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是不可能的了,创业初期因为资金不足就没考虑过这些地方,再加上这次北京创业的失败,
我们也不再考虑到这些一线城市了。
回厦门?我和老公考虑到了。
如果现在回去,等于是从头开始,可能还做精品店,也可能做其他的。
如果还做精品,那我们第一次的创业还可以给以后提点经验,如果不做精品,
只能重新积累经验,从零开始。
可是我和老公又考虑到,精品生意目前的现状是门槛低好进、市场萎缩、竞争激烈。。。。
基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资金少,店面可能还是开不大,那么成功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分析来分析去,我们觉得成功的几率不太大。最好的状态可能是维持生活、略有盈余。。。
这个时候双方父母又提出了意见,他们觉得厦门离我们双方的家实在是太远了,
不说平时不能见了,即使是放假,父母也很难来看我们,
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到现在并没看到我们嘴上说的厦门机会多,机会好,到底多在哪里好在哪里。
有时候人的心理是很微妙很复杂的,我和老公虽然觉得厦门比内地城市经济环境好一点,
但因为我们没有做成功,所以根本没有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更巧的是这时老公爸爸的单位招人,他爸爸希望他能回去考试,今年也是老公最后一次
机会了,因为过了今年他就超过25岁的年龄条件了。
他爸爸的理由很充足:创业两次的失败、没有什么好的项目、社会经验不足、考试又是最后一次机会……
此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心里创业的梦想仍然还在,现实的力量又这么巨大……
这个时候,还是老公的坚持,坚定了我的信心。我们决定按照自己的心,继续走下去……哪怕这是最后一搏,人生能有几次博呢?
正式这次艰难的抉择,也让我看到了老公的内心是多么强大,这些年来压力再大,他都不会怨天尤人,
也不会表现出消沉和堕落,他只是一个人默默的看书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有时候我压力太大承受不住了,不停的纠结、烦躁,然后去缠他烦他,他仍然耐心的安慰我。
这一切也坚定了我一直陪他走下去的决心。
我们决定到武汉。
武汉,是九省通衢。经济环境也不错,又是正在发展中的城市,离我们双方的家又都近,所以我们选择了武汉。
大学时,我们宿舍几个同学一起到过一次武汉。
那时候只觉得武汉很大,难怪有人把武汉叫做大武汉。
武汉三镇也是很有名的。武汉人的直爽泼辣也是很有名的。
我大学时候的一个好朋友就是武汉人,人简单直接,做事风风火火绝不拖泥带水。
可能我更容易接受这种人,四年来我们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闹过一次不愉快。
武汉的生活环境也很不错,长江环绕着武汉市,把武昌和汉口分开来,市内便可看山看水。
从武昌到汉口的途中就可以欣赏长江水、龟山蛇山。
难怪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对武汉情有独钟,游长江时便写下了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佳句。
我和老公这次却无心欣赏武汉的美景,8月底,我们拖着行李箱,重新开始新的征程。
我们之前的计划是下车之后先在武昌火车站附近找一个能上网的旅馆先住下来,
然后开始找店面,之所以找能上网的旅馆是为了在网上找转让信息。
武昌火车站附近去哪都比较方便,但又不能找离火车站太近的,因为怕有黑店。
所以我们事先在网上查了,在离武昌火车站一站路的大东门附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
早上吃最便宜的素粉,中午吃盒饭,晚上有时候就泡一碗方便面。
每天就是上网看转让信息,觉得合适的就到具体位置去看。
看转让信息其实可以看出很多门道来,比如我连续看了几天后发现武昌amt流行视窗这个
地方转让信息最多,虽然每个写的都是因为个人原因、家里有事、生意转向之类的原因要转让,
但是转得多了,就说明这个地方生意可能都不好做。
我和老公去atm流行视窗实地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地方环境还是不错的,周围大型商场很多,
学校也不少,但是正因为位置不错,所以租金高,而受众却又有点偏离。
为什么这么说呢,周围的群光广场、亚贸是商场,针对的是有一定收入的消费群体,
新世界更是高档商场,更不用说了。
也就是说,高端消费人群一般都到商场消费,低端消费人群又会到汉正街去淘便宜货。
而amt因为租金不低,卖得又都不是高档品(我看了,大都是汉正街进的货),
价格却不低(否则租金都交不起),
所以受众偏离,找不到受众。
这些都是我和老公浅浅的看,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得来的,也许有偏激的地方,但是我
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地方不能做。(如果有在amt做的老板看到了表拍我)
在武汉,两种店最多,服装店和鸭脖子店。
我和老公也考虑了,要不要找一个“周黑鸭”、“精武鸭脖”之类的加盟店做一做,
但是因为老公一直认为加盟店不划算,加盟这种方式他也一直不怎么看好,
所以我们就没再考虑做鸭脖子店。
只是先找转让的店铺,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做什么项目。
哎,说起项目,我就有点头疼。创业这几年,就是项目问题让人最头疼。
一直是为了找项目而去刻意的找,我觉得这样是最被动最纠结的。
但是也没办法,因为身边也没有一个人是做生意的,没有一个人能帮我们出点谋划点策,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寻找了。
又筛选了一些店面,一一去看了看。
一个是在湖北大学附近,服装店,转让费不高,店面也不小,
而且附近是租房区,又有大学,看起来还不错。
我和老公和老板聊了起来,问了一些情况,老板是个20多岁的女孩,武汉本地人。
看起来比我们略大一些,她说这个店已经做了有3、4年,生意一直都不错,但是因为她
和合伙人一起在别处还有一个店面,最近合伙人却撤伙不干了,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只
好把这个店转了去照看另外一个店。
对于她的转让原因,我和老公也无所谓信不信的,主要还是看店面的情况,如果确实不
错,能做,我们肯定会考虑的。和我们谈的过程中,这个老板不停的接电话,说的都是那边店里的情况,
看来她说的因为确实是真的。
又聊起了经营情况,那老板突然说了一句:“我跟你说,这个店一个月卖给小姐的营业
额就能有一万多,加上其他的零零散散,少说每个月也能挣个大几千
块。。。。。。。。”
我和老公都愣了一下,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还是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
我说:“你刚才说什么?卖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