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被罢免了首辅之职,无奈之下只能打包回家,没过多久,就被接到了陕西。
周延儒下台,杨嗣昌上了台。而杨嗣昌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了一道奏折,这道奏折就是将正从湖北赶往山西的卢象升派到了湖南剿匪,重新任命了护国公为三边总督,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总兵。这道命令一出,但凡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朝廷这是服软了,如今的西北已经是李栋的天下了。
而李栋在接到圣旨后的第八天便赶到了大同,一到大同便把宣大所有的总兵都请到红袖阁楼喝酒。当天晚上,三边所有副将以上的将领都到了,虎大威、杨国柱、曹文昭、王朴这些李栋一个不落。
酒席之上,红袖阁最红的歌姬起舞助兴,当众人喝得酒兴正酣的时候,李栋举起了手,然后往外摆了摆,众歌姬赶紧朝李栋伏地施礼,而后退了出去。
看到这番情形,楼里的众将们哪里不知道这位新老大有话要说,一个个都放下了酒杯看向了李栋。
李栋看着众人微微一笑,“诸位都是本侯的老熟人了,就不用再自我介绍了。如今本公正式接任三边总制,有些事要说在前头,这样日后发生了什么事就不能怪本公不教而诛了。”
李栋的声音不大的,但是话里却充斥着一丝淡淡杀机,听到众人心中不禁一凛,面前这位可不是什么善茬,前些日子秦军突然开进大同,已经用钢刀和火铳告诉了所有人,这支军队不但打鞑子厉害,而且打起那些和他们做对的人也一样毫不留情。
李栋举起了右手淡淡的说道:“总共三件事:第一,从今往后三边的大军朝廷将不会再拨发一两银子一粒粮食。第二,从下个月开始本侯将在三边实行陕西新政,所有军田一律重新登记造册,诸位可以获得自己的队丁。第三,如果有谁不想听本侯的招呼也可以,他可以带着他的人到河南投奔卢象升大人,本公的话说完了。”
李栋的话说完,整个酒楼一片寂静,几乎所有的武将都傻了眼,李栋这一次是要断了他们的根啊!
中国的军事制度,其实一直处于变化发展的边缘,这和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很大的关系。兵太少,无法护卫中国。兵太多,则国家难以供养。
自周朝以来,国家曾经建立藩王制度,建立屏藩,护卫国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藩王制度,逐渐被淘汰,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活力。
在汉、唐、明、清各个王朝都曾建立藩王制度,藩王拥有征税等权利,来供养强大的军队,最后达到护卫国家的目的。
但是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在中国主流的军制只有两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或者募兵制。
其中兵农合一比较鲜明的王朝,那便是唐朝、明朝,这两个王朝在早期,此处所说的兵农合一不是说全民皆民。
而是王朝的军人依附一定数量的土地,购买装备、粮食、战马等作战物资,已达到国家有足够的兵员在作战中使用。
另外一种制度,则是募兵制,而募兵制则一般处于王朝后期,当兵农合一的制度在土地兼并等因素的破坏下,士兵虽然可以种地,但是却无法承担战争需要的负担的时候,募兵制则选的愈发重要。
朱元璋作为开国帝王,无疑是非常英明的,他不用国库提供一点粮食,就为国家供养了百万部队。
而且在对外战争中,连续取得胜利。老朱同志多半是发现,这卫所制度真的不错,刁刁的,就传下去了。
一传就是三百大年。三百年就算是钢铁也变样了,这卫所制度竟然依然苟延残喘着。可见老朱同志还真的挺牛掰的。
但是从朱老二朱棣哥哥退休之后,儿孙们一个比一个怂包,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英宗,带着军队亲征,不知道是不是文官搞鬼,到底是指挥失当,还是粮草不继,反正全军玩玩了。后来,武宗虽然厉害了两天,但是依然是小打小闹。
总之,国家重文轻武,最后导致国家武功越来越不行,而卫所制度就在这种不受重视,或者说故意的松懈的情况下,逐渐玩完了。
等到国家遇到战事了,竟然解决不了了。后来又出了一个戚继光,老戚能打,跟倭寇折腾了一辈子,最后还去朝鲜干了一场仗。
老人家早就预料到卫所制度崩溃了,提出了为国家编训部队的想法,结果从北京调到了广州,溜达了一路,死了。
等到崇祯这里,在想依靠卫所制度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但是国家依然要为卫所的士兵在他们服兵役时候提供粮饷,尽管他们不会打仗。
所以当李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傻了。
王朴第一个便结结巴巴的问道:“公爷……公爷爷,您说什么?朝廷不再发粮饷啦?”
“对!”李栋看着他清楚的重复道:“朝廷已然决定,从即日起停发三边所有军户粮饷补贴,所有军户都要自谋生路!而本公下个月也要开始重新丈量军田重新分配。”
“哗啦……”
李栋的话就犹如一枚丨炸丨弹当场就炸开了,所有人包括虎大威、杨国柱这样的人都受不了了,李栋这是要把所有路都堵死的节奏啊。
虎大威也喊道:“公爷,朝廷断了我们的粮饷,您又要重新丈量军田,这不是逼着我们去死吗?”
“去死!”李栋冷笑起来。
冷冷的看着虎大威道:“那些只知道吃空饷不会打仗的蠢货死不死关本公何事?本朝太祖时大明所有的军户都可自给自足,每年还有盈余的粮食缴纳朝廷,可自从正统年间过后,大明各地军户不但不能上缴粮食。反倒开始要朝廷每年不断的补贴粮饷,这是何故?是军户们突然变蠢不会种地了?还是军户都死绝了?不……都不是,其实是那些军田全都被军官们侵占了,那些军官们虽然大都骑不得马拉不开弓。但这些人一个个欺压军户侵占军田却全都是好手。按理说这些军田全都是朝廷的产业,可如今你们看看,这些军田还剩下几亩?朝廷早就想扔掉这些只会吃饭不会办事的家伙。如今本公执掌三边,朝廷自然乐得赶紧将他们推走。怎么,你们想让本公接替朝廷养活那些蛀虫吗?还是你们看本公长得像冤大头啊?”
说到这里,众人不禁面面相窥。他们细细一想也觉得有道理,李栋虽然有钱,可他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换了自己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替朝廷白白养这些只会吃饭不会办事的蛀虫。
可又有一名副将问了,“公爷,即便朝廷停发了粮饷,可您也不能重新把那些军田拿走啊!”
“嗯!”李栋眼中寒光一闪,盯着来人问:“本公问你,那些军田是谁的?”
“是……是……”
这名副将语气一塞顿时就说不出话来,这些军田名义上虽然是朝廷的,可这一百多年来这些军田早就被各级军官瓜分得干干净净,在他们的心里这些田产早就是自家的东西了。可这毕竟只是私下里的想法和行为,这种行为是不被大明律法和朝廷承认的,现在被李栋这么一问,他顿时就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