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为了报仇看电影_滋养灵魂的风景 又来了!复仇者

韩松落
总共113章(已完结

为了报仇看电影 精彩片段:

滋养灵魂的风景

又来了!复仇者

如果要仿造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亚洲电影风”的电影,最必不可缺的因素是什么?昆汀·塔伦蒂诺用他的《杀死比尔》做出了回答:复仇。不但整个故事以复仇为线,穿插其间的水蝮蛇石井御莲的故事,依旧和复仇有关。不复仇,就不够“七十年代”。

席卷整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复仇电影风潮,其实从六十年代末就开始了。《独臂刀》、《独臂刀王》、《新独臂刀》,一直到《快活林》、《马永贞》、《报仇》、《十三太保》,整个七十年代,香港电影都在复仇。这风气甚至延伸到八十年代,蔓延进台湾电影里,比如《盖世奇花》、《怒剑狂花》……中国内地则慢了半拍,复仇风潮落在了八十年代的电影中。《风尘女侠吕四娘》、《孤独的谋杀者》、《金镖黄天霸》,奸贼人头落地的时候,片尾曲跟着出来了。

不只香港,日本有复仇女神芽衣子的《修罗雪姬》和《女囚701》系列,专心致志讲述复仇故事。一集和另一集故事相差无几,女神换身衣服就在被陷害和报仇雪恨之间奔走,观众照旧津津乐道。美国有《猛龙怪客》开启的“以暴制暴”风潮,从《出租车司机》一直到八十年代的《第一滴血》,遇到不平,报警?上法庭?不,翻出那杆蒙尘的长枪才是正经。

有人将七十年代这股汹涌的复仇狂潮,归罪于越战、水门事件、通货膨胀、能源危机带来的紧张气氛。但这种解释,或许犹如股市里所谓的利好利空,在上升期,总能找到春风满面的利好消息辅佐风势,在下跌段,也总能逮到愁云惨雾的利空消息作为替罪羊。那些被认为引发了银幕复仇潮的大事件,其实在任何时间都不罕见,只不过它们恰好发生在当时当地,被顺手牵来当了注脚。任何时代的群众,其实都有理由认为自己被亏待了。

复仇电影,或许只是电影本身的风潮,是电影的喇叭裤、百褶裙,是创意匮乏时,最心安理得的抄袭理由。再没有一种故事核,像复仇这样便捷,信手拈来即可敷衍成篇,单线发展照旧揪住观众一颗老心,最后十分钟里送反角归西就可包观众满意而归。我如果是个编剧,定无比怀念七十年代,大家齐心协力写同一个故事。人生最重要是有边界,边界里的自由,是最有安全感的自由。

既然是风潮,隔段时间,总会重来。这不,时隔三十年,银幕复仇潮又来了,“9·11”事件后,由头有了,美国陆续出现了《杀死比尔》、《单刀直入》、《怒火中烧》、《威震八方》、《勇敢者》、《非法制裁》等影片,银幕大佬全部卷入。连知性女代表人物朱迪·福斯特都卷起袖子上了阵。韩国有《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日本有《机关枪少女》,唯独香港空缺,当然我们知道,香港电影,其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香港电影”了。

在银幕的明暗之间,在作为复仇对象的歹人之血涌出的刹那,永恒地存在于整个世界的,那股莫名的怒火,有了一个小小的出口。

作品简介:

电影是真实的虚构

生活是虚构的真实

现实中无法兑现的诺言,无法实现的梦

让我们一起去电影里找寻结果

本书由韩松落的电影随笔结集而成。

所谓“电影随笔”,是介于影评和生活随笔及时评之间的边缘文体,以电影为素材和话题的因由,着重考察我们的生活在影像中的映射,以及影像对我们生活的渗透。

本书共分为四辑。《人生的质感》,借助电影观察人生;《熊不是泰迪熊》,借助电影窥探时事;《滋养灵魂的风景》,探查与电影直接有关的人与事;《私房话》,表达个人与电影的亲密接触。

作者:韩松落

标签:韩松落为了报仇看电影随笔影评

为了报仇看电影》最热门章节:
1人生的质感 要怪就怪这是圆舞2人生的质感 爱自己身边的人更重要3人生的质感 逼良为优4人生的质感 完整的人5人生的质感 时间机器使用指南6人生的质感 刹时光芒7人生的质感 人生的质感8人生的质感 职业美感9人生的质感 都爱老男人10人生的质感 蚂蚁们的仪式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