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管理层出面严查国债回购,但真正的问题是国债欠库,大量的国债已经卖出,而在低位大量的国债被QFII和不明资金买走,外界对此的猜测是境外资金豪赌人民币升值,但真正诱发债券牛市的却是不明资金对券商欠库国债的疯狂逼仓。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2004年底,机构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风险越来越大,国债价格也一路上扬,市场买气很强。我们想等国债价格回调时,再进行回补,可是国债价格一路不回头,天天涨,而且抛盘也寥寥无几,慢慢的,处于观望状态的券商开始“倒戈”回补,我们也只好花更高的价钱高位买回国债,而那些窟窿太大的证券公司,没能力回补,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国债“玩死”。
当时的市场情况是“有价无市”,大家全在回补国债,报价越来越高,但市场中的抛盘稀少,于是造就了中国国债市场史上罕见的大牛市。
越来越多的券商回补盘,把国债价格推上了历史高峰,相比之下,国债收益率也达到了极低的水平,之后债券市场彻底崩溃了。
记得当初,主流声音都认为“人民币预期升值”引发了债市暴涨,而证券公司显然才是这幕“疯狂表演”的真正主角。
一年前,股权分置改革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那时,人们最关注的是买断式回购,它的出现使中国债券市场继国债期货(5月17日被叫停)后第二次有了做空的机制,因此被人们寄予厚望。
然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国债买断式回购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发布整整一年后的今天,买断式回购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火爆,上海证券交易所除在3月29日达成一笔交易外,此后便再无消息。难道它已经被人们忘记了吗?
记者注意到,从今年10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上扬的国债市场趋势发生逆转,仅在10月21日至11月10日期间,国债指数便从109.73点下跌到106.94点,跌幅超过3%。可见,买断式回购并非没有显露身手的机会。
“其实,买断式国债回购的盈利潜力远远不止这些,通过连续套做,它可以像期货一样放大交易倍数,达到以一博十的效果。”曾在某证券公司投资部工作,现在已经成立工作室的张先生向记者透露其中的玄机。
其操作模式如下:假设某机构有价值1000万元的国债,它可以通过买断式回购方式融得950万元资金(需要缴纳一定比例交易保证金,回购到期日后归还),然后用这950万元买进国债,再找交易对手进行买断式回购。如此反复操作十几次后,便会建立超过亿元的国债空头部位。
据张先生介绍,尽管在10月21日至11月10日期间,国债指数只下跌了3%,但按照这种方法操作,用1000万元却可以博到300万元的利润。这对于大资金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收益率了。张先生还透露,这种操作模式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2000年至2003年期间就有很多券商利用质押式回购做多国债,获得不菲的收益。
那么,买断式回购推出已近1年,为什么没有机构如法炮制呢?张先生认为,主要是买断式国债回购自3月21日进入交易所竞价系统后,国债市场一直处于慢牛上涨的态势,极少有做空的机会。加之这种方法操作复杂,没有足够大的跌幅很难获利。
“更重要的是,买断式回购不像质押式回购那样容易找到交易对手。做国债回购的机构大多是为了融通资金,就这个目的而言,质押式回购更对他们的胃口。”张先生认为,交易制度上的不合理也是融券方不愿意做买断式回购交易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于融券方而言,仅仅为了获得融券期间的利息收入而承担债券下跌风险,显然是很不明智的。”张先生表示。
(十四)偶遇
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我是一个丨警丨察,我的名字叫何志武,编号223。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重庆森林》
M走了,两天后,C也去了上海某大券商的研究所,我的生活重归平静,我仍然要每天计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多少,还剩多少没完成,奔波于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日。
我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和两年前并无变化,区别是我每月的收入提高了,而且可以开着车,穿得西装革履,带着一两个下属,但市场仍然很萧条,客户对股票几乎没有兴趣,市内星罗密布着100多家证券营业部,沉淀着01年以前被套住的客户,这些客户决大部分都没有在04年的局部牛市中解套,每一个客户的转托管和撤消指定交易都艰难无比,几乎每办成一个客户,我们都到了要弹冠相庆的地步。
白天我就在奔波中度过,周末的晚上,我要去学校里上课,平时的晚上,我会去健身俱乐部跑步,我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被填满,这样的唯一好处,就是帮助我渐渐的忘记了过去的事情,快乐也好不快乐也好,一切都会过去,时间能把一切都抹去。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法,并开始尝试用M说的方法,招聘有过保险和直销经验的人员,他们有充分的营销经验和坚强的承受能力,对我有明确的要求,我和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和利益交换,他们懂得利用公司的一切资源,也包括我,如果他们的业绩达不到要求,他们会用尽一切的方法让基本业绩过关,这里的一切办法包括公司制度的漏洞,如果你考核有效户,那么我们就制造有效户,如果你考核交易量,我们就制造交易量,如果你考核市值,我们就制造市值,大家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如果有人生存不下去,我会告诉他,这里不适合他,请他另谋高就,我不再同情任何人,因为任何人也不会同情我,如果你能生存下去,那么你就生存,如果你不能,那么请你离开,游戏的规则就是赢者通吃,人活着就是挣扎求存,你要活下去,就要自己过关。
在学校里听教授们神侃,所谓的MBA就是一帮在社会里混了好多年的人一起拉拉关系,看看彼此有没有互相利用的价值,任何事情都是生意,任何生意就是和人打交道,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下意识动作,我都会有敏感的反应,察言观色,迅速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反应,接受对方的利益交换,同时给对方需要的东西,一切桌面下的交易都与桌面上的交易同样合法,甚至肆无忌惮,这种商业贿赂的风气在中国的企业里逾演逾烈,直到2007年初,由政府主导的反商业贿赂整治才全面推开。
应该说,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用这种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但你不做别人做,你就成为了受害者,典型的”囚徒困境”.我感觉自己分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在家里,面对自己亲人的时候,放下所有防备,卸下所有面具的时候,这个时候,人是很轻松的,另一个是在工作社交的时候,你微笑的面对所有人,揣测对方的心意,做好最坏结果的准备,这种不安全感带来身心的负荷,我的生活就在这样的状况下一天一天过去,和大多数人一样.
2004年4月的25日,这一天,对于我来说,似乎和这个月里其他的日子没什么区别,我正被几个经纪人之间的纠纷闹得晕头转向,这几个人完全无视我的规定,互相抢占银行渠道,攻击对方,毁坏对方的宣传资料,甚至闹到公司里来,几个中年妇女和他们的老公在公司弄得几乎要动手的地步,营业部老总勃然大怒,以违反劳动纪律破坏公司财产,严重损害公司形象等等罪名让这几位另谋高就,另一笔帐也就算到了我的头上,除扣发一个月绩效工资外,必须限期整改团队和银行渠道,如再出现类似问题则直接免职,我灰头土脸的从公司出来,还得去银行里处理这几位大妈的善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