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哥呢,每天晚上负责烧饭,因为他们都不在家,他烧饭,我就做如上所说的那些杂事。我大哥我不记得,我只知道我母亲说他六岁就会烧饭,六岁就会到外面给家里挣工分,而且还受到很多大人的好评。
我大哥是我们四个中唯一调皮的一个,听说小的时候真是超级调皮,所以我母亲经常会揍他,他是家里挨揍最多的一个人。我们小的时候,大人哪有时间和你讲道理啊,你做点什么不好的事情,大人直接就是用揍解决,揍到你听话。很粗暴,但是很有效。
但是其实我们几个算是很听话很体谅大人的孩子,特别是我姐姐,不管是干活,还是对待弟妹,她都能让大人不操心,她几乎就是我办事你放心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她从来也不象我们一样,还贪玩一下啊,还贪嘴一下啊,她一直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是因为她太过体谅父母亲,所以她应该从小就没有童真了,因为她是家里要做很多事的人,她将自己摆在一个大人的位置,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到了现在,我们家所有人聚在一起,我姐姐都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一个干活人的位置上,烧饭,做所有的事情,我回到家就啥事也不干,因为她将我要干的活全部承担了,我心里知道她一定会干,所以我已经自觉地偷懒了,我太对得起我自己了,可是我对不住我姐姐,呜呜-----,下辈子我当姐姐,她来当我妹妹吧。
一直到现在,我母亲都一直只给我姐姐发干活模范这个奖状,我和我小哥呢,在她嘴里,一直是马虎,懒鬼的代名词。有时话语里甚至恨不能要将我们回炉重造,重新将我们改造一下的意思,因为她这个完美主义者觉得我们不是按照她的心意长成的这个很让她引以为憾。但是,其实人生中,很多会干活爱体谅人的人很吃亏,我姐姐是被她发了一个毕业证,其实这种经历也让我姐姐一辈子习惯了干活,什么时候不干活什么时候看到哪里脏了就全身难受,而我和我小哥,从小懒,现在还懒,但是,也懒了这么久了,也没懒出啥坏结果来,反正得到了偷懒这个实在的好处不是。
讲一下我们家人的奋斗史。
要讲到这个那一定要讲下我们从小生活的时代了。
我大哥和姐姐是六零后,我小哥刚够七零后,我也是七零后。
六零后长大后的农村是怎样的情形呢?不知道这里的同学是否有对那个时代有概念的,可能有概念的比较少了。
当时,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间是有一条巨大的鸿沟的,当时,如果你是农村户口,那么,你及你的后代那就当一辈子农民吧,并且将你圈死在那片土地上,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城市户口有单位,单位给你保障,过着体面的不辛苦的生活。国家似乎就是要将人分出高贵与不高贵来,让你生来就不平等。所以当时的农民很羡慕有城市户口的人,觉得那是自己难以企及的梦。而国家不给农民这样的梦想以任何的成全。当时有一部小说路遥的人生就是讲述的这个事情。故事讲的是一个农村非常优秀的青年高加林(好象是这个名字)得到一个机会进城,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可是最后还是被蔑视他农民出身的人将他送回了农村。这个故事本身就是要讲一个悲剧,悲剧就是你是农村人,不管你多么的优秀,可是当你回到农村,就是一个悲剧。
这个小说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缩影。
当时农民唯一一个可以脱离农村的机会就是读书。当时好象还没有中专,只有高考这一途,可是,高考的中榜率是多少?应该是没有多少。反正我们村当时是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一个考上了大专的,村里连着放了三夜电影以示庆贺,因为村里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了。
这就是我大哥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
我们家的兄妹几个,读书的脑瓜不算最优异的。到我大哥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当然是没有考上大学了,他们同期的也并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国家似乎并不会给农民任何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脱离这片土地。
于是我大哥当然地回到家当了一个农民。这是所有农村读书的孩子的归宿。如果不出意外,他一辈子会和父辈一样是一个农民。
可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了成人中专这个词,好象每个村里会有一个到两个指标,可以推荐人去学习。我大哥本来就是优秀的青年,所以当时村里书记的儿子和我大哥得到了这样的名额。
于是我大哥在当了农民一年后得到再次学习的机会。
我大哥好象读了两年中专,我大哥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书记的儿子是个草包,读了两年又回村当农民去了,我大哥因为是他们那一届的第一名,当时前三名可以有机会分配单位,于是我大哥被分配到一个单位,但是不转户口,还是农民身份。
可是我大哥这种人,你只要给他一个发挥的平台,那就是龙游大海,鸟飞九天,他干得非常出色,一直从小地方的小头目到大平台的头目。大平台的头目是他结婚以后的事情了。
说说他的婚姻,到了他要解决婚姻的年龄,他在一个小地方当小头目,是一个农村户口。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商品粮户口是绝对不会找农村户口通婚的,因为,这就象两个阶层的人通婚,如果一个城市户口的姑娘找个农村户口的,那不是因为实在太歪瓜裂枣或口眼歪斜实在拿不出手或者干脆就是个残废。但就是口眼歪斜的姑娘的父母也是不愿意在农村找女婿的。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大哥当时其实是有点尴尬的,他如果要在农村找一个最美的姑娘那完全没问题,他从来不缺少女孩喜欢他,可是他从来没有玩弄过任何一个女孩的感情。说一说他的一件轶事,当时的农村兴订娃娃亲,我大哥也没有逃避坑爹的娃娃亲的命运,反正他童年少年时对这个也无所谓,可是到了他长大了的时候,他的光华已经让远近都闻名了,可是他那个娃娃亲的对象却是越长大越丑,我没有见过,只听到我姐姐他们说很是歪瓜裂枣,好象是又矮又胖的拿不出手的那类型。
象我大哥这么美的男子,对象又没有和他有过交流,而且又丑,他当然是不干了,虽然其实如果对方不是那么丑他也会抗争的,因为没感情啊。如果很美,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他抗争了,可能因为我母亲是这样婚姻的牺牲品,也可能觉得自己英伟出众的儿子要配那么一个女孩太过不象样,所以我父母很爽快地就给他将婚退了。
后来就是我大哥一直专注于事业,以期摆脱农民身份了。一拖就拖到了他二十六岁了,当时二十六岁在农村已经是非常晚婚了,和他同期的农民都已经有几个孩子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了,所以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听到我奶奶很着急地催促他快点找个人结婚。
后来就冒出了我大嫂,我大嫂是个商品粮户口!
我大嫂既没有歪瓜裂枣也没有口眼歪斜,还是个长得不错的城市姑娘。可是她的长相和我大哥的外表相比就差很远,当时很多不知情的人看到我大嫂后问我母亲说,为什么找这么个姑娘?因为以前来我家羞答答送我大哥自己绣的枕套,鞋垫,衣架的姑娘无一不是身材高挑长相秀丽的美女,我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就令这些三姑六婆羡慕嫉妒恨了,我母亲应该是颇为傲娇地说了一句:她是商品粮户口。
就是这句话,令这些三姑六婆都回家骂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去了,呵呵。
因为,找了一个商品粮姑娘,那么就标志着我大哥的后代就会上商品粮户口了,那么,我们家农民的血统已经被改变啦,哈哈。
现在,户口已经啥都不是了,深圳户口我都是犹豫了好几年才转过来的,只为了小孩读书有好处。
后来,我大哥就是小头目,大头目地做,反正,他一直混得不错。
他出殡的时候,他的灵柩在全村走了一遍,村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出来送他,每家每户都放鞭。
不行了,写到这里泪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