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我很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吃曹锟的醋,我喜欢的明明是张落雪。唐木,对我来说,是一个仗义执言的好朋友,一个对我忽冷忽热嗤之以鼻的同事,一个看不上我唯唯诺诺温吞敏感性格的女孩子,一个娇娇女,一个家境优越跟我天差地别的城里人。我怎么会突然因为她而心里泛起了醋意?
但是,不管如何,我的确是心里不高兴了。
那个曹锟,他不是陈总的同学吗,不是唐木母亲的学生吗?他今年已经37岁了,居然一直未婚?他是都市报的广告中心总监,是个不折不扣的钻石王老五。难道他一直在追唐木吗?所有这些疑惑,都写在我脸上。
唐木看我不说话,她居然有了一丝笑意,“勇勇!”
这一声勇勇叫的我心里七上八下。只有家里人才叫我小名,自从那年她去了我老家后,她有时候来了兴致会叫我的小名。
我不知该如何答她,急忙转移了话题,问道,“陈总和曹锟怎么突然冰释前嫌了?”
唐木也很快调转了话题,开始讲陈总和曹锟后续的故事:
1990年,园艺系的毕业生本科毕业了。那时,陈总已经在海边摆摊赚钱了。
曹锟最终被保送读研,还继续在园艺系,我妈是她的导师。当时,他19岁,够天才吧?我那时才多大点儿啊,1990年,嗯,我8岁,陈总就老了,他那年24岁,农村孩子是不是上学都晚啊,呵呵。曹锟也很聪明,学业很好,硕士毕业后留在园艺系当讲师,跟我妈成了同事。
对于陈总的遭遇,我妈一直耿耿于怀,但是她一直没跟曹锟证实到底是不是他向学校揭发的。事情已经这样了,如果再翻出老账,说不定会把曹锟也陷进去,我妈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她在曹锟面前,一直闭口不谈陈总。
几年后,曹锟觉得老师的日子太过安逸,他从学校离职,去了现在的《岛城早报》社,在广告部当了一名编辑。我妈一直觉得曹锟是个小天才,脑子很好使,应该出去闯闯的。那时,还没有跳槽这个词,他是被报社调了过去的。很快,没几年,他就做到了广告部主任。
那时,陈总的广告公司魔法盒子刚刚成立。当然了,不用矫情,这里面我妈前前后后帮他跑了很多腿,找了不少人,毕竟那时开公司不像现在这么宽松。我妈一直觉得就这么瞎了一个大学生,对陈总很不公平。陈总当年在海边摆摊儿的时候,我妈也照顾过他。
后来,曹锟得知陈总自己开广告公司了,就找到我妈,让我妈给他牵线,希望能在业务上帮陈总一把。他的这个举动,让我妈几乎确认了他就是当年举报陈总的那个人。既然他有心弥补自己的过错,我妈就找到了陈总。谁知,陈总很坚决的回绝了曹锟的好意,他不肯原谅那个告密的人。不但如此,他的公司甚至连平面媒体都不碰了。也难怪,当时岛城只有一家报社,《岛城早报》是这家报社的下属子社,陈总是不想跟曹锟打照面。
就这样,直到2002年,一家省级报社的子报《都市报》进入岛城,开始在岛城掀起了风浪。那时,我20岁,是同济大学大四的学生,我也够天才吧?我一直不明白农村上学为什么都那么晚?你大四的时候多大了,哦,25岁了吧,呵呵。本来,这让陈总看到了机会,他终于可以避开曹锟,介入平面媒体广告业务了。
要不说曹锟脑子活呢,他看准了《都市报》一定会给岛城的报纸市场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他马上就从《岛城早报》跳槽去了《都市报》。他的跳槽也浇灭了陈总想在报媒大干一场的打算。你想啊,《岛城早报》广告部,都是曹锟的部下,现在《都市报》又成了曹锟的地盘,这能不让陈总气恼吗?干脆,陈总放下了这个心事,专门做户外媒体的广告。
而陈总和曹锟的恩怨,就一直这么悬着。
当时,我大四实习,本来想去《岛城早报》或者《都市报》的,曹锟都给我联系好了。他跟我妈说,岛城的报社、电视台、电台,随便我挑。那天,曹锟再一次跟我妈提起了陈总的事,不过这次不是想拉陈总一把,而是想让陈总给他救急。因为,当时《都市报》刚刚在岛城创刊,发行量很小,几乎拉不来像样的广告客户,只能天天整版整版的打一些百姓反感的医药广告。曹锟在都市报的日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