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我军在准备进攻老山前,组建的侦察分队。队长是吴江龙,队员是从全师选出来的尖子。可以,个个都是军事技术能手。分队人数不多,一共十二名,整整凑了一个加强班的数。
分队的首要任务已经确定了,就是要在十以后前去老山侦察,『摸』清敌133师火力配属,兵力配备情况。
现在,他们刚进行邻一个训练科目,就暴『露』出这些问题。不仅训练参谋急。吴江龙这个队长更急。前去越军阵地可不是去逛风景,那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不严格要求行吗?别看每个人在平时都把“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喊的山响,可是一到关键时刻,很少有人能顶的住,这也跟老山地区的特殊情况有关。
亚热地区气候变化无常,一会是盆雨倾泄,一会又太阳焦灼。但大多时候是阴雨绵绵。地表层永远是『潮』湿的。下起雨来,人只好泡在雨里,行走在泥里,每走一步都要负出艰辛。没有雨时,人始终会被『潮』热的空气闷着。再加上上边烤着,下边蒸着,不把身上的水份蒸干绝不会完事。但这些还不算什么,最困难的就属水了。一旦渴了,你可别指望有什么清泉、矿泉水之类的水让你喝。就是河水也很少见。这里到处是水坑,但没人敢喝,因为里面有毒。除非你勤奋一些,在下雨时,直接把雨水接到钢盔里。
这么多难题出现了,分队不认真训练能行吗!这一仗是上级下的,而且决心很大。老山这一仗,绝不能拿战士的生命去冒险,决不能再用战士的身体去顶敌饶炮弹。要打就要打有准备之仗,要打,就要打的漂亮。
中国已经有了五年的改革成果,无论是物力、财力,还是军事装备都大大超过了七九年,所以,这场战斗我们是有备而来。
一百四十六、分队在行动
分队按照科目训练完毕,但究竟效果如何,战斗力有多强,那还要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一试才能知道。
在国境线这一头,无论怎么试,都是些假想担用吴江龙的话,“没劲,要打就打真敌人,总拿自己人开涮,没人敢用真力气。”
想法出来后,由下向上报,上级终于批准可以过境。但过境可不是在老山这一地段上。在战役没打响前,上级可不想把攻打老山的意图暴『露』给敌人。攻打老山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还要等个一年半载。即使要抓俘,搞几个动作,那也要以『迷』『惑』敌人为辅。让敌人知道我军进来了,但来干什么,他们只能是糊『乱』猜。抓俘虏是自然,但下步有什么打算,绝不能让敌人弄清,总之是,不能让敌人判断出我军会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
实在的,我军在这方面还是非常谨慎,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等命令转了一圈回来,时间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上级终于批准了,一句话——四个字,“可以越境捕俘。”
越境捕俘,是最具挑战意义的军事行动。深入敌人境内容易,消灭敌人也容易。但难就难在,要把一个大活人生生地擒住,而且还要在敌饶哨所非常密集的防区内,把俘虏带回到我军一方。你想啊!对面的敌人是何等凶残,宁死都不肯投降,何况还要押着他,越过众多山区,再穿过雷场,偷偷钻过那些数不清的哨所,即不要让敌人发现,又不能被敌人捉住,最后安全返回到我方一线,难啊!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吴江龙和焦参谋两人没黑没白地研究地图,寻找目标。一方面在图上索骥,另一方面还要亲自趴在我方国境线上,找一个制高点不间断地观察敌人。看来看去,终于被他们找到了。
这时,他们发现在对面越境内,大约1.5公里处,有二个村庄。这两个村庄都不大,大约有几十间房屋。在这两个村庄之间有条路,大约有四五里地长。每隔一总有两个敌人要沿着这条路从东边这一个村,走到西边那个村庄去。而且两个敌人走得非常有规律,两之内必然出现一次。出来的时间一般都在上午八九点钟,过一时后返回。出来的敌人,有时还会多一个人或少一个人,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三个人。
从分析中得知,这两个村庄肯定住有敌人,但敌人有多少,弄不清,估计也不会多。那么这两个敌人总是出来,他们去干什么呢!
在观察记录中有这样记载:越军驻地极为分散,大部分哨所或哨位只有几个人。有时看见某处有很大的哨棚,武装的也非常强劲,其实里面只有二三个兵。
这下我们明白了,别看敌人防守的密集,经常是开枪『乱』扫,那只不过是壮壮胆子,虚张声势。从他们哨所人员少这一情况分析,估计敌饶全线兵力都不足。一个国,在两线作战,还真是难为他们了。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越军非常自负,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他们对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也非常自信,一直把我军的战斗力,想像成七九年那个样子——中国军队都是一些没有作战经验的兵,所以他们不足畏。只摆上些少许兵力,能够看家护院就行了。敌人也太猖狂了。
因此,越军在边境一带的兵力部置较中国军队出现了较大不同。
在我方一线,可以,我们一直存放着较多兵力。我们人多,兵力足,不会像越南那样捉襟见肘。(在两山作战后期,全军各个部队都要抽调人员来这里轮战实习,足能看到我们军队的强大。一个国,与这样的大国家为敌,还真有些不自量力。)
沿着边境一线,在某一地点上,我们基本上是保持着连的建制单位驻扎。然后以连为单位划出边境防守地段,再由各个连视情况派兵防守。一般情况下,一个哨所最少都要放一个班,无论是从管理,对敌作战还是侦察等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然后,再以这个班为中心点,向防守的各个区域派出巡逻队,沿边境一线进行辐『射』,形成了很大密集的防护网。即使这样,仍然没能阻止住越军特工的不断过境袭扰。最惨痛的一次教训就是我军“雷鸟”被炸,震动了全军,终于让中央领导人愤恨不已。这是后话,在此暂不提,待后来再叙。但这足以显示越军作战能力之强。
这一下,我们明白了。由于越军兵力的明显不足,所以他们在边境上稀稀落落地摆了很长防线。人员少,防线拉的又过长,再加上交通不便等各种原因,致使他们对各个哨点的后勤供应很差。从越军的猖狂『性』分析,目前,他们弹『药』不会有问题,但伙食肯定不校从七九年自卫反击战我们就看出来了。那时他们为什么不怕,总能长期守在山洞里,是因为他们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山洞里有我们过去长期供应的各种物资。守在山洞里,一时半分也消耗不掉,所以他们不怕。可现在却不同了,经历过这场战争后,那些老本基本上被我们弄光了。不是被我们运回来,就是被我们毁了,看你越军还兴不?拿什么在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