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_中原我军占领南阳[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政治经济
总共117章(已完结

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 精彩片段: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1]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1]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五日)

[新华社郑州五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2]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3],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4]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月,白崇禧[5]使用黄维兵团[6]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7]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8]。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9]。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根据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九日《人民日报》刊印。

--------------------------------------------------------------------------------

注释

[1]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起草的新闻稿。

[2]曹操(一五五——二二○),谯(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张绣(?——二○七),三国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西南)人,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张济死后,继领其众屯兵宛城(今南阳)。一九七——一九八年,曹操几次征讨张绣。后张绣降曹。

[3]刘秀(公元前六年——公元五十七年),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西汉皇族。新朝末年起兵反对王莽,加入绿林军,公元二十五年称帝,建立东汉王朝,亦称后汉王朝。

[4]王莽(公元前四十五年——公元二十三年),“新王朝”的建立者。西汉末年,以外戚掌握政权。公元八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二十三年,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

[5]白崇禧,当时任国民党军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6]黄维兵团,指黄维任司令官的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

[7]康泽(一九○四——一九六七),四川安岳人。曾任国民党军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一九四八年七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

[8]宋希濂(一九○七——一九九三),湖南湘乡人。一九四八年八月任国民党军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九月调任国民党军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作品简介:

《毛泽东文集》共收入毛泽东文稿803篇,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弥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没有选集这个空缺。《文集》的编辑工作历时8年,分3次出齐。《文集》只选内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文稿。对手稿和已经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编辑工作主要是作史实的核查考订和文字、标点的校订。对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还要花较大的工夫进行文字上的技术性整理。《文集》的注释,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或通过注释订正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广查资料、请教专家、严谨考证,力求把注释作得更完满。

《毛泽东文集》是继《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这部《文集》的编辑工作从1992年开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历时8年。《文集》共八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3次陆续出齐。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出版第一、二卷,1996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时出版第三、四、五卷,1999年7月1日出版第六、七、八卷。第一至五卷为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第六至八卷为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全部选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时期504篇,社会主义时期299篇。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标签: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最热门章节:
1关于攻打长春的几点考虑[1]2多方调动敌人,创造歼敌机会3必须以严肃科学态度对待宣传工作[1]4关于对外订立有借有还商业性协定问题5对知识分子应避免唯成分论的偏向6晋绥分局应将工业生产放在领导工作的重要位置7粟裕兵团暂不渡江,集中主力在中原歼敌[1]8给李济深、沈钧儒[1]的信9企业管理委员会应有工程师、技师及职员参加[1]10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