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然,你的项目很有可能被你做成鸡肋。久而久之,连放弃的勇气都将失去了。
静下心来想想,是不是这样?
听好多人说,哎呀,我要开家餐馆,我要开家美甲店等等等等之类。。。。
是啊,这些生意都能重复消费,而且面对很广的消费群体,
那,最后结果呢?
结果好点的是:不久后就关门不干了。好处在于,至少还可以去寻找其他的机会,有可能接下来会一蹴而就,虽然机会渺茫,但概率的确是存在的。
结果不好的就是:一直在撑,大几年过去了,生意规模也难以扩大,想通过这个赚大钱也基本不可能,郁闷的是还每个月有一些收益,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好,做吧,难得做大,不做吧以后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了。在蹉跎犹豫中,慢慢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机会成本,撑的时间越长,越发难以放弃。
你可以随便在街上这么走一圈,凄凉的是,基本上90%以上生意都是这样,不然怎么说,成功的人那么少呢?
又假如哪天你走在大街上,不是像以前那样感叹这个生意赚钱那个生意红火,而是能有这种凄凉悲哀的感觉。哈哈,你的武功又高了不少。多高?3、4层楼那么高了已经。
基本上,成功迟早会属于你。
现实中,很多生意是不符合这第二个圈圈的。从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决定了。问题是你下决心的时候考虑过这一点吗?
往好的方面说,如果你的产品经销商能重复消费,消费者如果也能重复消费的话,那就不得了了,
你的成长将是爆炸式的,你的财富也是爆炸式的,你的快感也是爆炸式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选择一个项目,既符合第一个圈圈,又能在发展中符合这第二个圈圈。
则牛逼大矣,不出意外,假以时日基本上你就可以秒杀大多数拜金女那狂傲的自尊心和宝马里的眼泪了。
本来想说圈圈的,看到有人说到执行力的问题,就暂时跑跑题吧。
等待,就是在潜伏中比对项目、寻找机会,不是昏昏终日、无所事事。
屈身将就,是指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就随便拉一个做起来先,希望在做的过程中找到理想中的机会。
至于执行力,本不是这个阶段该谈的,如果该谈,也是下个阶段:经营项目的话题。
所以现在只随便说说,对于执行力,我的理解是:谋而后定,按部就班。
该执行力强的时候强,该执行力差的时候差,才叫智慧。
你说没有执行力怎么办?我可以理解为该执行力强的时候执行不起来怎么办?
强扭的瓜不甜,靠陈氏激励是不能长久的,要寻根溯源。
为什么执行力不强?是因为没有动力,
为什么没有动力?是因为没有欲望,
为什么没有欲望?是因为没有需求。
为什么没有需求?这是重点,要么你认为的需求只是你个人的需求而不是执行者的需求,要么这样的需求不足以抵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叫需求不够强烈。
所以,你要想执行者的执行力强,就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把执行和他的需求巧妙地链接起来,这样,不用你激励和监督,他的执行力强的让你看着都怕怕。
而你的智慧则在于选对一个方向,然后将执行和需求链接,并不断放大其需求。
至于事情的结果,往往你开始的选择比你中途的努力要重要。
一样的道理,举个例子,
如果我要找个人去面包房给我偷一箱面包。这件事作为我将要去执行的目标。
重要不在于你怎么样去激励一个员工鼓励他勇敢去偷。
而是选择一个饥寒交迫的乞丐作为执行者去执行任务,这样成功的概念会不会更大一些呢?因为执行后就能很好满足他的需求。所以他会愿意冒险。
可是有人说了,他怕坐牢怕被打,宁愿挨饿也不敢轻易尝试,怎么办?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放大他的需求了。例如给他看一些美食的杂志啊电视节目之类,或者专门在他面前啃汉堡,大呼过瘾,告诉他,只要他能勇敢走出第一步,很快就能和我一样享受美食了。呵呵,这招屡试不爽。
所以,高明的人可以给其他人制造需求,然后告诉他们怎么样去满足。自己从中获益。
或许又有人要说,我自己比较懒,执行力不强,咋办?
很简单,不断给自己制造需求嘛,不断加强潜意识,非要得到一样东西不可,不然就活不了了,咋地咋地,得到了就爽翻天了,咋地咋地。
久而久之,习惯性地,只要你的目标或者说需求没有达到,你心中就会有根刺,你就会奋斗不止,执行力超强。这招对我自己来说也是屡试不爽。
时间有限,第三个圈圈押后再审。
现在开始谈第三个圈圈,之前还是做个引子。
好几年前,有2个小伙子,琢磨着创业,都打算进军餐饮业。
于是,一个人去了厨师学校,毕业后在一家不错的酒楼当了2年厨师后辞职,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凭着自己的手艺开了个小餐馆;
另一个则找了个做烧饼的师傅当学徒打工,一年不到就学到了做烧饼的技术,辞职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开店卖烧饼。。。。。。
这也是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各位看官,觉得这2个人几年后相比大约会如何?
还是我来告诉各位吧,
几年后,第一位兄弟在原有的基础上兼并了旁边的一间小店,由于他烧菜的手艺的确不错,餐厅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天天人满为患,那小伙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淫笑。嗟乎,创业者之悲莫过于此,蒙在鼓里困在井底还觉得自己刀枪不入天下无敌。
至于另一位兄弟嘛,人家可就不简单了。在当地直营店啊加盟店的就有几十家了。原来,这家伙雄心万丈,技术学成辞职后,手上不到一万元钱,只能租了个小店,自己卖烧饼。起点可比第一位兄弟低多啦。可以后这兄弟在发展中就只做2件事:1,到处去租合适的门面房。2,找一帮学徒,传授他们做烧饼的技术。然后和他们合作,让他们去自己租好的店去做烧饼卖。自己帮他们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统一提供设备的配备、统一提供原材料的供给。然后巡店监督,利润分成。
我靠,在这位兄弟彪悍的身躯下,你是否看到了肯德基和国美的影子?
所以,现在第三个甜甜圈新鲜出炉:
业务结构要尽可能简单,容易快速、低成本地复制。
如果有人说:嗨,人家业务结构复杂的生意还不是可以复制啊,全球那么多做得风生水起的,你咋解释?
请允许斑竹掌掴你三千。
的确,复杂的生意也可以做到完美的复制,比如肯德基、麦当劳之流(看起来简单其实复杂着咧)。
无非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系统化,再加上考核监督嘛。
可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话,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段位,多大头戴多大帽。
有八段的武功就去复制肯德基,只有三段的武功您就踏踏实实去复制烧饼的生意吧。
说到底,就是几句话,
想要跑马圈地?让财富破冰突围?
如果你的水平不够高,那么你的业务结构一定要尽可能地简单。
如果你的银子不够多,那么你开展新生意的启动资金一定要尽可能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