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左侧也不是一无是处,大机构建仓往往不得不从左侧开始做,因为大机构建仓会抬高股价,等到右侧再开始做成本就会太高,更何况由于大机构开始买入,拐点会提前到来,拐点和跌幅都被大机构控制。大机构清仓更需要左侧,否则根本逃不掉。
所以明知道右侧比左侧有优势,只有散户才能尽情享受右侧,大机构是不得不有一半交易做左侧,而承担了左侧交易原罪所带来的风险。
总之,在股票战场上散户比大机构具有天生的优势,来无影去无踪。一般庄家搞什么拉抬唱戏只能把自己陷进去,逃掉的散户是多数。
所谓散户永远斗不过庄家这种言论只能是自欺欺人,小散如果斗不过庄家完全是不学无术造成的。
大道至简。
凡是学习过股市、期市交易系统开发的专家们都知道,交易系统不能太复杂,或者说开发的系统的自由度要求越少越好,否则容易堕入曲线拟合的怪圈。所谓曲线拟合的怪圈,就是指你如果用过去的股市、期市数据代入系统,会发现系统似乎运行得很漂亮。也即,如果时光机器倒流,那个系统能够让你成为世界首富。但是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中,用现在以至未来的数据输入该系统,尤其用它参与实盘交易时,你就会郁闷地感到被欺骗了,这个系统正在让你天天亏钱、月月亏钱、年年亏钱。相反,如果设计一个自由度很少的简单系统,虽然不能保证你未来一定靠它赚钱,但是至少能让你感受到它过去和未来表现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如果这是一个让你亏钱的交易系统,至少你可以通过用过去的数据模拟运行来及时发现它的不足,从而触发你在真正实盘交易前不断改进这个系统。
总之越简单的交易系统越可靠。
有的时候你会听到某人发表他的炒股模型,说什么易经、孙子兵法、36计....什么都考虑到了。狗屁,这就是又一个外行骗内行的典型!只有当我发现他在追求简单实用的交易模型的时候,才认为他是找对道了。
“李佛摩的,他最后是自杀而死,但是他亏钱主要是投资实业亏损的,而是不在他最擅长的证券上。”=〉不能同意,他就是亏在证券上的。证券亏了他90%的钱,实业亏了他不到10%的钱,最终他破产了。难道骆驼被压死了,只算最后一根稻草的功劳?
再比如,海龟交易法的书作者最后开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破产了,不得不重新做回打工者。他是失败在软件公司运作不成功么?不是,他在此之前的雄心是何等壮大,到处集资巨款,试图重演当年做海龟学员的辉煌,可惜他实际输在了期货交易上,因为海龟交易法公诸于世后失效了。于是他私募操盘失败,欠下巨额债款,只能另起炉灶,搞实业开软件公司,可惜也失败了。但是他事业真正是败在了信心满满、引以为傲的海龟交易上。
明白了?
“不懂楼主为什么要和机构斗,为什么楼主要站在机构的对立面?市场趋势是机构创造的,中小交易者要做的是跟随趋势。”=〉说的对。散户从来就没有机会和机构站在对立面。不过输钱的散户气不过,把自己和庄家对立了。殊不知,只要散户跟得好,理论上庄家永远输钱给散户。
郭树清最近倡议要制定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
很多半瓶子咣当的证券分析师们就说这没意义,因为成长性企业如果不分红,拿资本扩大再投资,反而更能有利于公司的成长,对股民更有利。
此言差矣!为什么?
因为公司财报不可信,只有通过分红才能逐步确信这个上市公司真的在赚钱。
好比你借钱给朋友,如果他每月连利息都不给你,只给你一个优异的利息帐表,你心里能不慌么?
我曾说过看不起证券分析师,因为原则上讲,证券这个职业是以金钱论英雄,不是靠嘴论英雄,真有水平做基金经理去,不要为大众开讲座。
著名的所谓亚洲股民教父胡立阳,还有躲债躲到南极去的金言石就是这类失败的典型。他们都是曾做基金经理失败了,不得不靠卖嘴皮子挣钱,美其名曰: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边风炜,当初从6千点跌到4千3百点时,他突然在第一财经上说让全国股民清仓,“手里有多少就抛多少”,那段新闻也在当晚的央视新闻联播上播了。后来跌到3千多点时,他又说上边必须拿点姿态出来给大家以信心,比如减印花税,结果播出没几天就减税了。后来从1674回到2千点出头点的时候,所有分析师认为涨了百分之二三十了,该跑了,但是边风炜说"现在只是牛头",结果一路飙升到3千4。后来回到3千以下,有人问什么时候回上去冲破3千4时候,他说目前相当一段时间再也看不到3千以上了。基本都被他说准,尽管他也有失误的时候,比如前几月认为2600左右是底部区域,可以逐步建仓。
可以说据我跟踪下来,边风炜对大势的分析是国内第一人,当然这个评价是相对的判断,不是绝对的,因为股市里还没有能说绝对话的神仙。
有人说中国企业的财报造假太厉害,不可信。的确如此,所以要练就火眼金睛,审读财报。
一般利润是可以做出来的,比如本年度销售欠佳,就可以暂时推迟固定资产的折损到后几年,少扣除了折损不就多出了利润?这是最最简单的做帐,但是被人家从现金流就能看出端倪,因为毕竟实际到手现金少了。还有企业过冬了,原先管理层享受的高福利待遇于是不得不取消了,利润率却也能因此保持良好态势。这不是做帐,但是从管理费用减少就看出公司的不景气。难道管理费用减少也不对么,我们其实希望的是管理费用在旺季主动减少而不是在淡季被动减少。为此我们要审查同比的销售收入,只有利润和销售收入共同保持增长才说明公司业绩进展良好。如果,销售衰退了,利润靠紧衣缩食而得来,说明了入冬迹象,建议股东可以退出观望。
总之,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如果能够保持同比例地增长,那才表征一个健康的公司。
公司每股净资产和年利润对股价起了决定作用。但是有的公司PB小于1,有的却大于10,为什么?
对于亏损的公司,PB小于1很正常,因为净资产在不断亏损的条件下早晚会跌破目前的股价,所以目前PB小于1的股价合理地反映了其未来价值。目前这样的钢铁股比比皆是。
对于挣钱的公司,PB的不同一方面反映了对公司成长性的期望差别;另一方面反映了对净资产的真正估值的区别。
牢记,财务上的净资产不同于实际净资产,实际净资产是指清算时能够拍卖出的价值。这里又分两大块讨论,一是固定资产,二是库存。固定资产在业内和业外的估值差别几百倍。当经济不景气时,固定资产拍卖没有业内人士要,只能当废铜烂铁或废砖烂瓦卖,价值等于0;经济景气时,固定资产有业内人士要,价值可能还高于财务记账,比如一台用了3年的车床,以5年折耗记账,财务折价标为4折,可是业内可能认为这机器实际可用8年,愿以6折竞买。麦当劳就是个典型例子,它除了是地球上餐饮业最大的公司也是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因为由于麦当劳的快餐带动,往往使其拥有的商业地块价格飞涨。固定资产不但没有折损,反而越老越值钱。
至于库存商品,其真正价值要看它是否放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