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等老公回来,我把事情告诉了他。他听了有点生气,当时就要打电话问清楚。
当时已经有点晚了,我劝他第二天见到小姨,当面说一说比较好。
晚上躺在床上,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隐隐觉得我们这次放弃厦门,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北京,
一切可能并不能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了。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的等着老公来电话,可是等了一天他也没打过来。
晚上等他下班之后,我迫不及待的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老公无奈的把事情跟我讲了一遍。
小姨和她老板的关系一直还不错,老板一直对她比较照顾。
两个人都是离婚单身(老板的老婆早年病逝了),加上小姨善解人意,吃苦耐劳,很讨人喜欢。
几年前他们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但是因为老板年纪已不小,决定下半辈子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事业上,
无心再婚,而小姨尚年轻,希望有个稳定的家庭。
由于人生观的不同,两人便分手了。但两人还是好朋友的关系。
老板也知道小姨一直想自己创业,便答应帮助她。
做这种写字楼里的快餐店,特别需要和开发商、物业、消防等等打好关系。
这方面小姨几乎完全得依赖老板的帮忙。这是一个方面。
但是,由于要举办奥运会,北京市从5月份开始,
加强了办理各个行业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特别是
餐饮行业卫生许可证的难度,办理条件严苛,基本上是办不下来了。
另外,因为赶上奥运年,北京市的门店租金开始猛涨,
当初我们计划的20万是按照“xx一家”上地那个店的标准来的,
但是20万已经完全没可能了,小姨想让老板帮忙参股,
而老板当时正在筹备开另一家分店,听说是在鸟巢附近,租金更是高的离谱。
人家肯定先为自己的店考虑,不会把自己投资的钱拿出来再分给我们了。
事情的大概就是这样。
也就是说,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我们一个都不占了。
当初的种种设想,被现实情况一一击垮。
老公和小姨商量之后决定暂时先不考虑做门店,可以先找一个已经有规模、市场成熟的地方,
比如美食广场这样的地方,先租一个档口来打打基础,让我和老公上上手,等奥运会结束了,
再等机会做大的门店。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
于是又开始重新找地方。找了将近俩礼拜,最后找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适合的。
北京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餐厅。
这个大学是个三本类学校,在石景山。
因为周围都比较偏僻,学生平时基本都在学校内活动,吃饭也都在学校食堂。
我和老公连续几天每天中午蹲点观察,看人流量。看情况还不错,每天都能坐满,
而且基本座位上人数的更换率也比较高,于是便签了合同。
其实选择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除了租金没有其他额外的费用,比如转让费什么的。
这比较适合我们。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打算先练手,没打算长做,
等那边时机成熟可以开门店,这边就不做了。
合同提早签了几天,留几天时间搬家,到这边找房子。
因为小姨当时已经打算辞职了,她也要跟我们一起搬过来合租。
所以托中介帮忙找了一个两居的房子,在门头沟,离学校大概四站路。
搬家真是件麻烦事啊,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中午北京的阳光。可以用恶毒来形容。
我和老公也就是一些衣服,小姨住了几年,东西特别多。
装东西装了一上午我都快晕了,租的车到了之后就开始搬,三个人搬了十几趟才搬完。
因为老公要留下来处理房子的事情,我和小姨先跟车到门头沟。
这到地方之后的搬那才叫累呢。
没有了老公的帮忙,出租车师傅帮我们把东西从车上搬下来都已经老大不乐意了,
更别提搬楼上了。我们两个女人只好像民工一样一趟一趟的上去、下来……
那次把我累伤了,可能就是从那次之后,我对搬家有阴影了。
没停歇,第二天就出去采购店里要用的东西。老公还生着病,晚上发烧白天感冒。
我每天负责给他带着纸巾,晚上回家我俩看着他那被擦得直泛白皮儿的鼻子,
总是一翻感慨,最后总结出一句话,生活不易啊。
我们租的档口原来是做面食的,餐厅老板也要求我们做面食,似乎是学校的规定,每个
餐厅必须有米饭也有面食。
小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米线和面食一起做,这样也能体现我们自己的特色。
这几天采购的也都是做米线要用的设备。
我和老公基本属于没经验,老公比我稍微强一点,做米线的活就交给他了,
我完全生手,所以只能负责前台收钱。
小姨虽然在餐饮公司做过几年,其实也属于完全没有自己做的经验,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采购来的东西全部照搬“xx一家”,做米线的程序也全部照搬。
鱿鱼片、猪腰、里脊肉,这些材料成本都相当高。
第一天,用两几鸡、几斤大骨熬了一整天的高汤,
第二天,小姨和老公把猪腰切花切了一整天。
第三天,礼拜一,终于开业了。
上午我去发传单。大礼堂、教室、操场、宿舍……发了几百张。
快中午时,我赶紧赶回去穿上食堂发的白大褂(食堂规定工作人员必须穿),开始我的
收银员工作。
感觉还是挺特别的,看着一个个学生,想想两年前我也跟他们一样,
那时候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会到学校食堂穿着白大褂收钱。
第一天下来收效甚微,学生们有的根本不知道新开了做米线的窗口,
只有一些收到传单的过来尝一尝。
一个礼拜过去了,我们的业绩很差,每天就是百来块钱的营业额。
问题是餐饮的利润是很低的,前面说过,小姨照搬他们店里的程序,
要知道,他们店的一碗米线卖10块,在这里,我们只能卖4块(学校规定)。
同样的成本,我们几乎没有利润。
老公决定缩减成本,煮汤改成用鸡架子和骨头(其实味道是跟用鸡肉是一样的),
天然气不用就关掉,汤现用现热,不再是一整天都煨着。(做餐饮用气的真是快啊,基本上一天一方都是最少的)
另外,抓紧时间找面食师傅。
这个时候,小姨因为她的女儿不听话跟她生气(单亲家庭的孩子真是难养啊),
再加上工作还没有辞掉,又要来回两边跑,已经有点心力交瘁。
本以为她在餐饮公司做了那么多年,面食师傅总能找来一个,
可是从签合同到现在已经两个多礼拜,还没有落实。
我和老公已经不指望她做什么了,我们决定从此以后一切事情都自己来做。
下面说说这个食堂的情况。这个学校总共有3个食堂,这个是第三食堂,
因为离学生上课的地方近,所以生意比另外两个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