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王耒看湖面良久,说:“神了,太形象了,难到白居易到过这里,也在这里看鄱阳湖。”

杨珍说:“咦,你知道是白居易写的吗?我找了很久呢。”

“那当然,”王耒继续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杨珍深情地看着王耒说:“没想到你也爱看诗词,你知道的,我从小就爱背宋词,小时候没电视也没书看,爸爸有一本宋词,我没事的时候就背宋词,一本宋词三百首,倒背如流!”

王耒一把抱住杨珍,把杨珍高耸的胸部压在胸前,情意绵绵地说:“我知道了,我早就知道了,杨珍,我爱你!之所以爱你,就是你身上有诗情画意,也许这就是你与别的乡下女孩子不同的地方吧。”

杨珍从王耒的两只有力的大手里挣扎出来,脸上红朴朴的,胸部起伏不定,喘息着说:“那边有人呢!”

王耒说:“怕啥,几个月了,我想死你了!”

杨珍做了个鬼脸说:“真的假的的!”然后指着鄱阳湖边都昌方向说:“那里有座岛,叫马鞍山,是都昌县苏山乡管的地方,风景很好,有时间我带你去玩,夏天要座船去,冬天枯水了,可以走过去。”

王耒沿着杨珍手指的方向看去,鄱阳湖中果真有一座岛,依稀看到岛上有村庄田园,如仙境一般,赞叹地说:“真是个好地方,你一定要带我去。”

杨珍开心地说:“放心,一定带你去,只要你有时间,可惜你下午要回胡口。”说着,杨珍转过身,指向高桥村那边的方向说:“那边的高山叫佛台岭,山顶上有个佛台庙,也叫云顶山庙 ,佛台庙与湖中的马鞍山还有个故事呢,这叫锣打马鞍乱,鼓敲马鞍沉。”

王耒看了看远处高桥村的高山,又看看鄱阳湖中的马鞍岛,说:“不会是仙女看上了穷小子吧,还有别的?”

杨珍娇嗔地说:“乱说,是这样的,云顶山庙为宋代所建,当时是为江南一带躲避战乱逃难至此的难民而建的简易栖身之所,后由于难民对此地日久生情,难舍此地,自发出劳出力,修建此庙。他们将土地、山神列为供奉,且在屏峰一带开荒种田,休养生息,屏峰的山山涧涧炊烟袅袅,鸡犬之声相闻。

云顶山庙占地两余亩,但其建筑面积不大,只有百余平方米,但其院大墙高,集土地山神之灵气备受世人崇拜。公元1726年清雍正年间,云顶山庙举行大型斋会,都、湖、鄱、彭等县修戒和尚均集中在此,一时人潮人涌。当时庙里有48个水缸装水,有数十桌盆碗餐具,可见规模之宏大。修戒佛事活动按照程序进行,有众僧打坐,诵读经文;有出行修度,脱俗入行;有木鱼声声,有鼓声阵阵。当人们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一河相隔的马鞍人们处在极度的惊惶恐怖之中,整个马鞍岛像是在大海中行驶的一条小船,时而处在浪头,时而处在波谷,成天翻地覆之势,人们仿佛大难来临。这种波动现象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与正在云顶山庙举行佛事活动的时间完全吻合,人们针对这一现象,得出云顶山庙“锣打马鞍乱,鼓敲马鞍沉”的结论。

从此之后,为确保一方平安,云顶山庙有一戒规,和尚念经不敲木鱼,庙会之日不敲锣不打鼓。究其原因,云顶山庙系屏峰山之龙脉,一敲一击,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马鞍岛的沉陷。因而马鞍岛人们至今仍有初一、十五隔河祭拜的习俗。马鞍人们在积极努力求得两岸的和好,每逢鱼汛季节,他们会主动运来鲜鱼,分发给屏峰人民,两岸来往密切,不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两地有“互通”发展到“互婚”。马鞍很多年轻貌美姑娘出嫁屏峰,使之血脉相融,有“好女嫁屏峰,好男娶屏峰”之说。每逢汛期,来往船只穿梭,你来我往,探亲访友;每逢枯水季节,携小扶老,拖儿带女,一阵阵一行行,肩挑背驮,欢声笑语,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

