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的生存空间正是如此,在白规则力不能及的地方,重建秩序。那大家可能就有疑问了,要你们丨警丨察就不是维护正统的秩序吗,你们就不能彻底铲除黑社会?
问题在于,做为社会经济的一种寄生形态,有利益,就会有不怕死的。你铲除了A,自然会有B崛起,源源不绝,前仆后继。除非,大家都是穷光蛋……最好情况就是,找到平衡。现实一点说,一个商家,在受到骚扰的同时,他不可能不做生意,抗拒到底,丨警丨察也不可能天天守在你家门口,怎么办。
当然,黑社会也必须明白,他的规则,只能是现实之外的补充,上了台面,就是灭亡。
我记得06年有个湖北的黑老大,去超市买东西,认为超市多收了两毛钱,大闹,超市死活不退。老大脾气上来了,让你看看我的厉害。立马纠集了200多名男女马仔,堵住超市示威,闹闹超市也就罢了,这个兄弟连超市门口的路都堵了……
敢跟政府对着干,当时就叫你难看。上了报纸之后,自然就不能客气了,8个骨干,一网打尽。20多个主要马仔入看守所过年。湖北帮就此退场。
客观的说,诸如娱乐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之类行业,是必定要面对黑白问题的。如果你那天看到那个酒吧门口、工地门口响起了散弹枪声,那多半是“数”谈不拢了或者是势力需要重新划分了……而现在看场的马仔们,听说都有换统一的西装了,与时俱进,秩序形成了……
说多了。不宜深入。跟大家说个小案例。剖析一下所谓黑恶势力的形成。
07年,一个卖豆腐的家伙被人砍断了手。一个貌似吵架引发的伤害案最终其实是行业的暴力垄断所致,那谁垄断呢?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豆腐这几块几毛的东西,也带血啊?别小看这点东西,利益不小啊,仅仅是我们一个区的的某个街道的豆腐供应,每天都有几十万啊,一旦集中起来,这生意可不小。安徽人很早以前就盘踞于此做豆腐生意,经过乡亲们之间的传帮带,形成了一个家族式的集团。可是,要保证生意没有竞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排挤、恐吓等手段屡屡得手后,尝到暴力垄断甜头的安徽帮逐渐把这一模式固定化,在自己的地盘之类,花了很多年,蹲了无数大牢,终于一统江湖,成为豆腐大王。地盘内所有的豆腐供应,一律源自他们。但偏偏有人眼红,要进来分一杯羹。劝退不成,威胁不成,那自然砍刀伺候。
法律当然会给制裁,但制裁之后,必然会有另一个垄断集团的崛起。现实就是如此。
(秃笔抗踢牛……)
7、运气
前面的话题越说越沉重,大大偏离我写这个帖子喷口水的本意。说点轻松的吧。
破案这个工作需不需要运气呢?答案是严重的肯定。很多时候我甚至认为是偶然堆积成了必然,而不是相反。
05年我们抓到了一条诈骗的大鱼。这案子原来是经侦查办的,大概因为利益纠葛太复杂,领导很不放心,转到刑警来办。对象是个70多岁老头,人是绝对的聪明。吃诈骗这行饭的人,智商在所有罪犯里面,我认为是排在前列的。
老头经常冒充“国务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在珠三角一带敛财数千万。手段不是很复杂,中央大员,有上层渠道,可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等等。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老头子演技确实精湛,平素锦衣华服,出入名车代步,举止投足一派中央领导风范。
事发后,老头去了驾车一路北逃,我们一路狂追,一直追到北京。根据老头的习惯,我们的重点摸查范围都是在几个高档酒店,但老头子身份变化多端,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毫无进展。出差费也花得差不多了,大家也挺累,决定收队回广州。火车票买了,在等火车的哪个晚上,老侦查员“乐叔”不死心,觉得这一路北上跟了一个多月,就这么走了实在不甘心,自己又跑到老头曾经出入的朝阳区去转悠,纯凭感觉,一家一家酒店的观察。在一个酒店的停车场的角落,乐叔不经意的看到了一辆灰尘很厚的车辆,挂着深圳的车牌。乐叔直觉立马上来,仔细的看了看车牌,有换过的痕迹。打电话去深圳同行询问相关案件,竟然是某个案例出现过的车辆!乐叔心花怒放,立即召回兄弟们,守株待兔,当晚,老头果然出现,在准备开车的时候,束手就擒。
这老头身体很不好,心底不算坏,我们抓到他吼对他也挺好,没把他当恶人,全当一糟老头,买药端水的,让他非常感动。后来还主动招供了我们没有发现的一些隐蔽案子,光存款就涉及几千万,他不说这辈子估计都不会有人知道。
乐叔的运气还不止这单。06年有个勒索案。通过调取案发地周边的监控录像,我们得到了几个犯罪嫌疑人的模糊头像。面部细节不清,只能看到大概的形态。但是这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疑犯坚信“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二天在我们复勘现场(就刑事侦察而言,看一遍现场是不够的,一般要在不同时段多次勘查,反复比较,我们称之为复勘)的时候,这个家伙闻讯前来看热闹,妄图窥探警方的动向。乐叔不经意的注意到了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心里不顺,问我,这家伙是不是有点像监控录像里面的哪个影子?我说那有那么巧的事情,还有那么蠢的往枪口上撞的,就是相似而已。乐叔很执着,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干脆二话不说将那个家伙截下盘问……就这么着,破案了。
(秃笔抗踢牛……)
8、数据
说了这么多案例。普及一点常识吧——也算是发一点牢骚。
最近几年丨警丨察饱受非议的一点就是——公开的破案率节节上升,群众实际的安全感却提升得并不明显。搞得大家都骂娘。
这里就涉及到中国的统计弊病。出于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原因,我朝的官方统计数据很多时候只是某种印证和陪衬,完全跟着当政者的调子走。尤其是新官上任,个个雄心万丈,一开口就是承诺“犯罪率要下降多少多少,破案率要提高多少多少,刑事案件总量要下降多少多少……
我毫不客气的说,这他妈全是政治挂帅的大跃进的遗风——完全不尊重客观规律和事实。但可悲就是,为了这种调子,数据就得不停的修改!
事实上,一个地区的刑事案件总量、破案率之类的数据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结构等密切相关,长期说来,总是围绕着一个基本值波动——这和有没有福尔摩斯、包青天甚至王立军完全没关系。我武断地说,即便重庆公丨安丨今年大出风头,但他的刑事总量和破案率绝不会超出往年多少!
以我的辖区为例,多年以来,我统计的真实破案率大概在30%左右。这还是亡命干活的成绩!嫌少吧?多了!我和各地的公丨安丨交流过,真正能超过这个数据的,很少!刑事案件的重量随着社会的变化逐年增加,每年的增幅在15%左右。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就是所谓的客观规律。
那么,你可能会奇怪了,为什么每年我们看到的破案率都在上升,刑案总数都在下降?自己想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