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十种商业模式
文:海泰老客
一、个体式商铺:
危机指数:★★★★★
危机行业:服饰、鞋帽、通讯、家电
曾几何时,中国人最期盼、最自豪的,不是存折上拥有多少现金,也不是生意做了多大,而是家里有没有一间临街铺面!存折有多少钱,会花光或者贬值,生意做的大,也许某天就不景气了呢!都不保险,最保险的,就是有间位置不错的门面房,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啥都不愁。
但在不远的将来,拥有门面房的人,等来的可能不是美景,却是噩梦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卖衣服的,20年前一件衣服卖个几十块钱,但那时候的铺租多少钱?那时候请个工人多少钱?那时候的工商税收、水电多少钱?而今呢?不要跟我说现在衣服都几百几千块一套!大部分店铺卖的货,也还是几十上百块钱的价位。而当年请个工人,说出来笑死人:九十年代初,150块钱够矣!虽然人工成本从来不是大头,即使到现在,一个工人的底薪也顶多只在一千到一千五之间,但店铺租金以及其他杂费,却早已几何级的翻了几番了。
造成个体式商铺衰落的主因,还不是地租以及运营成本上升所造成的,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网络——这才是致命的地方!
不说举世皆知的淘宝、拍拍等BtoC网站,也不说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凡客诚品、马萨玛索之类的独立购物平台,即使就在天涯这一个小小的网站平台里面,就塞进了多少后起之秀:HI-TEC、李宁、好乐买、、、、、、等等诸多发展势头强劲的豪强。
而这些独立网上商场所具有的优势,却又岂是其他线下实体店可以匹敌的?就以专业户外鞋品牌HI-TEC来举例,我在他们广州商业繁华地带旗舰店看到的商品,无不是千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但在网上商城,同样的货品却只卖三几百元!这一来一往去掉的差价,就是竞争等级的差距——实体店迫于经营成本的压力,卖一千多块也未必便有利可图,而网上商城砍去这些负担沉重的成本之后,完全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利润回馈给消费者,依然还有合理利润进账,这样买卖双方互赢互惠的商业模式,就是淘汰现有实体店的杀手锏。
所谓商业,其实几千年来都只有一个钟摆的两端:要么行商,要么坐商。这个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商业模式延绵了几千年,居然永不衰老,更是永不过时。
即使在这已经大踏步进入了电子商务的年代,依然还是行商与坐商共融。行商者,第三方物流公司也,他们总是走在路上,源源不断的把货物送达消费者手里,坐商者,各类大大小小的网上商城也,他们又回归到了几十年前供销社的状态下——整天坐着等客上门,已经抛弃了十几年前才兴起的“微笑服务”,在冷冰冰的电脑面前,没有人管你用什么脸孔对待他。
几十年的中国商业变迁,就是几千年中国的商业模式缩影。古时候挑担子走千家的货郎,就是行商模式,后来开个店面等客上门,就是坐商模式,这两种模式摇来摆去,互有穿插,却始终谁也不曾代替谁,谁也无法统治谁。商人是靠利润存活的动物,只要哪种商业模式更能让自己利润最大化就选哪种,于是在坐商无利可图时,行商就会兴起,从供销社到个体户,就是一个坐商向行商的转变,后来个体户利润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又开始画地为牢当起了坐商。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早期的批发城模式,比如著名的易发商场、中关村、太平洋这样的集中式商铺,后来又有了国美、苏宁为代表的业态,但这些强者在后起之秀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商城以及后来跟进的电子商务网站群之后,一切已经发生了逆转。
实体店规模再大、管理再先进,硬性成本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同样的商品,实体店赚一百元的毛利可能还要亏本,因为他们要摊销店租以及其他方面产生的费用,但网店可能只要赚五十已经有可观的纯利了。
而这,就将是会要了个体式商铺的绝杀刀。
鞋帽、服饰、通讯、家电类的商品特性,注定了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率先发展、壮大、成熟的一切要素。因为这些商品容易包装、方便运输、又无保鲜要求,而且标准化生产,买卖双方都有章可循,因此最容易让消费者接受。而这些商品又恰恰是个体式商铺里最常见、最大头的经营种类,被网上商城一介入竞争,想不呜呼哀哉都难也!!!!
随着实体店经营者陷入困境,坐收渔利的铺主们也杯具了——大家都不开实体店了,花高价从地产商手里购入的铺面怎么收回投资?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悲惨景象,走在一些新区,经常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商铺闸门紧闭,贴的都是“招租”、“转让”之类的广告。这些地主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未来正走向破产的深渊、、、、、、、
二、一招鲜的危机:
危机指数:★★★★
危机行业:各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