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出院门,向西拐,走到第五家的时候,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正在院子里面搓绳子。说搓绳子不准确,这种绳子是由三股搓好的绳子拧在一起的,每一股绳子是用手搓的,搓好之后,将三股绳子系在一棵树上,朝同一个方向拧,然后利用那股劲将三股绳子组合在一起,这样加工出来的绳子,结实耐用,如果再用水一泡,就更结实了。
大家随周队长走进院子。
院子里面晾晒着很多草药,绳子上挂着,地上铺着,竹床上放着三个扁,里面放着一些不知名的东西,空气这弥漫着草药的味道。
“福生,不吃中饭,忙上了。”周队长上前搭话。
“你交代的事情,耽误不得。公丨安丨同志,快到屋里坐。”
“大爷,您忙,我们随便看看。”欧阳平冲福生大爷笑了笑。
“这么快啊!”周队长摸了摸绳子,“嗯,很好。怎么样?明天上午能完成吗?”
“没事,保不准,今天晚上就能完成,我多弄一点。那些天坑深的很,有些天井没有人下去过,还不知道有多深呢!”福生大爷低声道。敢情他知道绳子的用途。
“福生,明天早上,你负责把大家交上来的绳子接上,一定要接实在了。”
“放心吧!就算绳子断了,扣也不会送开,呸——呸——呸,瞧我这张嘴,放心吧!全包在我身上,万无一失。”老人望了欧阳平和陈局长一眼,继续忙他手上的事情了。
“你在嘴上上把锁,可别把我交代的事情说漏了嘴。”
“放心吧!您交代的事情,什么时候出过差错啊!”
很多人家的烟囱在冒烟,他们做的是中午饭,欧阳平看看手表,时间是十一点五十。
“周队长,乡亲们平时吃中饭都这么迟吗?”
“是啊!都这么迟,迟一点好啊!”
“怎么讲?”
“中午迟一点,晚上再迟一点,夜就不那么难捱了。”
欧阳平终于听明白了。在一九六一年大饥荒的年代,人们吃不饱肚子,一到夜里面,肚子就饿得难受,晚上迟一点,夜就会变得短一点。“周队长领着大家从福生大爷家院墙东边进了阎家坳。
阎正发家的院门仍然关着,周队长用手在门上重重地锤了三下。
“他能听见吗?”
“听不见,但他能感觉到门的震动。”
大概是周队长用力太小,阎正发没有感觉到门的震动。
周队长攥起拳头在院门上使劲擂了几下。
“来了——来了。”
是阎正发的声音,他果然能感觉到门的震动。
先是移动门杠的声音,接着是移动门闩的声音。
门开了,阎正发站在院门里面,仰头朝上。
周队长什么话都没有说,他抓住阎正发的右手,将竹篮子放在阎正发的手上。
“又是嫂子让你送吃的来了。快让大家进来吧!”
大家听出来了吗?“大家”,这说明阎正发知道站在院门口的肯定不是周队长一个人,仅凭一个菜篮子,他就知道把菜篮子递到他手上的人是周队长。
更不可思议的还在下面呢?
门老师走到阎正发的跟前,她既没有说话,也没有用手去触碰阎正发身上任何部位。
“门先生也来了。”
门老师朝欧阳平微微一笑,她没有说错,阎正发果然有那么一点特异功能。这大概就是门老师所说的嗅觉和心灵感应吧!
门老师搀扶着阎正发走进堂屋。
阎正发轻轻推开门老师的手:“门先生,我没事。”
堂屋里面有一张大桌子,虽然老旧,但上面擦得非常干净。
阎正发径直走到桌子跟前,弯腰从桌子下面先后抽出两张板凳,放在桌子两边,示意大家坐下。堂屋的地上一点脏都没有。
待大家坐下以后,周队长走进厨房,拿来一双筷子,他将竹篮子里面的碗端到桌子上,挪到阎正发的跟前,将筷子放在他的右手上。
“队长,不用了,我刚刚吃过,晚上——放在锅里面,用热水温一下就可以吃了。”
阎正发的眼睛睁着,眼珠和眼白就像是画在眼眶里面一样,转都不转一下,他的脸上有几十颗麻子,以右太阳穴上的两颗麻子为最大,足有毛豆那么大,这大概就是出天花之后留下的后遗症吧!
阎正发果然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在他的眼角里面看不到一点浑浊的分泌物,他的脸上也很白净,他的手指甲很长,但指甲里面竟然没有一点污垢。
阎正发站起身。
周队长抓住他的手,想让他坐下。
“我到厨房拿一个碗来,把你带来的碗腾出来,待会儿,你走的时候,记着把碗带回去。”
“周队长——”欧阳平望着阎正发道。
周队长明白欧阳平的意思:“欧阳科长,稍安勿躁。”
周队长将阎正发摁坐在板凳上,自己跑到厨房,从灶洞里面拿来一个碗,将水饺用筷子拨进碗中,然后走进厨房,将碗放到原来的地方。
怎么和阎正发交流呢?欧阳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次走进堂屋的时候,周队长的手中还是拿着一个碗,这是一只破碗,碗裂成了好几块,上面有十几个铁扒子。
大家还记得吗?同志们第一次走进阎正发家的厨房的时候,在碗橱的第一层上放着一只碗,这只碗就是那只碗。
周队长拿这只碗来做什么呢?
周队长看看欧阳平和陈局长,然后走到阎正发跟前。
欧阳平很是不解:“门老师,这——”
“欧阳科长,这只碗是阎高山家的碗。”
“阎高山家的碗?”
“对,是阎高山家的碗,阎高山失踪之前,经常送东西给阎正发吃。”
欧阳平好像明白了:“阎高山就是用这只碗送东西给阎正发的吗?”
“不错。”
“高山就是用这只破碗送东西给正发吃的?”
“这——”
“欧阳科长,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再说,您先往下看。”
周队长拿起阎正发的手,将碗放在阎正发的手上。
阎正发左手抓着碗,右手在碗边上轻轻地摸了几个来回,周队长大概是想用阎正发熟悉的物件作为引子,想起一起事情来。
阎正发的神情就像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乌云,他的眉头紧蹙,额头上的青筋绽出一条来,嘴角的线条开始向下拉。阎正发的眼睛眼睛没法像正常人那样反映人的情绪了,喜怒哀乐已经不属于这双眼睛。
“这是高山家的碗,他在的时候,隔三差四送东西给我吃,用的就是这只碗,他怕他老婆装少了,就用一个大碗。”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只碗确实比一般的碗要大一些。
“他每次送吃的来,我都能吃两顿,在这世上,没有人比他的心更善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在的时候”就是阎高山在的时候,欧阳平和同志们都注意到了,这就是说,阎正发知道阎高山失踪的事情。
下面一句话把大家吓了不轻。
“算日子,有十个年头了。”阎正发竟然知道阎高山失踪了十年,他是凭什么知道的呢?难道是凭心灵的感应吗?
对一个耳聋眼瞎的人来说,一个人从他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他是应该能够感觉到的,更何况是一个一直在关心照顾着他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