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西藏的战争_第六章 隆吐山战役(二) 第六节

杨志军
当代小说
总共129章(已完结

西藏的战争 精彩片段:

第六章 隆吐山战役(二)

第六节

一进入地牢,魏冰豪就知道他必死无疑了。敢于把他抓起来的人,绝不敢把他放掉。一旦放掉,便是给自己放出了灾难,不等驻藏大臣查办,摄政王就会派人端掉整个日囊庄园。任何一个庄园,即使有三大寺或者噶厦高官做后台,也不敢公开和驻藏大臣对抗。这不仅是因为驻藏大臣代表朝廷,更因为受朝廷册封的摄政王和历届驻藏大臣向来是互为后盾的,凡摄政王的活动,驻藏大臣必然会默认或支持;凡驻藏大臣的事宜,摄政王必然会允诺或撑腰。魏冰豪有着现在还不能暴露的特殊身份,虽然刚刚由四川来藏,却是深通藏事的。他由此想到,一个江孜地方的庄园,居然无所顾忌到敢于跟驻藏大臣以及摄政王对抗,肯定也是豁出去了。豁出去的目的何在?日囊庄园总不会是英国人的内线,要刻意破坏抵抗洋魔、卫教卫藏的国家大事?但不管是不是内线,叛臣贼子的罪行却已经犯下了。

魏冰豪冷静地环顾地牢四壁:既然他在这里只能悄然死亡,反抗死亡的唯一办法就是逃跑。可怎么逃得出去呢?四面是方形大石的砌墙,别说人,就是具力大神也无法掏洞穿越。唯一的出口便是天窗一样斜盖在头顶的牢门。牢门是术头的,他进来时已经注意到了,一个粗重的打酥油的高简木桶压在上面,挪掉木桶才能打开牢门。且不说这木桶盛满了牛奶,至少两个强壮的男人才能挪开,就算他能从下面掀翻木桶。木桶倒地、牛奶泼洒的声音也会惊动离牢门不远的卫兵。

难道命该如此,他躲不过短命的结局?

他并不理解驻藏大臣文硕为什么要让他奔赴前线,只觉得此行责任重大,正要一心报效,却又不明不白成了必死的囚徒。不甘心啊,他再次扫了一眼牢门。牢门严实得连光线都漏不进来,能让他眼睛有用的是壁龛上的一盏酥油灯。酥油灯不是为他照明的,是敬献给佛像的。他不明白壁龛里供奉的是什么佛,只觉得昏暗的光线里,那尊龇牙咧嘴的神像对他并不友好。他走了过去,想看看壁龛有多深,除了神像还有什么,脚下突然被什么一绊,差点摔倒。他瞅瞅地上,一瞅就毛骨悚然:几个骷髅,一堆朽骨,不知死了有多久。顿时想到:关进来的人都是会死的,饿死,渴死,然后腐烂成骨、成灰。他呆愣着,看到骷髅旁边还有人,裹在衣袍里,直挺挺的,好像死了没多久,赶紧走开,忽听地上有说话的声音,凑近了一看,才发现那个直挺挺的人并没有死。

但是快死了。声音微弱得就要断气:“我是旦巴泽林。”

“你是旦巴泽林?”

“现在,我不是了,你是,你是旦巴泽林。”

魏冰豪不解地问:“我是旦巴泽林?”

那人说:“是,你是。”气若游丝,“你喊,大声喊。”

魏冰豪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要喊,我是旦巴泽林?”

“你过来,我告诉你。”突然传来一个尖脆的声音。

魏冰豪吓了一跳,回头寻找,就听酥油灯照不到的黑暗处,有人瑟瑟蠕动。他摸过去:“这里还有谁,我说是活着的?”

那声音说:“活着的都死了,除了你和我。”

作品简介:

喜马拉雅山,旷古的绵延容纳了雪域所有的爱恨与创伤;

雅鲁藏布江,无声的流淌孕育了藏民所有的沉默与信仰;

西藏的战争,能否承载人类丢弃对抗,走向融洽的理想?

那么多生命,一一离去,如同掉落地面的果实。

枪炮过后,西藏还是原来的西藏,经幡高昂地飘扬着,胜利属于宁静与默想。

战争中,爱情、人性、神灵、信仰将如何走向终极,走向死亡与再生、归一与大同。

作者:杨志军

标签:杨志军西藏的战争西藏

西藏的战争》最热门章节:
1第九章 则利拉山 第四节2第九章 则利拉山 第三节3第九章 则利拉山 第二节4第九章 则利拉山 第一节5第八章 隆吐山战役(四) 第七节6第八章 隆吐山战役(四) 第六节7第八章 隆吐山战役(四) 第五节8第八章 隆吐山战役(四) 第四节9第八章 隆吐山战役(四) 第三节10第八章 隆吐山战役(四) 第二节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