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如此巨变,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永远是这些主角的专利,与大格局的巨变相比,我的创业没有任何起色。网络烧钱有所收敛,但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前赴后继,当时最火的一个栏目叫对话,联想老板柳传志酷酷的说了一句,困难无穷多,从来不动摇。
我的困难也无穷多,我也从来不动摇。但我看不见希望。
美国的阿富汗战争打得惊心动魄,奢侈的美国人可以用造价数百万的导弹去干一个数百元的帐篷。我想,如果我有这些导弹,一样可以征服世界。
可是我没有。我有的只有借来的几百元钱,和一堆无法实现的策划案。
实验室过了九月份不再提供专门的场地,因为有教学任务,老师已经很够意思了,我不能白吃枣嫌核大,见缝插针的做吧。
已经不能再借来钱了,朋友们都赚的少花得多,有人告诉我现实点,借你一次是交情,你不能把交情扔进无底洞。
越来越冷,地铺已经不能睡了,睡实验台,晚上大风会穿过玻璃将我吹醒。
业主对我失去了兴趣,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人而已,其实我没有告诉他们,不是一些,是一个。
林创环保还是彻头彻尾的名字而已,连个虚假注册都没有,就是说,连皮包公司都算不上。当时想的很美,拉来风投马上注册公司。
风投呢?竟看了比尔盖茨的故事了,风投当时在国内只投IT,我写了很多商业计划书,除了把一个哥们挤进了一家风投公司,任何用处都没有。
我的信心也如同世贸大厦一般,坍塌了。当时是11月,中国入世的前夜。
生活得继续,蓝景环保回不去了,也得吃饭啊!
找工作吧,我还想继续留在北京,十年后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留在北京?在这个城市,我没有户口,我没有房子,甚至那时连自己的事业都没有。为什么?就为了上了四年的学,就为了那一口半生不熟的京片子。
发简历,面试,面试,发简历,觉得自己很牛逼,因为创过业。真正找了一圈工作才发现,那不叫创业,那叫行为艺术。所谓的行为艺术,就是自己去做一件别人无法理解并且很不合理的事情。
人家看重的不是行为艺术,看重的是工作能力,除了当过外交发言人,以及在学校的基础研究,我基本不会什么。记得有一位很有气质的人力资源女士对我说,很遗憾我不能录用你,在北京发展,你要有一技之长。
他娘的,一技之长,是当国务院总理的一技之长吗?
气愤归气愤,现实的问题还得解决。
接着上51job,接着看手递手。都没有机会,我想,走投无路了。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在实验室啃着大饼,没钱吃一碗香了,天天靠大饼榨菜充饥。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改变了我今后几年的轨迹。
这个电话是那个胖胖的总工,也就是我的师父打过来的。
十四、总工奇遇
总工听师弟说了我的境况,让我前去参加一次高层次的交流会,先参加,再说是否加盟。
2001年年初的雪天他消失的,原以为在茫茫人海中不会再有交集了,怎知又会聚首。缘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同样是萍水相逢的人,你越是想还能邂逅就越不会再见,你越是想永别就越能重逢。老天估计是个很幽默的创作者。
总工是个传奇人物,很多人说他是江湖骗子,是否骗子我不好定论,但他足够江湖。他的大半生都在四海为家,来无踪去无影,他说他像草一样,到哪里都能长,而我觉得他是蒲公英,随风飘散,在哪里都能长,但长大后又得飘。
年初他消失后,先到天津康师傅的分公司,台湾人想做环保,但台湾人经过调查,发现他代理的台湾技术在岛内没有知名度,就把他礼送出境了。
之后他也想过创业,却发现创业什么都得自己花钱,想想不合适就作罢。
再后来一位老板找到了他,这个老板在扬州办了个皮包公司,原来是代理蓝景的设备,在蓝景环保见过这位总工。听说总工下课,认为奇货可居,就逢低买入。
时机把握挺好,又加上巧舌如簧,所以二人一拍即合。老板要给总工30%的股份,总工没有同意,他不要股份,要工资和奖金。当即讲好工资2500元一月,外加项目总额的3个点做提成。
皮包公司要想发展,第一缺乏的就是人,而且是物美价廉的人。总工以师父之尊忽悠各位徒弟,有几个已经热血沸腾,拿着1200元到1400元的工资加盟了,其中包括在广东的两个师兄弟。
第二缺乏的是运作,好在台湾的技术持有方很低调,从老板到专利发明人一听扬州有人邀请参加技术交流会,加上师父的忽悠,屁颠屁颠就过来了,在一个不上星的宾馆住着摆开架势传经布道。
师父很成功的把这个皮包公司干成了自己的公司,把老板干成了儿皇帝,除了没有财权,和他自己做的公司没有区别。
就这样,师父让我参加。
正好闲着没事,又不用花钱,就去了。
会议去了很多人,除了师父的徒弟就是潜在客户,要么就是老板的一些朋友,加上十来个台湾人。一时也很上规模。
我第一天的事情没有别的,就是挨个房间收取会议费,每人200元,本来让几个师兄弟一同去,但他们临时有事,只有我去。钱倒是都收了,但每个与会者脸色明显不好看,尤其台湾人,吵吵着要回台湾。把钱交给师父,师父一听台湾人意见最大,就自己去把钱退给了他们。
第二天会议开始,一共三天,讲技术搞交流纵论天下大事,热闹非凡。
师父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尤其是台湾人讲话时,他总是以翻译的身份在旁边,台普虽然不难听,但意思表达很晦涩,所以师父总能翻译成大家很懂的话。有一次,我提出师父和台湾人的观念完全是相反的,搞得师兄忙拉着我去抽烟,我是不抽烟的。
三天下来,搞了考试,每个人都有一个培训结业证书,也很隆重的拍了照片。大概是留此存照吧!师父满面春风的欢迎我加入到滚滚的革命洪流中来,我说自己还没有想好,我认为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出路和蓝景的一样。师父没说什么,只是让我再考虑考虑。
多年后每每回忆到这个场景,总想如果自己能坚持一下,可能现在会好点。可是后悔有什么用,人不能第二次越过同一条河。
晚宴的时候,师父跑到路人甲乙丙丁的桌上敬酒,单独敬我一杯,给我说,你得帮我一把。我有些感动,答应了。
我也加盟了扬州的公司,工资每月1200元。我认为自己有个弱点,就是每每有人很诚恳的给我说你得帮我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失去原则。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去四川出差,和师父一同去,师父也将从北京和我一同出发。
我回到了学校,收拾了行礼,归置了试验装置,给老师道了别,说自己有了新的工作,老师也没说什么,趁人不被的时候偷偷塞给我五百元钱。
这么多年,我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五百块钱了。
十五、送礼的技巧
在我这些年见过的老板中,扬州的老板是最会送礼的了。
扬老板出身寒微,他的成功是我在现实中见到不多的白手起家案例。其余的,白手很多,起家不然。
扬老板特种兵退役经商,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竟然在不到十年内建起了集团公司,总部是位于杭州市中心的一幢大楼。
2001年的扬老板,还名不见经传,一没有关系,二没有钱。所凭者,他的慧根和师父虚虚实实的技术。
扬老板送礼很有技巧,我在很多年一直模仿,却不能超越。
扬老板江浙人,有着江浙男人特有的好肤色,俗话说一白遮百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