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美国官僚体制_新版序言

詹姆斯·Q·威尔逊
世界历史
总共25章(已完结

美国官僚体制 精彩片段:

新版序言

本书的中心议题之一是,政府机构的管理受到了极大束缚,这些束缚限制了管理者买卖产品和任免员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以服务于组织效率和生产力为根本。法律和规章限制了雇佣方式,极大地减少了解雇的可能性,并且把关于公平和程序的大量准则强加在建筑和设施的招投标过程中。

在过去的十年里,改变这种束缚的努力一直存在。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从他们的第一个任期开始,就力求将联邦政府转变为一个“做得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他们采取的方法包括减少官样文章(red tape)、服务优先顾客(与政府打交道的公民)以及授予雇员决断权等。这种努力在官方上被称作国家绩效评估(NPR),一般也被称作政府再造(REGO)。☾1☽

国家绩效评估与过去的重组计划有很大差异。在1904~1992年的17位总统中,有11位曾设立重组工作组——主要致力于扩大问责、提升效率和扩大总统权力。☾2☽(在我看来,扩大问责意味着提高政策执行者对必须为该政策负责的更高一级领导者的响应能力。)这一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功,例如总统配备了更多的助手,预算的起草过程更加合理,但是官样文章方面却没有得到什么改进。

国家绩效评估的设想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该评估之前的改革强调官员对上级权威的责任感,而该评估则强调机构对公众的回应。该评估之前的那些报告仰仗对经营效率(business efficiency)的诉求,该评估则从企业文化概念中得到启示。该评估之前的工作力求扩张总统权力,该评估则要求给予政府工作人员权力来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国家绩效评估中的主导性议题是解决现代政府的“根本问题”——过于依赖“庞大的、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在这种解决方式下,创建“不间断学习、创新和改善”的“企业家组织”是必要之举。☾3☽实际上,国家绩效评估意味着把硅谷的青春气息传递到首府华盛顿的古老传统中。

然而,联邦政府重组努力发生惊人变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崇拜年轻人能够制造计算机芯片或发明互联网销售程序,而是渴望扭转民众对联邦政府信心骤减的趋势。1964年,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联邦政府官员做了该做的事情;而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到四分之一。国家绩效评估原以为,如果官员“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并“取消官样文章”,也许公民们会更满意;说实在的,如果政府官员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并取消官样文章,他们也许会更喜欢自己的工作。

但是,很难实现人民优先的原则,因为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可以命令民众,甚至可以把民众关进监狱。企业可以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因为企业要吸引顾客就得彼此间竞争,但政府不存在和别人竞争的可能性。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观察销售额和利润来判断业绩的好坏,所以取消官样文章是可能的;但在政府机构,想取消就困难多了,因为(一般来讲)政府机构不需要处理销售额和利润。

改变政府是困难的,但是也做出过认真的努力。我来描述两个重要的变迁,这两个变迁应该会修正本书的部分内容,因为在本书写作完成几年之后,国家绩效评估才开始实施。

采购

本书的一些章节提到,☾4☽政府购买昂贵的物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政府必须遵循政策。这项政策经过精心设计,详尽到一些无聊透顶的购物细节(经常与各卖家没有利好的接触),然后政府还必须公开招标。政府通常会接受最低报价,即便它出自一家相较来说不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出价稍高)。

例如,当某一公共机构想要购置一台计算机,它的购买方式会不同于企业。企业会与制造商讨论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来帮助自身寻找或设计合适的计算机。企业的购置经常会选择自身了解和信赖的企业,甚至不需要描述所需要的计算机类型,有时还会出高价来购买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但是,政府机构不会这样做;确定,或即便是企图这样做也可能招致法律诉讼。如果这样做,政府机构的采购就可能会因为勾结、偏私、有失公允和私下交易而遭到指控,这将会在本书的后面看到。因此,政府购买者几乎不会考虑与供应商的采购经历或企业的隐形品质。相反,政府机构必须提供一份详尽描述产品类别的报告,然后接受报价最低的投标。因此,政府机构最终购置的是由售卖方提供的二流计算机,对此我们不必惊讶。

采购对于联邦政府而言是个大问题。每年(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政府都要从商业企业购置2000亿美元的物品,这几乎是全部联邦预算的七分之一。

20世纪90年代时有过改善政府购买方式的努力。史蒂文·凯尔曼(Steven Kelman,上述计算机案例就是从该学者的描述中得来的)被克林顿总统任命掌管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Federal Procurement Policy,OFPP),该部门隶属于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凯尔曼试图改善购买方式,此举得到国家绩效评估工作人员的支持。在他的游说下,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法案,即《1994年联邦采购简化法案》和《1995年联邦采购改革法案》。☾5☽通过这两项法案,加之凯尔曼对联邦机构的力推,相继发生了数个变化。现如今,当购买花费低于10万美元的物品时,法律允许联邦机构不需要制定详细的合同,直接购买现货。就像每家每户一样,联邦机构采购人员从企业购买日用品开始使用信用卡,从而不需要填写复杂的购物订单。有些机构还同意参考一些商业企业的过往经历,进而决定物品的卖家。(当然,一些企业会因为没有被选中而投诉,但是机构可以为自己辩护,只需做一份书面记录来阐明没有选择这些企业的原因即可。)

同时,在购买新的装备部件时,国防部官员开始主动减少细节要求,转而强调部件的性能。五角大楼可能是对采购政策改变最多的,因为它的宗旨就是充分利用。那个时候,五角大楼的预算锐减;因此,想要买到所需的新装备,就需要最大效用地使用采购预算资金。更简单和更便宜的采购就意味着可以买到更多需要的装备。(因为国防部官员开始改变与承包商的购买方式,本书第十七章的描述现在看起来有些过时了。)

作品简介:

詹姆斯·Q·威尔逊在掌握大量史料以及结合自身数十年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通俗、简明的方式阐述了一种关于官僚机构行为的理论,呈现了美国诸政府机构——如美国军队、监狱系统、林务局、缉毒局、国务院、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环境保护局、社会保障总署、联邦贸易委员会等,以及国会、总统和法院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生动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美国官僚体制的重要且经典的研究指南。

作者:詹姆斯·Q·威尔逊

翻译:李国庆

标签: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体制美国历史

美国官僚体制》最热门章节:
1主题词索引2人名索引3第六部分 变化 第二十章 官僚体制与公众利益4第六部分 变化 第十九章 市场5第六部分 变化 第十八章 规章制度6第六部分 变化 第十七章 官僚体制的问题7第五部分 环境 第十六章 国家的差别8第五部分 环境 第十五章 法院9第五部分 环境 第十四章 总统10第五部分 环境 第十三章 国会
更多『世界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