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看着流泪满面的黄以声,赶紧上前一步轻握他的手道:“黄大哥只管安心养病,你们的情况大有已经对我说了,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赵长树跟着说道:“就是,以声兄到了太原,就放宽了心养病就是,你的侄儿我也会有所安排,听说太原兵工厂已经很快可以复工生产,到时候有你以声兄大展拳脚的时候。”
黄以声整理了下情绪,示意旁边的护士帮他擦拭了眼泪,然后歉意地望着赵长树道:“我与长树兄相交莫逆,对兄长的为人也甚为佩服,但是此次叛出东北军前来山西,却是投奔周文小兄弟来了。”
说到这里,眼睛看向周文道:“周文兄弟如果不嫌黄某叔侄俩负累,望乞收留。”
赵长树变色道:“以声兄难道信不过我赵长树?”
周文没好气道:“学长,他不是不信任你,而是不愿为难你。”
“怎么就为难了?”
“我问你,万一张少帅知道以声兄在太原,直接去找大帅要人,大帅和以声兄可没交情,他一声令下,你是遵命还是不遵命?”
赵长树一下子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
是啊!如果大帅要把黄以声交出去,自己拿什么抗命?
想来想去,黄以声也只有在周文哪里,在离石大本营才是最稳妥,大帅再不想得罪少帅,也不可能跟周文翻脸不是?
脸上不由有些讪讪,心里就奇怪了,怎么黄以声一说周文就明白了,自己却是向别人信不信任这方面去想?是自己思想太狭隘了?
周文马上安慰他道:“学长也别多想了,反正在我这儿和在你那儿不都一个样吗?”
赵长树想想也是,刚才是自己面子上挂不住想左了,周文说的没错,也许黄以声在周文手下更能发挥出作用。
更何况,学弟的就等于是自己的,这半年来可没少从周文哪里白拿枪支弹药。
想清楚了这节,他心情又再次好了起来。
就在这时,洗过澡并换了身衣服的黄大有走了进来,看见黄以声醒了,哽咽了一声:“叔叔。”眼泪哗哗就下来了。
黄以声怜惜地看着自家侄儿,由于他身形高大,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合身的衣服,一身新的军棉衣裤穿在他身上却是太局促了,裤腿吊得老高,此时剃了胡子洗干净了面容,看着也不过二十岁出头,稚嫩之色还未完全褪去。
黄以声叹了一声道:“唉!大有,这一路上可是苦了你了。”
黄大有抹了一把眼泪道:“俺不苦,就是太没用,才让叔叔如此遭罪。”
说到这里,他想起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和被骗后的委屈无助,再看到叔叔现在终于脱离了危险,百感交集之下,不由蹲在地上,双手捂脸就嚎啕大哭起来。
黄以声看着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又回想起曾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现在已经阴阳两隔,不由悲从中来,不知不觉已是流泪满面。
周文和赵长树赶紧上前宽慰,周文还怕黄以声悲伤过度影响身体,又用般若之气帮他按摩顺气调理了一番。
此时的冯天培却是没有出声阻止,他知道这叔侄二人两年来经历了诸多悲苦,这时候就是要让他们把压迫在心中已久的抑郁完全释放出来,这对于黄以声身体的恢复有好处。
之前黄以声在北平疗养了近一年时间,张少帅为了救他可谓是不遗余力了,医生和药物都是最好的,但是由于没有从悲伤和绝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其实身体恢复情况并不好,不然也不会在半路上就发起了高烧,后来更是旧伤复发导致感染。
良久之后,黄以声情绪渐渐平复,他看着周文说道:“黄某将来如何已不做多想,此生只有一愿:杀尽小日本,还我东三省。”
说完后,他迟疑了一下,用期盼的眼神问道:“去年淞沪抗战,周小兄弟……”
“小弟带着兄弟们去了,杀了几千鬼子,还有一个日本少将。”
赵长树也插话道:“以声兄,你还不知道吧,小日本的出云号装甲舰就是阿文一个人潜入炸沉的。”
周文赶忙道:“可不能这样说,十九路军的6个敢死队员用生命为我创造了潜入敌舰的机会,他们才是炸沉出云号最大的功臣。”
黄以声眼睛一亮,精神大振道:“你们都是英雄,都是我中华好男儿,可惜黄某病弱,不能为你们这些勇士的壮举浮一大白。”
他接着示意黄大有走上来,拉着自家侄儿的手说道:“黄某虽然不能亲自上阵杀敌,但是对于火药的研制和军工制造方面颇有几分心得,必能帮助周兄弟善其事、利其器、多杀鬼子。”
“但是我这侄儿不同,他自小喜武厌文,读书不成却天生就是个当兵的料,这不仅仅是我之前那些军中同僚对他的评价,黄某在东北军多年,虽说没带兵打过仗,但是眼光见识也算有些。大有这人虽说性子有些夯呆,但是对枪械的掌控天赋却是黄某毕生仅见,任何武器到了他手里,一学就会,一会就精。”
黄以声看着自家侄儿说道:“这孩子如果调教好了,到了战场上就是一台杀戮机器。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压着他,不让他从军。要知道东北军一直都在打内战,大有如果上了战场,手上必然会沾染太多国人的鲜血,那不是建功立业,而是在造孽,将来是要折寿的。”
“万幸的是,大有第一次杀人就杀的是鬼子,也算为咱们黄家的血海深仇先收了一点利息。大有,你把杀鬼子的经历给两位长官好好说说。”
黄大有听到自家叔叔夸奖自己,顿时涨红了了脸,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俺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看着小鬼子才十几个骑兵,就敢追着俺们的屁股砍人,心里不知怎么的就觉得憋屈得厉害。俺们手里也有家伙,凭什么几百人就怕了十几个人?”
接着他就把当时的怎么杀的鬼子,子丨弹丨不够了班长是怎么来援助的等等都说了一遍,虽然语言表达有些磕磕巴巴,但是加上双手的连比带划,倒也把当时战场上的情况说了个明白。
而周文和赵长树则是听着听着渐渐动容,他们都是战场上的行家,打仗的老手,自然知道黄大有的表现有多么惊人。
第一次上战场,而且还是在全军大溃退的情况,一般的新兵早就吓得尿了裤子,只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哪里还能顾得上看后面的情况,更遑论还有胆子拿起枪还击。
而黄大有不但敢于开枪救人,更难得的是心理素质极好,第一次杀人就能做到不急不躁,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完全发挥出来。
射击技术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即使是佣兵团的第一机枪手马叔,也不一定做得到在4、5百米距离,仅仅用一个弹匣20发子丨弹丨就能够打死七个高速运动的目标,而且大多数子丨弹丨都是击中人而不是目标更大的战马。
周文知道马叔的特长是机枪的射击节奏控制得非常精妙,在对敌方的火力点和集群目标进行压制时效果非常好,但却做不到黄大有这般精准的射击。
而后面的单发点射就更是让人不可思议,在100米距离连续用单发点射击倒8个骑兵,骑兵的冲击速度有多快?100米距离也许就是5、6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