去,我感觉得到她手指的滑腻,更被一种久违的熟悉所触动。

“在加州,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快捷的通讯,世界一流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后援,优良、丰富而又具有流动性的高科技人才。这一切都足以营造出良好的科技和商业环境。”

毛毛在讲台上面侃侃而谈。旁边几位嘉宾不时地补充一些意见。

我在下面认真听着,并不时点头认同。

我发现在硅谷领导高科技企业的管理人才大多数都是既懂得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全才。许多人既是相关领域的技术权威或创新者,同时又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和个性魅力。只有这样高素质的组合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有利可图的商业环境,个人对创业的追求和对利润的珍视,又促使许多有才能的人自立门户,形成了今日硅谷丰富多彩,万马奔腾的面貌。

我想,也许这就是高科技行业的迷人之处,技术变化很快,有才能的人很容易闯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毛毛接着说:“美国高科技企业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科研上投入大量资源。它们往往由某种独创性的技术起步,然后不断改进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比如说从70年代以来,英特尔微处理器上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左右便增加一倍,相当符合摩尔定律的预期。在激烈的竞争下,只有在技术上领先一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是大公司也不敢稍有怠慢。”

“竞争的结果是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培育了市场,也使整个信息产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斯坦福等一批高校功不可没。它们不仅为企业界输送了大量科技人才,而且以其雄厚的基础研究成为技术进步的后盾,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且企业界和高校之间交流密切,实践中的经验能很快地反馈到基础研究中。如此良性循环,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看着台上神采飞扬的毛毛,我觉得她是如此地让我刮目相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会撒娇和憧憬爱情的小丫头。

我忍不住拿出自己的钱夹,将藏在深处的那张照片再次翻出来看。照片上的毛毛似乎又眉眼清晰起来,倒是老九的样子开始变得模糊黯淡。

06

毛毛将话筒取下来,走到台前,微笑着说:“那么,谈到硅谷最后的一大优势,那就是发达的资本市场。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创业与风险投资关系很大。苹果电脑公司1976年创办时,投资企业家马克库拉投资9万美元,借贷25万美元,占30%股份,从而推动了苹果电脑的发展,进而使革命性的个人电脑成为新兴产业。”

“Adobe1982年创建时得到著名风险投资公司H&Q的支持,后者获得了百倍的利润回报;Adobe公司在成长壮大后,又与H&Q合资成立新的风险投资公司,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创业,也得到丰厚的回报。”

“上述两家公司的创业都起源于独创性的科研成果,而风险投资使成果及时转化、占领市场,并分别形成个人电脑和桌面出版这两个新兴产业。没有风险投资的参与,仅靠一人或数人的有限财力,就很难快速发展。在美国有许多专业的、高素质投资家,他们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一项独创性的技术容易吸引到大量的资金来投资,所以在美国经常可以听到高科技人员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事。”

台下一片唏嘘,羡慕者有之,惊讶者有之,感慨者亦有之。

晚上的酒会就是给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准备的。毛毛给我引见了几家颇具实力的风投公司。经过简单的沟通和交流,其中两家居然十分有兴趣,还赶着要进一步洽谈合作意向,并留了我在国内的具体联络方式,约定下个月我回国后要国内的机构跟我具体沟通。

酒会结束后,毛毛开车带我去一个清静的小酒吧,说我一定会喜欢。那里果然十分清静,三三两两的人听着JAZZ,低声地聊着天。毛毛说这里是一些做IT的技术人员解压的地方。我看到里面许多黄皮肤的人,毛毛笑着说硅谷就是这样,许多技术人员皆是中国人和印度人。

我要了杯啤酒,笑眯眯地说,硅谷是IC,不是IT。毛毛愣了愣,问为什么。我说:INDIAN and CHINESE啊,嘿嘿。

由于第二天我们就要飞往DC,所以重逢之后,却又分别在即,一时都有许多不舍。

毛毛问我:“东楼,你还会考虑来美国么?”

我装糊涂打太极:“嗯,我也很希望我们的分公司能开到美国来,哈哈。”

毛毛轻轻地捶了我一下:“滑头!你以为你是张三丰啊,跟我耍太极。”

广州的一场春梦》小说在线阅读_第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萧_东楼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广州的一场春梦第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