王耒说:“没想到屏峰与马鞍以云顶山庙为媒,堪称佳话。”

多年后王耒在书上看到,云顶山脉山体连绵,它与都昌县苏山乡马鞍村乃一脉相承。后由于四纪冰川的运动,云顶山脉中段沉陷,成为鄱湖水道,末梢山脉虽有下陷,但未全部被湖水淹没,因而形成今天独立于鄱阳湖上最大的岛屿——马鞍岛。云顶山与马鞍岛龙脉相连,共享一山之神韵。

第二十一章洋港救山火

王耒从乡下回厂后,依然在保卫科上班,黑白颠倒,昏昏然,一天又一天。

江南秋季,秋高气爽。象往日一样,这天下午三点左右,王耒起床,准备吃晚饭然后去值晚班,忽听外面一片嘈杂之声,似乎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好奇心驱使王耒往外直跑,想看个究竟。忽然厂广播响了,命令厂民兵应急分队在厂二道门边紧急集合,王耒一路急跑来到二道门边。二道门边已聚集了很多人,有的还在用手指指点点。王耒顺着手指的方向往洋港方向看去,只见远处天边山上,隐约一片山火,映红了半边天空。不久,厂大客车开到了二道门边,大家争先恐后地上了车,保卫科长在车上简短的发了言,算是动员令,要厂应急分队发杨革命光荣传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把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同时,大客车轰鸣着,象支离弦的箭,向洋港方向冲去。

大客车一路过湖口县城小岭大岭,在大岭坡下向左拐,王耒看到,前面山上,一片火海呈现在大家面前。只见火光冲天,烟雾迷漫,金龙狂舞,大片山林已化为焦土,山火正在向四周蔓延。燃烧的树木摇晃着身体,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它们无力与山火抗衡,只是在作拼命挣扎。救火的队伍已从四面八方向火场靠拢,有的已经投入了战斗。下了车,来到山上,王耒看到山上已有九三一八厂的民兵应急分队,还有县消防队的武警。按照统一的安排,6502厂的应急分队来到一条火势非常凶猛的低谷地带,火苗有一人多高,风由火起,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救火的主要方式是砍“火路”。所谓火路,其实是一条隔离带,就是将山火即将烧到而暂未烧到的一线树木、杂草砍倒、搬开,形成宽度约为一米左右的隔离地带,将山火包围起来,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护好周边的树木不被点燃、烧着。砍火路是一件很艰苦而又很危险的事情,由于离火很近,它那辐射出来的高温,令人岂止是热得流汗,简直是烤得出油;弥蒙缭绕的烟雾,熏得睁不开双眼,呛得恨不得将五脏六腑全吐出来;漫天飞舞的火炭掉在身上,将衣服烫出一个个小孔,将皮肤烙上一条条火印。风无定向,火苗忽而朝上直冲,忽而向下猛扑,东奔西窜,令人防不胜防,有好几次,王耒都差点被火苗吞食。砍火路最强调的是快,要与山火争时间,拼速度,否则,火路还没有砍好,山火就烧到脚底下来了。王耒顶着烈焰,手握砍刀,一顿猛砍。说也奇怪,多日的昏昏然居然不见了踪影,身上不知哪来的一股子劲。很快,一条宽阔的火路在王耒和工厂同事及县消防队的武警的手下、脚下形成了。熊熊的山火气焰嚣张,想借助风力,越过隔离带。大家每人手握一根树枝,坚守在隔离带一线,与山火厮杀、搏斗,忽而滚成一团火球,忽而跃为一头火狮,忽似挥舞一条火龙,人、火浑然一体,可任凭火苗怎样伸直腰,扬起头,总是无法越过这道屏障。山火终于退缩了,它偃旗息鼓,败下阵来,一块块、一片片地被大家吃掉。大家由防守转入反攻,除留少数人把守隔离带外,其他人都深入到纵深地带,去寻找和扑灭那些零星的顽固的火苗,不让它们死灰复燃。

风流多情的70后的青春回忆》小说在线阅读_第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蛤蟆石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流多情的70后的青春回忆第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