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里,还有一个“SWOT分析法”--Strength(优势),Weakness(弱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眼下的局面再清楚不过了:翻译张宇是文职干部,不能算。我就一个人在客场的地盘上,身高1米7,体重140斤,对方40个,平均身高1米9还多,体重过200斤,都是地头蛇--实力完全不成正比。如果一定要说优势,那我就得发挥老祖宗的兵法:
--找准弱点,巧胜,智胜;
--抓住突破口,枪打出头鸟;
--分割包围,逐个攻破。
在我琢磨怎么对付他们的同时,我的洋徒弟正在偷工减料地压腿,边压边小声嘟囔,用脚指头就能想明白不是什么好话,他们一定在想,这么个中国来的光头小个子有什么本事来教他们格斗?找准机会干倒他!
就像是在巴尔干荒野上抢夺食物的孤狼,互相瞪着眼、龇着牙观察对方,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一动,就会被对方发现自己的弱点。
一条狼,
对四十条。
稀松的洋徒弟
21 稀松的洋徒弟
中国有一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本来该是我和马其顿学员讲的话,现在轮到我头上来了。我要教他们一分钟,自己就得一对一地把众人都对上一遍,等于练了“十年功”。
要说这种感觉还真是美好,有返老还童之功效。
我一遍又一遍地出拳、踢腿、倒地,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我在新兵连里受训的时候。
那会儿我才十六岁,能不年轻么!
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就想,一辈子最累的恐怕也就是这次了。那时谁会想到,十几年后,我会漂洋过海地来马其顿吃这个苦!
我懂一点外语,是在部队院校学的,一开始还能用英语的口令喊几声,喊着喊着觉得味道不对,找不到感觉。张宇告诉我,和汉语一样,部队喊口令的语调和日常说的标准英语相差比较大,可具体怎么喊,他也不知道--谁没事学这个!
为了找到国内的感觉,我决定开始用中文喊口令,跟马其顿国防军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口令。马戏团的小狗受训一段时间,都能听懂人的口令,你们怎么也得比它强吧!
再说了,你们是学员,当学生的是来干吗的?不就是学习么?我是武术教官,现在免费奉送一节语言课,不收钱,你们就笑去吧!
于是在每天训练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些学员按照马其顿的规矩列好队,我就喊一声:
“成拳术队形--散开!”
呼啦一下,就跑开了,前后距离左右间隔各两米,标准得很;
“格斗--准备!”
四十个1米9多的大汉,一起吐气开声“哈”,摆出散打实战的预备姿势;
接下来就简单了:
“一、二、三、四……”
我数数,他们分解动作练习。
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官,喊着汉语口令,带着四十个马其顿国防军特种部队的队员训练,关键是这四十个家伙到目前为止还算听话,这种场面,说真的,比我预想的要好。
平心而论,有时候我觉得我眼前这群“洋徒弟”也挺不容易的,这群家伙年龄都在25岁以上,年龄最大32,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发育早已定型,年纪越大,身体越僵硬。到了他们这个岁数,想把韧带拉开最少要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这一个月时间受的罪吃的苦那就甭提了,想想当年我自己吃的那些苦就知道了。
在长达半年的教学课程里,我一直坚持让他们压腿,这也是为了避免训练过程受伤的手段之一后来随着理解的加深,我才感觉到他们肯老老实实地压腿“”已经够让人意外的了,马其顿士兵可不像中国士兵7乘以24全天候的,他们平时就跟普通的上班族一样,早上到部队报到,下午各自回家,周六周日正常休息,反正这国家地方不大,通信又这么发达,如果有什么情况就得依赖民用通信网络--就是打手机,这种组织结构在我看来未免十分稀松,过去在电影里看香港黑社会火并就是这么干的,但是马其顿人用起来却得心应手,一个电话,两个小时之内就能把队伍集合起来。
而且开训期间正逢冬季,天气冷不说,世界各民族都类似,这段时间的节日特别多,复活节、圣诞节,各种民族节日还有新年,逢节必放假,放的还不止一天两天。训练的时间被压缩不说,对训练的心情影响也很大--有多大?想想自己小时候上学,听到放假的消息屁股就开始坐不住的日子吧!
解放军纪律严明的传统,让我一时间不能习惯外军的“稀松懒散”,但是换个角度,稀松惯了的老外,猛然间迎来一个“魔鬼教官”,顿时堕入“地狱周”,开始承受种种闻所未闻的“酷刑”--比如压腿--一时间习惯不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天下课的时候,我还会像国内似的给学生们留点“家庭作业”,回家后继续压腿什么的。这类作业执行的结果如何,可以想象。
责任·荣誉·国家
23 责任--荣誉--国家
虽然没有赶上“铁人”王进喜时代,但是我对于“创业精神”,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为什么?因为我亲历了一支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最初创立。
--那将是我永远的记忆。
在马其顿的时候,我和张宇这个由两人组成的小小“教练组”常常会面临一些突如其来的情况:这个没有,那个暂时不能到位……
这些“这个”“那个”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训练装备,就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沙袋、脚靶、护具、散打手套。在国内微不足道的东西,在马其顿居然成了一时间不可逾越的难关,就是从国内邮寄也来不及啊!看着堂堂马其顿国家体育场内,实木地板、暖气、对练场都不缺,可就这点小东西找不到,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困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器材不全这训练还如何进行?大概是马其顿方面对这次训练并没有抱以太高的希望,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得不算扎实,加上对散打本身更是缺乏了解。当我们向马方的翻译提出要求的时候,那家伙满口“never problem”,可回头去跟他的上级反映却迟迟没有下文。
按照一般交往的惯例,对方办不成的事情往往没法追问细节,后来张宇和我分析,这小子可能是外事部门的,和他国军方沟通起来比较麻烦吧。只是问题的麻烦在于,因为马方沟通协调不畅,导致训练器材迟迟不能到位,耽误了训练,训练效果打了折扣,人家不会说马其顿人准备工作没做好,甚至不会说你郭小俊没本事教不好马其顿特种兵,而多半是会说中国教官水平不行,中国陆军不行,连个好教官都选不出来,还会说中国功夫不行,甚至中国不行……
这不是上纲上线,而是人之常情。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可能是这群马其顿人在一生的工作中正式接触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我有任何做得不好,做得不够的地方,在我离去之后,都会成为刺眼的污点,印在整个“中国人”的形象之上。
他们甚至不会记得这个来自遥远的中国的失败教官的姓名,但是他们的脑中会留下一个印象:中国教官--不行……
Duty--Honor--Country
责任--荣誉--国家
这三个名词正是西点军校的校训,几乎也是全世界军人相同的信仰。正如麦克·阿瑟所说,“三个神圣的名词,庄严地提醒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它们将使你精神振奋,在你似乎丧失勇气时鼓起勇气,似乎没有理由相信时重建信念,几乎绝望时产生希望。”
我当然记得,我所见证的那支特种部队的初创。
就像新中国历史上的创业时代一样,简单的信念将凡人变成了铁人,完成了诸多看上去无法完成的任务。作为一个十六岁的新兵,我不敢说我是一个参与者,但是我将永远为我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而感到自豪。
我亲眼看到了这样的一场创业--
一根绳子一把刀,中国陆军特种部队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创并发展而来的。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