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此时他两,当然不会以为这是真话,这班主任可是拥有三十年的扯谎历史。关于念书,他两心里很清楚,都拥有共同的缺点——十分偏科,钟心成跟英语对面不相逢,蒋有材对数学相顾无言。记得那年初中预选,成了大伙至今还在说的笑话……

钟心成英语二十一分,蒋有材数学十七分,令人惊讶的是他两竟然通过了预选。为此,大伙经常奚落他两:“什么狗屎运,考十几二十分还能通过预选,丑事给你两干尽了……”他两笑着摇头:“本想考倒数第一第二,竟然没考成……”

中考后,鉴于在旅馆的神勇表现,他两坚定地认为,考分离分数线最少差一百五十分。可分数公布后,他两惊呆了,钟心成居然只差九分,蒋有材竟然只差三分,但是有点值得庆幸,那就是肯定没考上,那就证明还是解放了……

问题是,为何钟心成成了高二学生?而比他多六分的蒋有材,反而成了养殖专业户的从业人员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说文一点“孔方兄”,说远一点“阿堵物”,说潮一点“rmb”,说洋一点“money”,说直接点,就一个字“钱”。

作为本村80末90初的首富,方圆十里最知名的牛贩,钟心成的父亲钟牛贩,两年前开学那天,从口袋掏出九百块钱递给他老三,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以一分一百块钱的代价,让儿子顺利成为高中学生。那天,钟心成的心情差极了,整整撅了半个月的嘴巴,很不情愿地又上起了学。

曾经是军人的蒋复员,退伍二十几年后再现军人气概,厉声训斥着儿子,声音略显颤抖:“没用的东西,三分都考不好?明个开始给老子放鸭。”蒋有材高兴地接受新任务,但也仅仅快乐了半个月,接下来陪他的是——寂寞。板指算来,他在这河埂已快两年,风雨无阻,未曾间断。

每天下午,蒋有材等来钟心成,两人找块地方坐下,接着开始探讨诸如“汉唐宋明孰强孰弱?”“三国水浒谁最能打?”等问题。或许因为此类问题难觅答案,两人随即把论点调整至现实主义,矛头直指“统治阶级”。

钟心成看着远方:“新闻天天讲下岗,为什么村干部不下岗?”蒋有材想了想:“估计没轮到他们吧。”钟心成随后问:“他们要是下岗就好了。”蒋有材来了兴趣:“要不我两替他们安排。”接着,两人随性编起顺口溜:

村支书,麻将修长城——不赢光输。

村主任,东缸舞粪瓢——专舀大粪。东缸(茅坑,厕所)

村会计,东家西家吃——尽放臭屁。

联防队,啤酒当水喝——胃部崩溃。

随后,又重点瞄上村主任李文武:

李文武,啤酒肚,装模作样像老虎。

抓起来,打屁股,打成一只小老鼠。

两人朗声读完后,钟心成从书包里掏出个本子,边翻边说:“那些初中同学,没念高中的,全部都出去打工了。”蒋有材略显懊恼:“我长这么大才去过一次县城。”钟心成听后:“我也就比你多一次。”

蒋有材问:“你可晓得,他们都在哪里混?”钟心成说:“五湖四海都有,出去长了不少见识。”蒋有材顿了顿说:“我也很想出去。”钟心成点头:“抓紧时间把身份证办好,下半年争取一起出去。”

蒋有材看着他的本子好奇地问:“你那上面都写的什么东西?”钟心成把本子递给他:“都是他们在外打工的地址,还有个他们讲的顺口溜,你看看。”蒋有材接过本子,看着潦草的字迹,低声读了起来:

黄浦江中洗过澡,天安门前拍过照。

五羊城内赛过跑,雷锋塔下撒过尿。

火车道上压过腿,高速公路亲过嘴。

公交车站撞过鬼,录像厅中摸过腿……

读完后,他递回本子:“是真的吗?”钟心成把本子塞进书包:“估计也有吹的。”最后两人达成共识:“怎么也要出去闯闯!”随后,蒋有材忽地叹气:“现在才晓得上学好,我快两年没认识小姑娘,哎!”

