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关于大陆学院的平房宿舍,童主席在新生日记里是这样描述的:

交了钱,分了宿舍,领了被褥、军训服,在父母的护送下来到了宿舍。

由于我是第一天报到的,同室的室友还没来。面对空空荡荡的宿舍,没有欢迎,没有人倒水,简单地安置了一下行李之后,便随父母匆匆离去。

在报到的时候,老爸给我们全家报名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和我们一同旅行还有两个家庭。一个是我从初中到高中的同学程琳一家,一个是从东北农村来的李睿父子。也就是因为那次旅行我们三个成为结义三兄妹。那是父母们安排的,原因我当时是这么理解的。

一是我们和程琳本属于非常要好的同学,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西安,彼此都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父母们生怕我们一不小心擦出火花。如果中间插进来一个李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三个人毕竟比两个人复杂多了。其实从后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们多虑了。

二是年轻人火气旺万一在学校惹下什么事,我和李冬两个大小伙子也有个照应,不至于孤军奋战。这一点还真得佩服父母的先见之明,在以后的三年中我们和李睿互相配合参加了大小战役无数,均没吃亏。

短短的三天旅行结束了,我们去了法门寺、华清池、乾陵、兵马俑等等,把西安玩了个遍。兵马俑我们三个小孩没进去,门票确实太贵,而且本应该享受半票的我们却没带任何证件。我们和父母说以后等学生证办下来自己去。可惜到毕业后离开西安的时候我们也没去成。门票并不是问题,时间也不是问题,可总觉得看那些泥人还不如去东大街、小寨欣赏美女来的实在。

父母们终于要离开了。在水房边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提了两点要求,一是千万别学抽烟,二是不能谈恋爱。我庆幸他没有让我好好学习。我高中时就开始抽烟了,所以在大学不学抽烟这一点我完全可以做到。我以为大学里没有真正的爱情,恋爱谈不谈无所谓,直奔主题就可以了,这都是高中师兄上大学后对我的教导。在得到我肯定答复以后父亲满意地走了,之后他再没有来过西安。

我们的宿舍是男生七号院,据说目前我们的舍址以前是一座养鸡场。我们所住的院子以前是鸡舍,后来砸开了门、窗,一间一间隔出来,就成了宿舍。

后来一个兄弟说我们住的屋子以前养鸡现在开始养鸭了,大家只是一笑而过。不过从后来一些女生频繁进入男生院,进屋后关门拉帘来看确实是有那么一点意思,尤其是某男生送女生出去时在加上一句“以后没事就过来”或“有事给我打电话”之类的话语,让我对暗娼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下的猖獗深表遗憾。

(3)秀才的文学梦

我就是秀才。这是一个酸溜溜的称谓。但是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我的心声。

我打小生长在八百里秦川的黄土高原。那些放羊的娃娃是我小时候最亲密的伙伴。榆树上的钱串串是我们小时候最好的美食。跑惯了山沟沟,逮惯了蚂蚱。春天我们在满山的春色中奔跑嬉戏,夏天我们跑几十里路去远方的河川捕捞鱼儿。在大人的追赶下偷杏摘桃。上树逮蝉掏鸟,下树玩猴打狗。秋天的我们挎着小笼漫山遍野地寻找红透了柿子,冬天我们躲在废弃的窑洞里燃起篝火。农村的孩子就是这样如草般疯长,却很少打针吃药。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健身广场,力所能及的农活就是我们认识生活本质最好的原始教材。

所以,别以为所有的80后都是喝着可口可乐、衔着金钥匙长大的。当农村80后挎着笼畔满山遍野挖草药的时候,城市的80后已经开始玩变形金刚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我却深深地爱上了文学。也许这真的有点痴人说梦的味道。我的父母都大字不识几个,自从我上学起我就是我们家第二个最有文化的人了。(第一个是我的姐姐,小学即将毕业。)

我最初的启蒙读物是《看图识字》,我最初的文学启蒙读物是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我小时候看得最多的读物是《葫芦兄弟》和郑渊洁的《故事大王》、《365夜故事》和《故事会》。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每天放学后就爬在我家那张结实的枣木椅子上,屁股下坐一个小板凳开始看连环画。我家喂的过年要杀了吃肉的猪在我前方的猪圈里咯吱咯吱地拱着围栏,好像极其渴望出来和我一起分享这些精彩的英雄故事。也许我最初的文学梦想就是从这“咯吱咯吱”的渴望声里生长出来的。因为我也渴望自己能够写出那样精彩的故事。而满足我这种渴望的惟一方式,就是组织一帮比我小的伙伴。然后把我看到的精彩故事讲给他们听。如果你看到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里,眼中放射出的那种渴望而又满足的崇拜与幸福的表情,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与伟大!正是这种小小虚荣心的满足感在鼓励着我不断地阅读,而在这种阅读里我也获得了无限的想像力与洞察事物本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组织语言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特别地喜欢一切和故事有关的课程。讨厌一切死板僵硬的程式和规则。语文、历史和政治课是我整个中学时期的最爱。而数理化则是勉强维持。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我没有直接进入正规的本科院校,而无奈地走进大陆学院的原因了。

我第一本真正的文学读物是《西游记》,小学六年级暑假躲在我家的苹果地里整整用了七天时间读完。《西游记》哪种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文字的无所不能。虽然当时的电视剧我已经看了七遍了。可是小说就是小说。影视的深度相比文字的深度确实苍白许多。自此之后,我便迷上了小说,《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呼啸山庄》、《简爱》、》《巴黎圣母院》等等,直到最后的《红楼梦》,我竟然看了三遍。就这样整个高中阶段我几乎借完了我们学校读书馆所有的文艺类小说。

关于文学梦的形成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情节是高中时候我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吴致学在课堂上点评。而我默写化学方程式时总是被化学老师赵孙虎挂在黑板上示众。这种两极的分裂彻底将我推向了文字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及至后来我的作文在全县征文比赛中代表学校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再后来的文理分科。由于我的英语成绩我不是太差。所以我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文科生。

今天想来,这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杯具。在2004年七月从大陆学院毕业真正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才真正认识到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愚妄可笑。正像某影视剧中丈母娘对准女婿所言的那样:“你还是个文科生,我往淮海路上扔一块砖头,砸死十个人。其中有八个是文科生!”

但是,认准了一心做秀才的我。却仍然视死如归,捐身赴梦!

而进入美女云集的大陆学院的新闻系,是我以当年530分的成绩押宝二等本科院校名落孙山后的下下签!

我可真是幸运啊!

(4)了解西安人

我是和父亲一起来校报到的。和童主席一样在西安火车站坐专门接待新生的校车进入学校,不同的是我并非第一次来西安。

因为这个有着千年历史和十三朝建都史的西安古城就是我们黄土高原的省会城市。在以前高中的暑假里因为其他的原因我跟着父亲踏入这个城市已经好几回了。只是这个城市在我的眼中依然陌生。甚至充满了一种古老沧桑的神秘感!

西漂十年:80后睡在西安城中村的日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千恨百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漂十年:80后睡在西安城中村的日子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