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细想便明白了大概的方明恒便以需要详细调查之名,亲自下到工厂,与职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很快便黑着脸回去了。
作为这次改革中的重点企业,顺红纺织厂绝对是最重量级的。资产上亿,下辖员工近千人。如何能够妥善的安置这些职工,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挂了电话的方明恒浓眉簇起,手捏着鼻梁,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从心中升起。
这已经是方明恒第三次下到顺红纺织厂了解情况,前面两次已经摸查的差不多了。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安抚一下厂内职工的情绪,以便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妥善处理这起收购改制案。
对于外界所盛传的荣华公司,他可是深有了解。
一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在凤城市,已经做过了几桩类似的买卖,而且据风传的小道消息说,其中有几个工厂的职工对原本答应的安置条件不满意而向上上丨访丨的,也都一个个的没了下文,在这里面,作为公司幕后老板的罗家,可是没少使力。
自己从市政府被发配到冀南来,还不是触了他们的眉头。荣华公司,不好对付啊!
这次因为自己的出言阻止,让本来顺风顺水的收购起了波澜,不知道他们在背后要恨成什么样子,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手段使出来。
其实最可恨的还是地方政府的一些领导,明知道被荣华收购之后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却还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乐见其成,对于这次的收购案,举了双手。
这完全是在儿戏政府资产,无视上千号职工的生存。
可偏偏,他们在县政府中的地位,又绝非自己可以扛得动的。
难啊!
方明恒到任已经一个月了。直接从市长秘书的职位上空降下来的他并没有被安排太多担子,主要是在国企改革及招商上。而作为一个处在内陆且远称不上发达的小县城而言,这两块的工作,简直如同鸡肋一般。
同样,他这个没有实权的副县长,亦等同鸡肋。
所以,他的工作很难开展。正如他现在已经投入一个多星期的事情:县内部分中小型国企私有化改革。
绝对吃力不讨好。
慢慢的踱出办公楼的他,有些呆滞的盯着这栋七十年代初盖起来的旧楼房。这栋楼房见证了纺织厂的兴衰,从七十年代的铁饭碗和明星企业,到现在的垂垂老矣,急需新鲜血液。
陈旧的楼顶上那排依旧鲜艳的红色大字,‘顺红纺织厂’,出自名家之手,依旧刚劲古朴,好像充满着生机,与眼前这沉默寂静的工厂成了鲜明的对比。
“县长,又来电话了,说是你的亲戚,找你的谈小铮的事儿,您看?”
大老远的,小周就看到方明恒脸上的神情不太对头,完全不像一般时候那种浑身干劲的样子,反而有种无力感。
强装无事,依旧摆出一副坚毅之色的方明恒,仿佛就在等这个电话,快步向办公楼走去。走到半道上,又回过头来对着小周招呼一下,“走,进去凉快凉快,这厂长办公室可比咱那副县长的办公室待遇强多了。至少空调吹的够凉快。”
一声带着打趣的玩笑话,却没来由的,让小周心里酸上了。
没有背景,没有撑腰的官,即使再努力,再为了别人着想,相比也就跟眼前的方县长一样吧。
可敬,可亲,可怜。
方明恒从老上级的口中知道了现在的形势。
不过他没有向胡市长张嘴。他知道,此时的胡市长,比自己还要急。对于罗家仗着有市委书记撑腰,类似逼宫一般的行径,他需要从此事上给对方敲敲警钟。
罗副市长,也忒嚣张了点。
同样是从宣传部入手,同样是社会上的名人舆论造势,两方人马算是彻底的掐上了。
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据,各种说法如潮水一般向电视机前的民众们袭来,弄得人们应接不暇。电视台为了保持这种收视狂潮,直接将采访对象搬到了演播室,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来了个现场直播,正反方现场PK的大辩论,主题便是围绕着那个神秘的年轻人到底是英雄,还是罪犯。
无数热心的观众将电话打入直播间,阐述着自己的意见。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两方人马雇佣的托儿。这个时候,谁能占据舆论的制高点,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过那些托儿们奉命开始行事的时候却傻了眼。
这钱儿不好挣啊!
整个五部电话的热线,完全被热心观众给打爆了。
这些受到雇佣的托儿们,不管是来自哪一方,根本就打不进去,更别说去阐述自己的意见了。
人民群众太热情了。
那个勇于举枪向劫匪开枪的英雄,一个神秘的年轻人,彻底成了漩涡中的一份子,跟着这起伏不定的中心,上下沉浮。
虽然外界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已然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无名英雄,代表了大部分的底层民众,成为大众眼中的正义与神秘的化身。
对,就是正义的化身。
人家美国大片上不是都这样演的吗,英雄么,哪儿有十全十美的,那个周大彪压根就是个混蛋,俺们才不信他说的哪,俺们的眼睛很亮堂的,人家那小伙子就是个英雄,俺们支持心中的偶像。
他是无罪的!
到了第四天,综合了每日的热线留言及汇总留言数据之后,电视台的主持人都不敢去念了。
完全是一边倒的声讨!
公丨安丨局躺着也中枪了,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封建衙门,就只会拿着英雄当罪人,政府领导们一个个的不干人事儿,这么好的孩子,竟然还冤枉人家。
咱们凤城好不容易出个英雄,你们就不能让人家保持这种热情吗,非得要弄得老太太倒在大街上没人敢管的地步吗?
这动静,直接将上级领导,省委宣传部都给惊动了。
省委的一个领导在接到一些热心的工作人员汇报之后,勃然大怒,凤城市宣传口的领导班子是干什么吃的,难道还要将舆论影响到上一级吗!
到了此时,凤城市的一班宣传干部们才幡然醒悟。
这件事闹得有点过头了。
大大小小的领导骨干们迅速行动,将所有有关此事的报刊,媒体相继打了招呼,所有有关的报道,一律暂停。
正在争吵的脸红脖子粗的辩论节目拦腰斩断。
而多年之后一些扯人眼球的噱头宣传手段,在动用此辩论掐架的方式进行宣传的时候,那些凤城电视台的领导们才悔的不知拍红了多少次大腿。这个新颖的造势方式还是我们凤城电视台先弄出来的,你丫的都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用了我们的创意。云云。
第四天下午五点
民众了解英雄命运的唯一渠道,彻底关闭了。
只是在下午六点半的凤城新闻节目中做了一个简讯报道。
这篇报道,其实也就是对方子铮夺枪救人的最终定性。
在凤城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口径中,这个所谓的英雄其实并不是救人的主角,真正的英雄是特警小周,为此公丨安丨部门还专门采访了几个曾经无意间看到特警开枪的民众。
谁料本来天衣无缝的事情,却在最关键的一环上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