钟心成无奈地摇头:“也不好,我们班才七个女的,个个歪瓜裂枣,奇形怪状,还有男同学为她们打得头破血流。”蒋有材继续叹气:“那也比我好,看我晒得这么黑。”说完伸出自己的胳膊,确实比钟心成黑很多。

他原本并不在乎皮肤黑,可今年“潘金莲”见他一次讲一次:“这么黑,讲小丫头难讲啊。”当他听到第八次后,心理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此,他是那么在乎这皮肤,常捧着黝黑的脸庞,忧郁地思考着变黑的烦恼。正是:

年少未尝愁滋味,只因无翅不能飞。

风吹雨打阳光晒,闲言碎语愁容堆。

话说“潘金莲”,四十多岁,有些风韵,丈夫蒋老好据说有缺陷。两年前,几个老光棍坐在河埂说着她,动情之时,完全忘记蒋有材的存在。正在看《水浒》的蒋有材突然说了句:“五婶简直是潘金莲!”从此“潘金莲”成了她的代称。

蒋有材抬头问:“怎么才能不黑?”钟心成拍拍他肩膀:“等打工挣钱买洗面奶。”蒋有材不好意思:“小姑娘用的吧?”两人一说到小姑娘,马上来了劲,钟心成拍着胸脯:“小姑娘会有的,肯定是漂亮小姑娘,你尽管放心!”

他凭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心中有底。一个月前,他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沈正雨。沈正雨信心满满地保证:“我们厂小姑娘不但多,而且漂亮,谈恋爱包在我身上。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天天都帮你跟有材吹……”

沈正雨比他两小一岁,上学一直跟着他两屁股后面转。他两也没亏待他,曾不止一次帮他教训他同学。去年,沈正雨完成义务教育,没能考上高中,跟高考分数线相差不是三分,也不是九分,而是二百九十五分,

沈家父子很干脆,当时就放弃念高中的想法,用沈老三的话讲:“念,也是拿钱砸鳖,有那个钱,称点肉吃多好!”可他家既没有鸭放,也没有牛放,十六七的人总不能闲着,更不能天天在家看电视,那沈老三可是会揍人的主。

沈老三在没喝醉时,还是很有办法。当他听说镇灯泡厂要招两名工人,便迅速邀请他大哥,大嫂,他二姐、二姐夫,紧急召开家族常委会。会议经过慎重磋商,最后差额表决,一致同意给灯泡厂车间主任程言明送礼。

程言明看着几个自称八代老表的远亲,又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他实在没看出有丝毫的亲戚基因。但当他们把礼物摆在他面前时,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老表过来,还买这么多东西?真亲戚……”

沈老三谦恭地站起来,左手递香烟,右手掏出火柴:“老表,看不起我?这点小东西……你家表侄子中考考上硬不念,他讲跟表叔做大事业更有前途,你看?”程言明当场拍板:“明个叫表侄子过来上班。”于是,沈正雨成了灯泡厂员工。如此隐秘的事情,怎么会村人皆知呢?这得归功于大名鼎鼎的“中央台”。

两年前,她正跟沈家兄弟两说东家长,西家短。沈正雨钦佩地看着她:“二妈就是中央台!”这是一句天大的真话,他家破电视只能看中央台。所以在他看来,这世上,她的嘴巴是最精彩的节目,当然她的大名也威震村宇。

蒋有材望着远方,忧郁地说:“没劲,我两都快十八岁了,连初恋问题还没解决……”钟心成满脸稚气,庄重地说:“这件大事要尽快解决……”随即,钟心成无聊地打起拳,翻起跟头;蒋有材无聊地翻着书,并未看下一字。

这时倒可真切地看清两人,钟心成不高不矮,肤色稍泛红,鼻梁高挺,看样子爱笑;蒋有材略显瘦弱,肤色黝黑,眉目清秀,看样子也爱笑。正当两人愁眉不展时,一直趴在身旁的黑狗,突然冲上河埂,对着后面大声吠叫起来。

两人不约而同朝后看去,见一人正跑来,边跑边喊:“我就晓得你两在这里。”黑狗继续大声吠叫,两人起身看着来人,钟心成摇头:“他每次出门都不超过一个月。”蒋有材也摇头:“次次如此,丢人。”钟心成说:“我估计不止丢人,还会丢钱。”

来人正是夏士炳,一个月前,也是小年的第二天,他坐着火车南下,首站深圳,然后东莞,再后珠海,最后广州。好在每个地方都有亲戚老乡,才花掉他八百多块钱,总算顺利完成了广东一月“游”。

民工列传真实展示农民工生存状况》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某村村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工列传真实展示农民工生存状况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