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缘的师傅只有小学文化,所以他的开示并没有什么意味深长的含义,但了缘知道师傅是想告诉我,尊重和理解任何人的想法,实在的做好自己才是我要学的。
很多年过去了,听说后来徐施主他们全家又去北京发展了,而且生意还做得不小。徐施主给的明片我至今还保存着从来没有给他打过电话,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打搅人家,做好自己才是重要的。
随着出家的时间久,见过的人和事也多了,徐施主的事例在佛教算是个例,但也不是唯一,我知道每个能出家的人都有一断他出家的因缘所在,有的人出家人他的因缘是一生的,但有的人出家的因缘也许只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但不管是哪种,了缘觉得只要有出家的因缘就应该有着一颗像佛一样的慈悲之心,这样菩提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的。
来福与老实
菩提寺有一只不请自来的白色小猫,并且来了就不走了,现在也成了寺里常住的一员了。
我们给小猫取名叫来福。
某日有位施主又送了一只黄色的小狗给寺里,这只小狗一看就是特老实的那种,我们给它取名叫老实。
来福性子急躁而且很调皮总是上蹦下蹿的,脾气还很大。来福呢就是一个慢性子,就是走路都是慢悠悠的,也胆小见了生人就躲。老实刚来的时候特怕来福,过了些日子发现老实慢慢的还来福交上朋友了,不但不怕他了,而且还经常相互挑逗对方。自从老实和来福成为朋友了,寺里的每个角落都成了这小哥俩的游戏场了。
有一次来福和老实跑去放生池旁,小哥俩在池旁可能是在抢什么玩具,后来不知怎么的来福不小心掉进池里去了。我原本是在寮房的,就听见老实一个劲的在那:汪,汪,汪,叫得很大声,因为平时的老实基本上都是不叫的,就是有也都是嗯一嗯的小小声。所以当听到老实叫那么大声时,我和师弟都赶紧跑过去,以为老实看见蛇啊或者什么怪物之类的东西了。跑过去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来福掉池里了,正在池里挣扎着,而老实正不知所措的在池岸上,来回的边走边叫,我叫师弟赶紧去拿了一个勺了把来福捞上来,可能是因为天冷的原因,再加上吓到了,被救上来的来福趴在地上不停的发抖,同时不时的喵叫几句,好象很可怜的样子。老实见来福被救上来了,好像显得很开心的样子,也不叫了,立即开始再来到来福的面前遥头摆尾起来,同时也发出它习惯性嗯一嗯的叫声,似乎在安慰这来福。
打那以后来福也变乖了些,相对会安静一些了,更重要的是来他们小哥俩的关系似乎也更铁了。也许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这个兄弟是唯一能陪自己玩的,所以一定好好好的珍惜。
现在的社会诱惑很多,选择也很多,人和人的感情也没有以前人的那种专一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听到一些施主抱怨自己的先生或太太变心了,不理自己了,甚至做出一些无情无义的事来伤害自己,而在网上这样的消息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了缘常想我们人被称之为最高等动物,可是我们人却很难做到像来福和老实那样对待自己的身边人的那种真诚。当诱惑和选择出现得很多的时候,当头脑被热浪冲昏的时候,请不要太快的做出决定,一定保持冷静,想想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谁才是你身边最重要的人。
伤害别人很简单,当你伤害别人时,总有一天你也会有受伤的时候。生活很简单,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就是尽可能的去给别人幸福,给别人安慰。
上故事了哦
买枇杷的故事
