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短短的一天,可是我感觉如此漫长,我迫切希望快点到学校,见到她,再亲自问一下,她为什么突然想到要离开学校,还有是离开这个学校到别的学校,还是从此离开教师行业,或者另有别的打算,可是我真的不希望她离开,内心有一种恐惧感,从来没有这样害怕她离开过,因为我觉得,在我高中的岁月里,她应该会一直陪伴着我走下去,可是,如今,我感到了一切都是不确定,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她婚姻如此敏感的时刻,难道她是在逃避这段婚姻,或者用这样一种方来缓和这段婚姻,一切不得而知。
那天晚上,本以为她会来值班,可是令我失望的是,那天晚上,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出现过,我一整个晚上都静不下心来去复习,我迫切的希望从她嘴里得到答案,我坐在教室后面,整个学校静静地,同学们都在安静的学习,我却在聆听一切从教室旁边发出的脚步声,希望能听到她那熟悉的脚步声出现在教室,然后我会立刻走上去,想问清楚,可是,我没有等到她的出现,那一夜,我无法入睡,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凌晨两点,实在是太累了,才慢慢睡去,我想,也许明天她会来上课,明天吧,我会得到答案。
爱情是一门学问,很多事情需要经验,谈恋爱也是一样。为什么现在小女孩往往被一些大龄男青年得手,就是经验丰富,懂得女人的心理,所以小贝被宋思明给打败了。
那时的我,对爱情完全是一片空白,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人,更不懂得怎么去走进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恋爱会让一个人成熟,知道什么是责任,怎样去爱一个人,就算失恋了,你在舔舐伤口的同时,你也收获了自己的感受,会让你更加珍惜以后的感表情,这就是成熟,是收获!如果不是高中,而是今天,我遇到了她,也许我会比当时更懂得她的心情,用一种更温暖的心情去和她相爱,可是,生活永远不是按你的想象来导演的,真实的生活永远没彩排,这一幕话剧你错过就永远错过了,留下自己空悲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总算等到她来上课了,下了课后,我有点迫不及待想去问她,是不是真的要考虑离开学校了。但是她却说,这个问题有时间再和你说吧,你别放在心上。可是我怎能不放在心上,我承认那时自己有点私心在里面,尽管我知道我们没有结果,可是却依然舍不得她离开,一如很多徘徊在痛苦爱情边缘的情侣,明明知道注定是不能开花的爱情,可是却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直到爱情之花自然枯萎,人总是有贪念的,总是给自己留最后一丝希望,总是认为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到这份爱情里,就这样放弃,心有不甘,于是,古人发明了藕断丝连这个词。
那年的秋天好像总是下雨,有雨的日子总会让人产生无数忧伤,古人悲秋,大概与绵绵的秋雨有关吧,试想,在这样一个带着点凉意,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是否会勾起你很多久远的回忆?我在一幕幕想着我和她,从高一的第一次相识,到现在的高三,二年的时光里,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开心,悲伤的日子,心中无限感慨。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们下了课,晚上不用上晚自习了,我吃完饭后来到操场边看人打乒乓球,放松一下一周来学习的压力。正好这时,我看见她从住处那边走来了,看样子她好像没什么事,于是我快步迎了上去,我只有一个目的,问清楚她离开学校的原因。
她见我走了过去,笑笑说:吃饭了吗?我说吃了,然后我们一起边走边聊。她问我:又来打听我离开学校的事吧?我说:嗯。她呵呵笑了一下,然后说:行,找个地方聊聊吧,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操场边的石凳上,足球场里有一伙人在踢球,但是我此刻却对球场上的他们没有兴趣。我说:你是要离开学校到别的学校去吗?她沉默了几秒钟后,回答道:“我家里人和他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叫我调到他所在城市的学校去教书,双方家长都认为我们是聚少离多才造成今天的局面,所以在极力为我们挽回,可是,我和他都知道,希望不是很大了,所以才会协议离婚,但是我后来也考虑了很久,也许真是的我做得不够好吧,没有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把心思全放在工作上了,才忽略了夫妻咸情吧,所以我才在考虑要不要到他所在的城市去工作,但是就算能过去了,也应该是你们高考之后的事,因为很多手续办理没有这么容易,还有要先联系好那边的学校,另外跟这边的学校处理好,让学校放我过去,总之,没有那么快,所以你放心吧,等你们高考过后,才能真正的办理离开学校的事,再说,我会不会离开,还是另一回事,因此,你现在可以安心学习了吧?”
那天我们聊得很开心,她好像也心情不错,而我知道她一直到高考结束后不会离开,总算放心了,进入高三了,开始系统而全面的第一轮复习,与高一高二不同的是,高三基本没有什么新知识要学,差不多都是复习,相对而言,比高一高二压力要小一点,相信从高考走过来的都应该有体会。而且复习的时候,之前很多没搞懂的知识,经过复习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颇有点习武之人最后打通七经八脉之势。所以整个高三就是在做习题,重新理解之前的知识点。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我考得挺不错的,可是,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总是很粗心,有时没看清题目标就下笔,有时是算错了,所以,一直恨自己粗心,而且有些题目之前错过了,下次做时,又会错,为此我曾经苦恼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她跟我聊天时,问我的学习情况,我说自己总是很粗心大意,有时明明不会丢分的,却丢了分,还有之前不会做的,下次碰到还是不会做,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她听了后说:你还是习题做得不够,如果做得足够多,就不是细心的问题,至于那个做了后还是会错的问题,我看班上一些学习好的人每门都专门有一个错题本,把每次做错了的题目收集起来,到了考试时拿出来看一下,既能复习你的薄弱环节,就能使考试时碰到类似的题目不做错。我听了之后,感觉真的很对,后来,我按照她的做法去做,果然很有效果。她是一个很富有工作责任的人,后来见我用这个方法在学习上取得不错的效果后,她专门在班上,请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拿出来跟全班同学分享,让大家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所以后来我明白,一味的读死书是行不通的,就像挖井,没有找对水源,刨地三尺也是徒劳。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省去做很多无用功,还能事半功倍,让自己的学习不会那么吃力,这算是我高中三年的一个学习总结吧。如果帖子里有家长的孩子正在上初中或高中,不妨把我这个学习方法给小孩建议一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