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只知道在8月初的一个部门经理会议上,那天公司正好讨论公司营销战略,很多部门都发表了看法,特别是销售部门发表的很多,但我觉得都没有说到问题的根结点上,轮到我发表,之前我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没有想到竟然今天就讨论这个问题。当时心想,即然发表,就高调点吧,说不定还能好好的表现一番,我没有选择站立报告,而是走到会议桌前端,我喜欢这种报告方式,我觉得那样可以增加我的自信,让我有种掌控一切的气势,至少在心理上,我环视了下四周,说“公司现在营销的困局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营销策略、业务员的流动性、产品价格,我先从营销策略说起。”
(9月5日)
我们公司现在的营销策略是以发展二级经销商为主,其实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经销商他没有自主的品牌,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发展局限性,他们以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们不会去考虑长期潜在的利益,因为这些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而且主动权又不是在他们手里,所以他们不可能花什么广告、营销成本去推销我们这种产品,他们只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什么方法让他们的收益来最快?那就是彼此抢已经成交的客户,所以他们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收集彼此客户信息资料,对潜在的客户开发他们根本就不会去开发,因为这个需要成本。这好比一碗水从一碗倒另一碗,几回合水会越来越少,最终是消逝。我们现在的产品市场处于开拓期,而经销商的这种销售策略是收缩型的,用紧缩的营销策略去经营一个开拓型的产品市场,这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所以我建议砍掉所有的经销商,公司掌管直接生产客户。
(9月5日)
我们公司销售人员的流动性太大,这是对一个销售团体来说是致命性的,诚然以目前公司的薪资水平,我们是能招到不少,而且更换的直接成本也不是很高,但潜在的隐性损失却很大,我们算一笔帐,从一个销售人员进公司到真正能独立的拿到订单,这需要6个月的时间,因为在这个时间他要对公司文化的适应、人际关系的磨合、产品的了解,也就是他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时间是半年后,他干了半年后,因嫌薪水太低离职不干了,那么公司又要重新招人来接替前者的离去,同样,他与前任一样,也是半年后才能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两年的时间,其实我们真正所能用到的只有一年时间,那一年时间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市场的占领就如一场接力赛,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停滞而停止,相反,别人继续保持前进的步伐,时间对市场的占领就如金子,这种隐性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9月5日)
董事长说“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销售人员的流动性。”我说道“千金之下必有勇夫。”董事长说“这方法我觉得不可行,只要他们做的时间长做得好,我会给他们高薪水高福利的,我在台湾的公司员工,他们开始的薪水都是不高的,现在他们的薪水福利在同行中都是算不错的,他们也是都慢慢加起来的。”我沉静了一下说“董事长,这个是文化环境不同,中国改革开放真正开始是邓小平92南巡讲话开始的,现在距今已经有17年了,国人的思想都被重新洗过一次了,现在的人一切向钱看,这个不是他们的错,这是大的氛围所造成的,所以他们一切都讲究效率,他们只看最眼前最现实的利益,对于若干年后承诺他们觉得是很空洞的,诚然公司会如你所说的那样,只要好好干,今后我会给他们一好的福利薪水,但在他们的眼里,这好比只是一个水中的月亮,诚信在中国正经历一个特殊的转变时期,如果以你台湾的那种企业文化来改造目前的公司是不现实的。”其实销售流动性大,还隐藏了一个更大的企业文化缺陷,那就是企业的凝具力与认知归属感,当一个新进的销售人员进公司,闲聊之中当他发现公司现有的销售人员都是工龄不长,而且走人如流水,那他会怎么想?我想他第一个想到是没有安全感与归属感,他觉得他最终的命运与他们一样,这种解决的最好办法可以参照战国商秧变法的千金扛木,塑造一个氛围。
(9月5日)
有这么一句“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是从来不打价格战的。”这句话我经常在电视看到或周围耳边听到,这话是说的很对,但它是建立在两个基出之上:1这种品牌产品有很强的知名度,2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可替代产品很少,只有兹于这两个前提之下,这句话才是对的,要不然这话是很空洞与荒谬的。我们产品都不具有上面两个条件,虽然不是国产的,但现在来说,国产与进口的质量已相差无几了,如果我们还是以进口品牌与质量这两个理由而拒绝降价的话,那们我的这种产品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初期国产与进口彩电的价格相差三倍,但当时人们还是争先恐后的买进口彩电,虽然心理作用效应有一点作崇,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进口彩电的质量好,无论是图像还是音质都是国产无法相比的,但纵观眼下,还有几个人去买进口彩电,为什么他们现在不买进口彩电?道理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们发现进口与国产的质量都差不多,而且国产的比进口的在价格上便宜不少,所以他们选择国产的,其实这个道理都一样的。虽然现在放价格会扰乱我们现有的市场,但我觉得扰乱市场总比从市场上消逝要好。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9月5日)
董事长说,大家对林源的看法有什么意见,其中有一个销售经理站了起来说“有点纸上谈兵。”董事长笑看着我说“林源你有什么看法?”我说“在中国历史上打仗最历害的不是武将,而是文管,明朝的袁崇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只是一个文质书生,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打仗的,一代枭雄努而哈齿都败于他手下,还有他今后的儿子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