菩提院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乡镇,名叫石头乡。每逢五天就有一个集市,当地的老百姓管叫赶集叫赶圩。每隔上一段时间我们寺里的几个小和尚也会下山去赶赶圩,一是买点日常用用品,如牙稿洗衣粉之类的,二也是看看有什么新鲜的东西看没有。
一天我和师兄了喜一起去赶圩,逛了一上午,把该买的东西都买全了,正准备坐摩托车回去时,看到有几个水果摊的老板都在叫卖自己的枇杷,因为正是枇杷上市的季节,所以卖的人也多,我和师兄一起来到了一个水果摊边上,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施主,买五块一斤,
老施主介绍说她的枇杷,是自己家种几棵树结的,看起个不大,但是味道很好而且真正的新鲜,是早上刚采的。
我看着也挺不错,正想买,了喜却好像不满意老施主的枇杷,在一旁抱怨起这么小的枇杷肯定不好吃的话。老施主旁边的一个果摊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施主,她好像发现了了喜对老施主的枇杷不满意的表情,于是大声的叫卖起她的枇杷,说正宗的外来云宵枇杷,又大又甜,水份特多,快来买啊,我看了一下这个女施主摊上的水果,不但是枇杷,而且其他水果看起来也比老施主卖的看起来新鲜个大。
后来为了不让了喜不开心,我就建议各买各的,一人买一斤。于是我就在老施主那买了一斤,而了喜却在隔壁的女施主那买了三斤。买好后我们就坐摩托车回去了。
摩托车到了把我们送到了山脚下,我们就下车从山脚往山上走去。在回寺的老路上我们还议论到底水的枇杷好吃。回到寺里我们把各自买的枇杷拿出来给大家吃,最后我买的枇杷酸酸甜甜的,那是很有枇杷的味道,但师兄买的枇杷,却驳了好几个里面都是坏的,而且即使没有坏吃起来也没有一点枇杷的味道,淡淡涩涩的味道。
我把买枇杷的过程告诉了师傅,同时问了师傅什么叫云宵枇杷,师傅告诉我说云宵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盛产枇杷的地方,所以说云宵的枇杷很有名。同时师傅教导我们说;很多东西不能单看外表去评价的,越是花言巧语的掩饰,其事物的本来面目越是有污点,很多水果都是会从里面开始烂起,而人也是,一个人变坏首先也是心开始变坏。
了缘也有一点自己的感悟就是,云宵的枇杷虽然出名,但女施主卖的枇杷却不一定真的是云宵枇杷,即使是我想云宵的枇杷也会有一些不好吃的,因为水果的好坏需要的因素太多了。石头乡虽然不是盛产枇杷,但一样可以种出好吃枇杷,朴实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上故事咯
过堂的故事
出家人把吃饭管叫过堂,把吃饭的斋堂取名为五观堂,为什么取名为五观堂,那是有讲究的。
何谓五观呢?一般比较正规的寺院都会在斋堂里挂上一块匾,匾上会写上这样的五句话,具体如下。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五观的意思是说,第一吃饭时要想到每一粒米都是集众生之力,从播种到做成米饭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待之。第二观照自己是否修行精进,是否可以自利利他,如果还没有拥有自利利他的能力,就要生起惭愧心,还有要生起精进修行的菩提心。第三就是要我们在吃饭时遇到好吃的不要起贪念多吃,遇到不好吃的就少吃或生出嗔心。第四就是把饭当药吃,吃饭是为了滋养法身慧命,如果不吃身体就会干枯,就可能会生病,生病了烦恼会更多,烦恼多了更不能修行。第五观的意思是说我们为了修行,为了成就道业才来吃这个饭。所以吃这个饭要懂得感恩,感恩三宝的加持,感恩施主们的布施,时时提醒自己要发勇猛心努力修行。这就是五观的基本意思。
真正到了吃饭的时候还要早上和中午倆餐还要诵经,开始吃之前要诵经供佛,吃完了要诵经回向,把诵经的功德回向给布施的施主们,以感恩他们的善行,祈愿佛菩萨能护佑他们。吃饭的时候坐要有坐像,拿碗要有拿碗的方法,筷子也要拿好,而且不可以说话,吃饭也小慢慢吃,不能发吃很大的吃声,吃完饭了碗和筷子也要放好。总之很多规矩很讲究,讲起来很费事,如果有一天有机会你欢迎你们来菩提禅院体验一回你们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