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瘸子一瘸一拐的走到通道,捡起拐杖,骂骂咧咧的说:“你等着的,我找车长告状去。我跟你没完。”
黄瘸子走了,那个汉子爬起来还要追,被边上的人给劝住了,你个大老爷们跟个残疾小孩打架多丢人啊。汉子想想也是,再次气呼呼的坐到座位上。
车刚过新城子,忽然车厢里传来一声大喊:“妈呀,有小偷,快抓小偷啊。”随着这声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家都站起来往喊叫人这边看。原来喊叫的人正是刚才和那个小孩打架的中年汉子。
边上的人都问:“咋了,什么丢了啊?”汉子还是大声的喊着:“不好了,抓小偷。”不一会车上的列车长和几个乘务员还有一名乘警过来了。把男子带到了乘务室。男子吭呲瘪肚的说了半天大家才听明白,原来他放包里的二百元钱不见了。这二百块钱是他到沈阳亲戚家借的,给儿子结婚用的。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乘警让他回忆一下应该是在什么时候丢的。他自己也说不清,但是最后他一口咬定是那个和他打架的小孩偷的。经过他的描述,最后小孩被锁定为黄庭利。
在沈阳站的铁路派出所里,黄瘸子被拷在暖气上已经一宿了。脸上的手掌印还清晰可见。警察连夜打了一宿,这孩子愣是不承认。
派出所的所长认为这孩子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偷这么多的钱,而且已经有民警去了他家搜了半天也没搜出什么,只有几块零花钱藏在炕席底下。
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人的钱也许在上火车之前就丢了,或者小偷趁着打架的时候偷走的,黄庭利不应该是偷他钱的人。中年汉子坐在派出所就嚎,那个撕心裂肺啊,最后铁岭家里来人把老汉给接回去的。愣是给抬走的。这一幕幕都被黄瘸子看在眼里。所长给黄瘸子一顿骂,然后就放了出来。
黄瘸子到家后,连着两天都没出家门,不是他不想出去,而是被打的。更主要的是,看到那个精壮的汉子最后被家人抬出派出所,他的心也为之不忍了。偷虽然会来钱容易,但是会给别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他不断的审视自己,究竟适合不适合当一个贼。
几天来,伙伴们开看他,偷偷的告诉他,家的外面总有几个便衣天天盯梢。黄瘸子也是一阵心跳。看来警察并没有相信他的话,还是在找他偷钱的证据。黄瘸子不知道自己哪方面露出的马脚,仅仅凭这个汉子的无端指控,警察就能审查他,未来如果多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到那时,哪怕不是他偷的也难逃警察的法眼了。
看来他必须重新审定自己该不该当小偷,如果真的要走这步的话,至少现在的状况肯定是不行,必须找个万全之策。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为了生活当上了贼,而且为了将来能够不被抓住,竟然过早的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精于谋略的人。这就是黄瘸子与众不同的人生。
侯爷从天津来到沈阳,一是看看这个徒弟,然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跟黄瘸子交代,第二是他要从沈阳中转去黑龙江北大荒。黄瘸子终于等到师傅回来了,那种兴奋是无法言喻的。开开心心的把那窃来的200元钱交给师傅。
侯爷听了黄瘸子讲了这钱的来历,心头一颤。这小子孝心确实好,但是太危险了,违背了师命,侯爷用了几天的时间,给黄瘸子讲了江湖上的规矩。
最主要的是,侯爷用自己的语言给黄瘸子讲了他对江湖的定义。以及目前江湖上的几大行当以及领军人物等。
侯爷说:“你的师祖就是闻名遐迩的侠盗燕子李三。你师祖曾经跟我说,有位古代名人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还有一句诗是这么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老师没给我讲解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在五台山去游玩,在一座庙的后院墙上,看到了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就问庙里的主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说:“用微薄的力量帮助对方,那还不如互不相识的毫无牵挂。”我当时一直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最底层,哪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呢。最主要的是,一个人做事切莫连累他人。我的师傅就是用这句江湖话来践行他对江湖的理解。他不愿意连累我跟她坐牢,他希望我在外面逍遥自在的生活。那他在九泉之下也替我高兴了。
所以,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是,你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能牵连他人,因此江湖上义子当头,没有义就没有我,切莫把我摆在义之上。失去了义就失去了我,就失去了江湖。没了江湖,何来的逍遥与快活呢。
江湖介于官和民之间,所以既不能靠近官府也不能靠近百姓。靠近官府则成为当官者的脚踏石,你就价值的时候,利用你,没价值的时候,一脚踢到你,然后踩着你向上爬。
靠近百姓则成为百姓的试金石。你有势力的时候,惧怕你,依附于你,趋之若鹜。当你倒了声势,都想从你这得到利益,检举你,揭发你,唯恐慢人一步。所以江湖人就要在江湖里,切莫上岸,那些金盆洗手的江湖客无非是给别人看的,一旦受伤沾满了鲜血,这一生都是洗不清的。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江湖上有八个规矩你要牢牢的记住:一、,不可出卖同党。不能为蝇头小利就把自己的同伙或者朋友出卖了,那样人人得而诛之。切记切记。
第二、不得倚强凌弱,绝不能因为自己有势力就欺负普通老百姓或者其他同道中人。第三不得趋附官府,整日同官府相聚,为之卖命必将死路一条。第四不得贪生怕死,为苟且偷生而丧尽天良,定遭同道唾骂。第五、不花官银,官银即为赃银,出手必露,因此,官银兑换后方能花销。第六,义字当头,同在江湖,义字当先,互敬互让才能相安无事。第七、以德服人,不可仗势欺人,强词夺理。江湖上不是以辈分论地位,是以德才兼备。德高方能服众。第八、不得欺男霸女,他人妻女视为己之妻女,凡采花大盗,非江湖中人,得知可杀。
侯爷把江湖上的这些规矩,原原本本的做了交代,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江湖客,侯爷之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的一生也是按着江湖的规矩做的,乃至于后来在狱中,那也是享尽了老大的威严。
那么正所谓三百六十行,都哪一些行当属于江湖中人呢?侯爷跟黄瘸子也进一步做了交代。很多时候,人们分不清那些人都是江湖人,乃至于说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人人都说自己有一把子的人,或者是按江湖上的规矩行事。其实,江湖人那也是有区分的。你是不是真的属于江湖客,那不是你说的算的,而是人们怎么给定义的。
首先说说哪些人不是江湖人,工农商具不是江湖人,务农的,经商的、做工的都不是江湖人,比如说剃头的是不是江湖人呢,当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剃头的是下九流中的末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管什么人,剃头的永远都是围着人转,而那个人是坐着的,这就是定性的依据。(在这里声明,完全没有贬低理发师的意思,这仅仅是旧社会对剃头匠的一种封建认识,请理发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