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赖小毛因为是当年新来大学生中唯一一个在大学里入了党的预备动员,因此,被任命为新来15个人入职培训班的班长。入职培训由厂里人事处、劳资处、安全保卫处以及主要领导人员分别给予上课。一天倒也轻松,上课又不用作笔记只需要带着耳朵听就可以了,这比大学上课轻松多了,讲课的老师偶尔讲两个厂里的故事听得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孩子们一愣一愣的,那些都是真真事实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事情,比大学里枯燥的从理论到理论有吸引力多了。原来大家来之前并不了解这个化工厂,听授课的老师讲下来还挺自豪的,我们这个厂也是历史悠久,曾经辉煌灿烂的。建厂于六十年代,当时厂里很多技术人员都是从北方某知名特大企业抽调到南京然后建立一个南方的大型同类企业,所以到现在厂里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北方人。现在虽然工厂效益不是太好,但也是大型国企,而且1996年的时候工厂还改制上市了,股票虽然也只比上市初期原始股高不了几元钱,但毕竟是上市公司啊,听几天入职培训下来,赖小毛心中暗暗告诉自己,要好好在厂里工作,这辈子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做出一番成绩来,自己一个贫困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任何关系能够找到在省会城市而且是南京这样的六朝古都大城市工作已经非常知足了,其实那时候赖小毛工作的那个厂到南京的主城至少还有20——30公里路,其实就是一个农村,因为这样的化工厂不可能离城市太近,不过赖小毛觉得没有什么,至少在外面人和家乡人听来是在南京工作就挺有面子的。

说到入职培训那段时间应该是他们进厂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天只需带上耳朵上课听老师神侃,下课他们新来的一伙人去生活区菜市场买菜然后做饭然后喝酒,好不惬意。没有一点压力和负担。说到做饭,赖小毛他们学校一起分来的5个人就搭伙一起吃饭,他们定了规则,周一到周五每个人负责一天:从买菜、做饭、洗碗全包,周六,周日5个人一起做饭,菜钱由买菜的人先垫着然后记到统一一个账本上,到月底有一个专门的人来统计平均,最后月底发工资了多退少补每个人的菜钱。入职培训这些天因为一方面天气也热,加上一起新来的都挺新鲜,有时其他学校来到也跑到赖小毛他们这里来蹭饭,尤其是几个女生更是受欢迎啊,唉,没办法,物以稀为贵,虽然长的不怎么样,但现身边就这几个女孩子,而且都没有男朋友,所以大家经常下班后一起买菜,洗菜,炒菜,吃饭,喝酒,唉,那个快乐真的舒服。现在想来,毕业这十多年了,当时一个月500元钱,但生活的特别幸福开心,而且没有压力,后来随着钱越挣越多,职位也越来越高,但快乐却阅历越少,压力确越来越大。前几天网上一个算法说在北京一个月收入1万的人扣完全部开销月底只剩24元。唉,有时幸福快乐真的和钱多少没有关系,相反钱少还更容易快乐些,人和人走的还更近些。

说说同时进厂的几个女孩子吧,一个是东北那疙瘩的(没有贬义啊,其实挺喜欢东北人的,天生都有幽默细胞,超级爱看赵本山老师和范伟彪哥的作品),姑且叫她章媚吧,黑黑瘦瘦的,1.57米,长的也就如果100分满分可能68分吧,章媚在苏州上的大学是个典型的东北女孩,爱笑,说话典型的东北腔,经常整些幽默逗得大家大笑。说到大笑,赖小毛想想自己毕业后也就那段时间最多,后面十来年基本没有再大笑过了。刚毕业真是很洒脱很轻松。另外一个女孩是从济南某大学毕业的因为有个亲戚在南京所以也就到这个单位来了,个子有接近一米七,比较胖,用现在的话说是丰满型,而且也有点早熟型,不过比较腼腆文静,姑且给她取名王茜。还有一个来自于我们周总理故乡江苏淮安的,这个女孩毕业于南京某大学,一米六,胖瘦适中,圆脸,姑且取名张碧芸,还有个女孩,哦,不该叫女孩了,应该叫女士了,别人是随军的军嫂,已经结婚有小孩了,因为老公在南京某部队当个干部,然后把他夫人从外地调到南京来的。所以这个女士下班都是直接回其老公在部队的家,姑且叫廖丽丽吧。

好了,女生介绍完了,也顺便介绍一下新来的几位男士吧。和赖小毛同一个班的另外两个人有个个子很瘦高,听说当时考大学是连续考了5年才考上的,所以比赖小毛他们年龄都大几岁,人挺幽默的,就叫他刘一吧(有点像重庆的刘一手火锅)。另外一个来自于现在经常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后做白酒广告的——“喝出男人味”那个酒产地,这个兄弟喝酒特厉害,那67度的老白干可以一个人整一瓶,在家里排行老二,就叫他刘二仙吧。另外还有和赖小毛同系的两个兄弟,都来自安徽,一个来自于天柱山那边姑且叫朱文轩,另外一个来自淮水以北,姑且叫王泽吧。另外还有几位男生今后慢慢介绍。

第一个周末赖小毛他们新来几个人有的还没有自行车的,准备去买辆自行车。这个化工厂分厂区和生活区,相距有3公里路,生活区建了很多职工楼和赖小毛他们住的单身宿舍,因为建厂已经30多年了,生活区到处都是当初栽的法国梧桐,真的可以用树木参天遮阴蔽日来形容,这个生活区有图书馆,菜市场,学校,邮政局,职工餐厅,大澡堂,医院,偏在南京一角俨然一个独立小社会。所以,生活区的职工平时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刚来还没有发工资,身上钱又不多,听厂里同事说,南京江东门有不少二手自行车在卖,于是几个人周末约到去江东门买自行车。很快在江东门花60元钱买了辆八成新的二手车,几个人一路上挺开心,唉,有自己的专车了,哈哈。突然在一个三叉路口遭了。

在三叉路口被警察拦下来了,开始以为是自己车有问题,因为听说很多二手车都是小偷偷去倒卖的,所以很便宜,而且买车也没有发票什么的,赖小毛他们意味这下遭警察逮到,完了,车肯定要被没收,说不定还因为拿不出凭据被警察抓去当小偷处理。刘一骑在最前面,硬是假装没有看到警察拦他冲过去溜了,赖小毛和另外2个兄弟被警察拦下了,警察走过来,敬了个礼大声吼道:哪个喊你们走快车道的。什么?快车道?赖小毛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快车道慢车道,从来也没有人交过也没有注意过,过去骑车反正就在路上骑啊,反正骑车什么的也不敢撞我。警察看赖小毛几个没有反应,心想,你几个小子,乱穿公路不说,我问话你们还装莽。于是又大声说:你们为什么要乱穿公路,走快车道。赖小毛几个彼此看了看说,没有啊,我们没有走错啊。对于几个不懂交通规则的人来说,他们还以为遇到了乱罚款乱收费的警察了。警察一看,你这几个小子也嘴硬,得,我不和你们扯,来,每个人交50元罚款。啊?要罚款啊,还50?赖小毛他们几个从来没有被人罚过款,而且一下子就是50元,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500元,车也才花了60元的人,一下子每个人就罚50,简直忒贵了。那感觉就好像现在你在城里过马路闯红灯一下子罚你500元一样。几个小子赶紧说我们是学生,不懂交通规则,看在我们初次冒犯份上就免了吧。

70后我们在路上,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十多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david200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70后我们在路上,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十多年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