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恐怕很难理解这句话后面的含义,从湿淋淋的黄昏到细雨蒙蒙的黎明,在透湿的背包的重负下疲惫不堪地行军,沉重的军靴踏在泥泞路上,年轻的士兵嘴唇发青,浑身污泥,在风雨中颤抖着,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和演习。
就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永远地失去了青春,永远地失去了健康,甚至生命。
他们也许并不明白这样训练的意义和价值,在外人思考和挣扎与复杂的利益博弈之中时,他们只是安静地屹立在远方,作为国家的卫士,默默地洒泪,挥汗,流血。
他们的目标,简单而清晰:
责任--荣誉--国家
和创业的前辈们相比,我所面临的困难不足挂齿,但我承担的责任却并不因此而减轻--我的背后,是千万双创业者的眼睛。我不能失败,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
责任--荣誉--国家
没有沙袋,我把室内训练场的垫子拿出来绑在树上当沙袋;没有散打手套,就找些布条来缠住手;没有脚靶,就用拳靶来代替,只是这拳靶太小,踢起来未免不太“顺脚”,劲使大了的话拿靶子的人压力太大,没办法,我又从宿舍里把被子抱了过来,又找绳子打成背包当脚靶用……
上世纪90年代,国内刚组建特种部队的时候,我们的条件甚至还不如这里,什么器材都没有,也是自己想办法自制器材,所不同的是,那时候我们有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现在只有我一个人。
训练条件不理想?设备和器材严重缺乏?
没关系,这里是中国陆军!
对于军人来说,这里是最好的,最能磨炼自己的环境:没有沙包,就以人做沙包;没有垫子,就直接往地上生扑。
冬练三九,下练三伏,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雨雪纷飞,练的就是这样的“钢筋铁骨”。
事后想起来,感慨总是多一些,但是在当时,我真的没有太多的想法--那只是一种习惯,甚至不是特种部队带给我的习惯,而是中国军人的习惯。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再也普通不过,再也平常不过,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我不愿意猜测,是我的行为感动了马其顿的徒弟们,或许军人的心意都是相通的。在我抱被子、缠布条、捆铺盖卷制作器材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看我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我把体育馆里的垫子拿出来的时候,这群洋徒弟还没一个过来帮忙的,站在旁边看,不知是好奇还是冷漠,我不愿意去分辨,只叫上张宇帮忙,专程过来看情况的武官也上前搭把手。
当我把垫子绑在树上抬腿踢了两脚后,他们就知道我这么做是为什么了。不用我再说,洋徒弟自己就开始照着做了。
有一天,我和张宇从宿舍把我俩的被子带到训练场,用绳子捆成卷,当脚靶给他们训练,到了晚饭时,我们还没去找,马方的翻译就送了两床新被子过来。
第二天上课,一进体育馆,我和张宇惊了:四十个学员站着不太整齐的队伍,笑眯眯地看着我俩。
在他们身前,摆放着一堆用他们的睡袋捆成的“脚靶”。
出招(1)
24 出招
中国以前有个传统,“学徒学徒,三年为奴”,不仅是学武,很多手艺都是这样。在正式开始授艺前,师父都要对徒弟进行一个漫长的考察过程,除了能有个免费劳力帮忙干几年活之外,还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考察徒弟的先天素质和人品。
相比之下,我的马其顿徒弟可就幸福多了。很难说是不是他们自制的“睡袋脚靶”感动了我,其实只要他们训练用心,身体素质达到了,我就会开始教他们一些真正实用、一招制敌的招数。
这可是训练大纲之外的东西。
在我看来,马其顿军方内部很多人对我的这次训练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颇有点“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就像特种部队光头司令说的那样,他们请人来教过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柔术,想学习一种适合实战的特种部队格斗技能,可是学过之后发现他们所学的那些在战场上都不是很适用。访华的时候看见了中国军人的武术表演,觉得神奇和震惊,就想办法搬了一个武术教官来执教。
其实这里的关窍我很明白,现代战争中,格斗的作用已经被压低到历史上的最低程度,特种部队或许比常规部队更加看重一些,但是归根结底,这只是武力中的一种辅助。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军队修炼武术,更多是对于身体素质的锻炼和精神意志的磨炼,所以“实战”的效果总是未免打了些折扣。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马其顿军方之前聘请的那些教官都是民间身份,术业有专攻,当格斗被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时,便有一套规则应运而生。规则从格斗技术中总结,又反过来影响格斗技术本身。多数格斗比赛,依靠的是有效击打来获得积分,对于人身体上的一些致命部位就是规则限制不能击打的--而在生死相搏的战场上,打击的往往就是这里。
一招制敌。
虽然所有的军队,所有门类武术的修习者,或多或少都会学一点这个东西,只是多半不那么系统罢了。而中国传统武术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流派,则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过去,这些未经整理的“黑招”,甚至少见于纸面的“秘籍”,只在师徒间耳传心授。往往是徒弟满师出山前,师父秘密传下两手傍身杀招,在江湖中赖以防身。
现在要教给马其顿徒弟的,就是这些。
大概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KungFu”,这群家伙虽然态度不错,学习也有好奇心,但是训练场上的纪律却让人不敢恭维,他们一个个站在队列里没个正形,我在前面讲,他们在下面交头接耳、嘻嘻哈哈,每学了一个新的招数之后他们就互相开练,验证招数的威力,搞得乱哄哄的,跟个菜市场似的。
我刚遇到这种情况时感到很不习惯,和国内的情况相比,实在是巨大的反差。在国内,教官往队伍前面一站,训练的时候谁敢嘻嘻哈哈的?可在这里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们又不是解放军,又不是我的兵。虽然是学员,但是自由奔放,拿国内带兵的那一套来对付他们肯定不行,就连骂他们都听不懂。
每天训练开始的时候,都是些基本动作和压腿,内容很枯燥,可不练又不行,基础打不好后面的训练也进行不下去。每到这时,你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马其顿徒弟们的浮躁情绪开始在体育馆内蔓延,等到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就得教两招,以维持他们的积极性,可这也有保质期--一个招数刚练的时候有新鲜感,练得挺认真,练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始装样子摸鱼了。
出招(2)
然后?
然后就下课了。
其实这时我已经算是开始逐渐被学员们接纳了。相对以前,我的日子过得舒服了许多,训练中的学员们的态度都很认真,学动作也算顺利,可是随着训练的进一步展开,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问题就出现了。
我发现马其顿军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训练时,学习是学习,练习是练习,而他们认为自己学会了,那他们就不练了,怎么叫他们都不行,他们跟我说:“Master Guo, enough is enough, practice is a waste of time”(师父,学会这些就够了,练习是浪费时间。)
学会了就不练了?这是什么态度?
我听了他们的解释也感觉很意外,训练时所学到的东西只是学会了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学会,最重要的就是练熟,不练熟的话那战场应用时就会抓瞎,而反复练习的目的就是把动作固定在身体里,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战场上,在需要的时候让你不假思索就自然而然地使出来把敌人击倒。可这帮马其顿大爷们并不这么看,他们根本不买你这个账,他们认为,一个招式、一个动作学会了就行了,应用那可是另外一回事,再叫他们练熟他们就觉得没有必要。
指挥不动啊!难道要我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