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这才笑盈盈的往前探探身,然后右手往黄毛伸过来的手上一罩,同时食指和中指在黄毛的手背上轻轻点了三下。
女孩子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先是吐个圆圈,又吐出一口烟,从烟圈中刺出,同时烟圈也飞散了。
黄毛嬉皮笑脸的说:“妹子,蹦火几年了?”
女孩笑着说:“不好意思,刚上跳板。”
黄毛接着说:“并肩子可是老荣?”
女孩子笑着说:“并肩子醒攒,见效了。”
黄毛哈哈大笑说:“合吾,合吾”
大家可能要问了,你这是说啥鬼话那?一句没看明白。呵呵,这是俩窃贼在用黑话对话呢。我给大家翻译一下。
女孩子开始摆烟那是叫到这发财摆个山头。黄毛过去抽出长的是说我这里说的算,你得给我个面子。
女孩没惯他毛病,要试探试探他,于是拿着烟没动。黄毛就给他展示了一下手上的功夫。女孩拍了三下是说佩服佩服,但是双指拍那意思自己是用手吃饭的。
于是黄毛就问他:“你烟龄几年了?”其实也是问他你干这行多久了。
女孩子回答意思是刚出道。黄毛又问:“弟兄可是小偷么?”女孩接着回答是:“让大哥给看穿了,不好意思。”
最后黄毛大笑着说:“大家都是同道之人。”
于是两桌并一桌。四个人坐在一起,一轮年龄,女孩比他两个小弟大,两个小弟忙敬酒叫大姐。四个人推杯换盏。
这女孩是能喝能抽,说起话来豪气十足。大家也都非常开心。黄毛问了女孩现在租住的地方,然后说:“妹子,愿意挂注么?也好杵门子硬?(愿意入伙么,这样赚钱的办法也多)。
女孩子喝了一杯啤酒后说:“草儿定阳躺密(女人天南地北的),无非是个野毛子,(散兵游勇的意思)我要靠个牌头那是求之不得啊?”(有个靠山)。
黄毛一听,高兴及了,忙说:“妹子尽管定盘子吧(放心)。你报个万(怎么称呼),哥好回禀。”“妹子犀角灵万(姓杨)。”
这顿饭直吃到傍晚才散席,期间,黄毛眉来眼去,手脚也没老实过,女孩子也是轻描淡写半推半就的。可把黄毛撩持个够呛。
黄瘸子上下打量着这个女孩子。心头忽然涌出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不免有些面红心跳。女孩子望着黄瘸子,略带顽皮的说:“大哥,难道你不能接受我这个小女子么?”
黄瘸子忙摆手说:“不是、不是、只是我们每天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你要是跟了我们,可惜了了。我劝你还是回头是岸,做点买卖,我让咱们这帮弟兄多多捧你的场,这样你也好有个好日子过不是?”
女孩子听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嗨”说完,两眼滚出泪珠来。黄瘸子虽说大风大浪里走的多了,但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一看到美女落泪不免心酸,忙掏出手帕递过来。
女孩子回转过身子,没有接。黄毛刚要说什么,黄瘸子摆了摆手。任由女孩子哭泣起来。
女孩子说:“我妈就说过,没一个人会帮助我的,我就这个命了。”说完,往外就跑。黄毛见状忙一把拉住。着急的说:“大哥,你怎么这么狠心那?”难道你连自己的弟兄还信不过么?我用命来担保,妹子肯定不会给大哥带来麻烦的。”
黄瘸子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低着头不言语。黄毛拉着女孩的手不松开。场面僵住了。
黄瘸子开口道:“孩子,你坐下来,给大哥讲讲你的身世。”
女孩这才转过身,坐在了炕上,低着头用衣角擦眼泪。黄瘸子再次递过来手绢,女孩子接过来擦了擦红肿的眼睛,抬起头,楚楚可怜的望着黄瘸子。把这黄瘸子心疼的,恨不能一把搂在怀里。
女孩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她名字叫杨丽娟,家住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父亲好赌,将家产都输光了,最后把她们母女也输给了一个赌徒。妈妈一气之下,拿起砖头打在了催债人的头上,就跑了出来。先后在佳木斯、牡丹江和哈尔滨等地流窜。没有钱就给人家干短工,丽娟长大一点后,没钱上学,就在外面捡破烂贴补家用。
后来妈妈在给一家乡镇企业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采买员,那个采买员看她们母女可怜就收养了她们娘俩。这才算有了个稳定的家。
丽娟十二岁以前整天打扮的跟男孩子一样,就是怕在外面受人欺负。可是好日子不长,继父忽然得了急病,一命呜呼了。继父家的兄弟欺负娘俩是外地人,就又给赶了出来。老妈一时想不通,跳河自杀了。
此后丽娟自己开始过上了半乞丐半偷的生活。一直在东北地区流窜。好在丽娟聪明,身手又好,所以几次被抓都能够设法逃脱出来。这次跟黄毛见面也是想在哈尔滨混得好一点。
黄瘸子听说丽娟原来是个孤儿不免伤心至极。对丽娟更是疼爱了几分。低头想了想说:”丽娟啊,你这么漂亮,人又聪明,如果让你出去干活,很危险,不如这样吧,你做我干闺女,帮我打理一些事物,我也不回亏待了你,凡是弟兄们孝敬我的,你先挑。好不!”
黄毛一听,心想:“完了,到嘴的肥肉,便宜这老鸡膀子了。”杨丽娟一听,扑通跪在地上就磕头嘴里喊着:“干爹在上,女儿给干爹磕头了。”
黄瘸子见状,忙咧开嘴笑着扶起杨丽娟。“恩恩,好闺女,以后有干爹的,就一定有你的了。”
大家再次坐下来,黄瘸子拉着丽娟的手说:“闺女啊,这么办,我这两天打发人看个日子,咱就正式办个仪式,好让弟兄们认认大小姐。”丽娟点点头说:“爹,我一切都听你的。”
其实黄瘸子有个心事没跟丽娟讲,那就是他必须得去拜见沈阳的小诸葛,得听听他的意见。”黄瘸子为什么这么听小诸葛的话呢?这事还得听我细细道来。
本人在此声明,本人所写的全部文章系自己原创,没有任何抄袭,那要是有相近的地方呢?太特么巧合了也。黄瘸子的事都说是哈尔滨的事,好像跟沈阳没什么联系,其实那就大错特错了,黄瘸子的师傅还有他的军师那可是跟咱沈阳有着极其深厚的关系。
写个小说还叫上真了我,(偷笑)。不过这说明还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欢迎继续吐槽,既然允许我写,就得允许别人质疑,这就是网络。
这黄瘸子为什么听号称小诸葛穆学斌的话呢,那就详细的讲一讲穆学斌。穆学斌出生在奉天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他就与众不同,智商极高,做事非常沉稳老练。祖上八辈都是务农,可是到了他这一代,说啥就喜欢读书。家里一看这孩子这么用功于是就给过继到了一个表亲家里。这位表亲在城里一个机关工作,收入虽说将维持,但是攻孩子读书还是不错的。由于过继过来也姓穆,所以名字也没改。后来在张学良的东北大学获得历史系的一个学位。解放后,在沈阳的辽宁大学任教,后来十年动乱期间被打成了右派。
穆学斌本来是一位学者为什么会被打成右派呢,这完全在于他不务正业。因为他对政治非常的敏感,在学校里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份子。要知道,在知识分子当中,你要是非常的活跃那就意味着成为众矢之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有个心眼小的毛病,所以你行他恨你,你不行他瞧不起你。所以穆学斌就被打成右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